《審計利劍》小說連載六十 一 | 重組謎局

幾經周折,張劍鋒和張明找到了東風煤礦股東之一的袁大山,一談起煤礦收購是一臉的憤怒,袁認為東風煤礦是政府低價強行收購,他們幾個股東損失慘重。他介紹說:“東風煤礦原是東風渠村集體煤礦,雖然儲量豐富,煤質優良,但由於管理不善,加之市場形勢不好,連年出現虧損,6 年前東風煤礦由集體企業改製為股份制企業,由 40 位村民出資 3000 萬元購買了東風煤礦,改制後又貸款 4000 多萬元用於煤礦擴建,3 年前實現了盈利。去年 3 月 1 號,突然接到市煤礦安全局的通知,東風煤礦已列入國企平安煤業公司的收購計劃,並要求立即停產。停產的第二天,經煤礦安全局推薦,萬盛投資公司一位姓王的經理來煤礦找我們談判,要求入股 400 萬元,佔全部股份的 40%,被我當面拒絕。王經理離開時扔下一句話,有事可直接與他聯絡。誰知煤礦一停產就是半個月,每天通風及維護費用高達 20 萬元,平安煤業公司遲遲不談收購一事。期間,我們幾位股東也多次找煤礦安全局,答覆是等通知。後經高人指點,我們主動請萬盛公司的王經理幫忙協調,王答覆只要滿足萬盛公司所提的條件,當天就可以恢復生產,平安煤業就會啟動收購程序,十個工作日內完成收購,並按中介評估價作為付款依據。說實話,當時我們是半信半疑,被逼到絕路上的我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大家協商後,就按王經理提出的條件,當天與萬盛投資公司簽訂了入股協議。協議簽訂後的當天,就接到恢復生產的通知,一星期後按評估價全部出售給平安煤業公司。後來我們才瞭解到,萬盛投資公司絕對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他們後臺很硬,與煤礦安全局、平安煤業公司都有特殊的關係。”

張劍鋒邊聽邊記,詢問道:“剛才你說,你們與萬盛公司簽訂有入股協議,對吧?”

“有協議,今天還帶來了。”說著把協議複印件遞給了張劍鋒,張大體掃了一眼,內容與袁大山說的完全吻合。

“你們與平安煤業公司是否也簽訂有協議?”張劍鋒進一步問道。

“有,是當時收購前簽訂的,今天我也給你們帶來了。”袁大山說著也將這個協議遞給了張劍鋒。

根據這份協議,雙方約定本著自願原則,按中介機構評估價支付收購款。暫時按 2 億元付款,最終依據評估價結算。

“東風煤礦的評估價值是多少?你們最終的結算是多少?”張劍鋒詳細詢問。

“巧的是,煤礦評估價值正好是 2 億元,按股權比例,我們 40 位股東共得到補償款 1.2 億元,期間,我們也曾懷疑評估結論,無奈,評估結論是東州會計事務所提供的,據瞭解東州市所有煤礦的收購都是指定這家事務所評估的,因此對評估結果也就沒有再深究。”

張劍鋒又問道:“萬盛投資公司應補償多少?”

袁大山回答說:“按股權 40% 計算,應獲補償 8000 萬元。不過萬盛投資公司的補償資金,是由收購方直接撥付給他們的,具體多少,你們可以去平安煤業公司調查。”

當夕陽收起她那最後一抹光芒後,暮色即將降臨。沈東方親自駕車匆匆來到東州市郊外的一座古寺前,下車後直接步入菩薩大殿,恭恭敬敬地在香爐中插了三炷香,他雙手合一向菩薩祈禱,口中唸唸有詞,希望菩薩能夠保佑他順利渡過目前的審計關。當他出來時,看到從遠處卷著塵土飛馳而來的張小馳,待張小馳下車後,他主動迎了上去。

張小馳不解地問:“你匆忙把我約到這裡幹什麼呀?”

沈東方神色憂慮地感嘆道:“張總,我們現在遇到大麻煩了,審計廳的張劍鋒他們已盯上我們了。”

張小馳不屑一顧地看著他:“那又怎麼樣?”

“怎麼樣?他們已經調查過新星公司的相關情況,並通過銀行查到新星公司與香港新匯公司之間的資金往來了。”雖然沈東方認為張小馳有些傻,但表面上還不得不嚴肅地說。

“你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一點都沒有覺察出來,消息準確嗎?”張小馳半信半疑,仍不太相信沈東方的話。

“千真萬確。我也是從工商局一個朋友那裡得到的信息。”沈東方一字一句地說。

“那我們該怎麼辦?是否找人做他們的工作?”直到此時,張小馳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忙向沈東方討主意。

