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文丨歷史時刻錄

圖丨來源於網絡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天王洪秀全石像


01導言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人們熱衷於討論,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太平天國最後走向了失敗。

政治腐敗、外交失策、指揮失誤往往是人們討論的結果,而我認為這些只能算作是主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02太平天國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想要證明太平天國隊伍中缺少讀書人很簡單。

01.我們先來看“太平天國”這個國號:

“天國”

在中國道教以及一些西方的教派,都是指人死後靈魂棲居的場所,有點類似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

“太平”兩字則來源於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中張角所推崇的“太平道”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四個字放在一起聽著不錯,但是其背後的寓意是不吉祥的。太平天國以此為國名,正是他隊伍中沒有讀書人的體現。

02.接下來,我們看太平天國的領導班子:

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人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揭竿而起的農民將領,可以稱他們是將軍,而不可以說是讀書人。

03.我們再來看天平天國的一些封王的名稱,以及官員的名稱:

洪秀全自稱為天王,洪秀全的大哥洪仁發被稱為“王長兄”;二哥洪仁達被稱為“王次兄”。

洪秀全之後又封其他諸王為東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其中,西王蕭朝貴的兒子被稱為“幼西王”。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楊秀清:東王,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


太平天國的官職名稱更奇怪:天官、將帥、天將、朝將、神將、神使、統管、儘管等等。

以上這些名字一般只在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

由這些“奇怪”的封號、官名可見,太平天國隊伍中確實是缺乏讀書人的。

03為什麼缺乏讀書人,太平天國便不能勝利?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太平天國沒有讀書人就會失敗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讀書人意味著什麼?

漢朝的陸賈曾經對漢文帝說過,可以“馬上打天下,而不能馬上治天下”。

創立國家的“政治、秩序

”靠軍人是行不通的,他需要靠的是文臣讀書人。因此,文臣、讀書人代表著“制度”、“秩序”。

太平天國沒有讀書人,所以他沒有完整的制度,沒有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

太平天國雜亂無章的官名最能體現出來,太平天國沒有“制度、秩序”的特點。

沒有“制度、秩序”,起初還好,太平天國憑藉著洪秀全強大的號召力,仍有極大的執行力,從早期太平天國將士的勇猛作戰的態度便可以看出。

但是,沒有“制度、秩序”是無法長久的。這點體現在太平天國後期的內亂之中。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洪秀全與楊秀清


洪秀全殺死楊秀清,石達開領軍出走自立山頭,太平軍近乎土崩瓦解。沒有“制度、秩序”,國家持續的時間越久,內部就會越加紛亂,直至土崩瓦解。

雖然我們一直說清政府後期,政府腐敗、民不聊生,但是他是有政府的,而太平天國卻近乎沒有政府。所以,太平天國打不過清王朝。清軍對太平天國的進攻只是太平天國滅亡的催化劑而已,沒有清王朝,太平天國也會走向滅亡,並且從當時的狀況來看,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否定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他對於“反封建、反殖民”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太平天國極大的消耗了清政府的國力,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速度。

04讀書人都去了那?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太平天國沒有讀書人?讀書人都去了那呢?

這個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大點:

一、清政府對清朝:讀書人與農民的分化

清朝是屬於外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政權,其大小官員自然要由滿人擔任。

而清朝以前,國家大小官員主要由讀書人擔任,讀書人面對不平等,自然會對其進行反抗。

對此,清政府首先採取的方式是對讀書人進行安撫,開科取士,告訴天下讀書人,大家儘管放心,雖然我們滿人入主中原了,但是以前的種種一切都不變,大家還是可以考試做官的。

注意,這是“虛情假意”的安撫,只是為了減少讀書人對自己的抗拒,而清政府的實際目的,則是“打倒讀書人、掌控讀書人”,因為讀書人有思想,讀書人不聽話,清政府需要的是聽自己話的官員。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清朝時期滿漢官員數量對比:信息來源於鄒容的《革命軍》


清政府“打倒、掌控”讀書人的方式是,給讀書人