“工作不能說沒有做,問題的關鍵在於,張劍鋒那小子軟硬不吃,六親不認。做工作也沒用。”沈東方握起拳頭,恨的是咬牙切齒。

“我多少聽說過那個姓張的,如果不行,是否找人修理、修理他?”張小馳臉上透出寒光,主動徵求沈東方的意見。

沈東方並不贊成張小馳的想法,笑笑說:“至少目前還不至於這樣做,況且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風險。”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我的意思,能否讓你爸張省長給審計廳的周明國施加壓力,讓他們儘快收手?只要周明國同意收手,我們就平安無事了。我想這是目前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沈東方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好,我馬上回去做我爸的工作,讓他直接給周明國施加壓力。”張小馳爽快地答應了沈東方的要求。

沈東方呵呵一笑,很快又神色憂鬱起來:“不過,我聽說周明國比張劍鋒更難說話,如果不採取組織處理措施,很難讓他就範。”

“我知道你的意思,會讓周明國明白其中利害的,必要時把姓周的調離審計廳,看誰還敢那麼猖狂。”張小馳惡狠狠地說。

“在做周明國工作的同時,咱們還得雙管齊下,做最壞的打算,對他們有所防範,千萬不要被他們表面的假象所欺騙。”沈東方不得不提醒道。

“怎麼防範?你說我們還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雖然張小馳答應做周明國的工作,但總覺得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認為沈東方是杞人憂天。

“比如要把與新匯公司有關的資金明細賬及合同文本轉移走,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必要時徹底銷燬。”沈東方不緊不慢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好。就按你說的辦,明天我就回去做準備。”張小馳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沈東方這才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只要過了審計這一關,我們就高枕無憂了。資本原始積累總得有一個打破常規的過程,慶幸的是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過程,以後就可以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大展宏圖了。”

說罷,兩人得意地大笑起來。

告別了袁大山,張劍鋒和張明來到了平安煤業公司。一開始,這家公司不願意接待他們,後經東州市審計局的協調,按照審計資料清單,財務處的馮軍處長提供了支付平安煤業公司收購東風煤礦的協議書與付款憑證。

收購協議與袁大山提供的信息是一致的,雙方約定應付收購煤礦款 2 億元,實際付款 2.2 億元,實際付款比協議約定多付了 2000 萬元,付款明細賬顯示,這筆款直接付給了萬盛投資公司。張劍鋒百思不得其解,與張明商量後,決定調查多付 2000 萬元的真相。

當張劍鋒向馮軍索要付款依據時,這位馮處長顯示了為難情緒,猶猶豫豫不願提供。

張劍鋒客氣地說:“既然收購資金都已經支付了,沒有依據你也不會這麼幹。你覺得不提供支付依據能行嗎?”

馮軍當然知道,不提供依據過不了關,便客氣道:“讓我請示一下我們雪總可以嗎?”

“當然可以。不過不要時間太長。”張劍鋒表情認真嚴肅。

得到許可後,馮軍便離開財務處,張劍鋒示意張明和馮軍一塊去取資料。

不長時間,馮軍將付款依據提供給了審計人員。

所謂付款依據,是去年收購平安煤業公司時的董事會會議紀要,紀要約定:“收購款暫時按 2.2 億元預付,以評估報告結果為結算依據。”

張劍鋒不動聲色地問:“評估結論去年不是早就出來了嗎?為何不按評估結果進行結算?”

“我們原打算把多付的 2000 萬元追回來,可事情一多就把這件事給推遲了。”馮軍狡辯道。

“這麼說,你馮處長願意承擔多付款的責任,對嗎?你應該知道,2000 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如果按照法律規定定性的話,至少也應是個瀆職罪吧。”張劍鋒態度嚴肅,語氣沉重有力。

馮軍一聽說要承擔責任,並且犯有瀆職罪時,頓時慌了手腳,連忙說:“我們是依據董事會的決議付款的,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張劍鋒冷冷一笑:“就憑董事會會議紀要多付 2000 萬元定瀆職罪並不冤枉你,會議紀要規定得很清楚,我再重複一下內容,收購資金暫按 2.2 億元預付,以評估結果為結算依據,更為嚴重的是付款時間已超過一年了。”

“除你看到的那份董事會紀要外,還有另外一份董事會紀要。”馮軍吞吞吐吐地說。

張劍鋒輕輕地呵斥:“既然還有一份會議紀要,為什麼不拿出來 ? 你是在與我們耗時間吧?”

馮軍眼珠轉了轉,狡辯道:“我剛才找了一下,沒有找到。你看這樣?快下班了,不如晚上我們一起吃頓飯吧?”

“謝謝你的好意,吃飯就免了吧。我們明天上午再來,晚上你辛苦一下,把我們所要的資料準備齊,同時轉告你們雪總,明天上午十點左右,在你們公司召開董事會成員參加的座談會,具體情況你與審計組的張明同志聯繫。”

“沒有問題,就按張處您說的辦。”馮軍答應得非常利索。

早上八點剛過,張劍鋒和張明準時來到了平安煤業公司,等候多時的馮軍急忙迎了上來,告訴張劍鋒,座談會已經通知了,五位董事十點鐘之前準時在三樓會議室。之後,便遞上了董事會關於付款的決議,依照這項決議共支付萬盛投資公司 40% 股權計 2.2 億元。張劍鋒看著不知何時雙眉擰成了一條線。百思不解的是,平安煤業公司為何這樣做?萬盛公司攫取利益幾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直觀感覺此事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這一切。

對照前後兩份董事會的會議紀要,張劍鋒初步判斷,不排除有董事會負責人在暗中操縱。基於這種考慮,應及時調整董事會座談形式,變集中座談為個別談話。為確保個別談話取得實效,張劍鋒與張明商量後,同時擬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十點剛過,馮軍將其中一名董事會成員朱經理領進了辦公室,其他成員在會議室候談。

張劍鋒簡明說明來意後,為確保談話的嚴肅性,約法三章:“建議雙方關掉手機,集中保管;談話記錄要求雙方簽字認可;談完後先在休息室休息,待所有談話的人都談完後,方可離開。”

事實證明,約法三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整個談話非常順利,達到了弄清事實真相的目的。談話表明,前四位董事無一人知悉多付資金一事,均否認開過專門會議,或通過文件傳閱方式做出決定。最後接受談話的是董事長雪飛,當他看到董事會紀要時,眉頭皺了一下,神色有些慌亂,這種慌亂是心中發虛的自然流露,張劍鋒從他情緒變化中讀懂了他內心的矛盾。雪飛借喝水之機掩飾了慌亂情緒,之後侃侃而談:“收購東風煤礦是根據省、市政府決定實施的,也是公司戰略重組的需要,這家煤礦的成功併購增強了平安煤業公司發展後勁,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張劍鋒不得不打斷說:“雪董事長,企業的經營情況我們抽時間再聊,今天請你來主要是瞭解兩個問題,希望你如實回答,因為談話結果要求雙方簽字認可,你所說的每句話,都要負法律責任。你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嚴肅的氣氛讓雪飛也變得嚴肅起來。

張劍鋒直截了當地問道:“第一個問題是多付收購款,按照協議約定,去年平安公司收購東風煤礦應按評估價支付收購款 2 億元,是不是這樣?”

“是這樣。協議確實是這麼約定的。”雪飛如實回答。

“據我們調查,平安公司實際付款為 2.2 億元,多付 2000 萬元,你能講一下理由嗎?”張劍鋒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實質。

雪飛似乎是第一次聽說此事,猛地一驚,回答道:“我還真不知道此事,你們會不會搞錯?”雪飛倒打一耙,裝起糊塗來。

張劍鋒不動聲色,提醒道:“請認真回憶一下,你應該知道的。”說著把有關付款的董事會紀要出示給雪飛。

雪飛看了一眼,故作驚訝地:“我想起來了,好像是有這麼回事。”

張劍鋒盯著雪飛,並沒有吭聲。

雪飛吞吞吐吐地解釋:“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被收購的東風煤礦,儲量達 5 億多噸,屬於焦煤中上品,平安公司收購後,原煤礦股東認為損失慘重,多次來公司鬧事,嚴重影響了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為息事寧人,也為平安公司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經董事會反覆研究決定,在原價款的基礎上,又支付了 2000 萬元。事實證明,董事會的這一決策是非常正確的,對方拿到這2000 萬元後,再也沒有來公司鬧事。公司收購東風煤礦後,半年就實現利潤 1個億,可以說這次收購非常成功。”

“平安公司多付 2000 萬元,都付給誰了?”張劍鋒語氣平靜地追問。

“當然付給東風煤礦的股東了。”雪飛不假思索回答說。

“都付給哪些股東了?”

“這個,這個時間長了,我還真記不清了,不過你們可以查閱財務賬,所有付款都有記錄。”

張劍鋒不依不饒地說:“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看,這筆款全部付給了萬盛投資公司,請你能解釋一下是什麼原因嗎”

雪飛故作吃驚的樣子:“不會吧,怎麼可能都給一家公司了,可能是財務處搞錯了。”

“財務處沒有搞錯,他們是根據董事會的紀要付款的,你可以再看看你手中的董事會紀要。”張劍鋒神色嚴肅地指著雪飛手中的會議紀要。

“這,這,時間長了,一時還真記不起來了。”雪飛口吃起來。

“你剛才說,董事會的決議,都是經過董事會集體研究決定的,對吧?”張劍鋒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是這樣的,這也有什麼問題嗎?”雪飛不屑一顧地回答道。

“當然有問題。據我們調查,平安煤業公司共有五名董事,其他四位董事都不知道多付款一事,是你一個人決定的吧?”張劍鋒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一聽說其他董事都不知道此事,雪飛有點急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既然你認為不可能,就請你把可能的證據提供給我們,否則,只能說明是你一個人決定的。”張劍鋒語氣明顯嚴厲起來。

一看自己的把戲被當場揭穿,雪飛又施一計:“我回頭向幾位董事核實後再回答你們,這樣可以嗎?”

“不可以。因為其他四位董事的談話,我們已取得了證據。希望你能夠正視現實,實話實說。”

剛才還侃侃而談的雪飛,細細的汗珠順著面頰嘩嘩流淌。

再三追問,雪飛一言不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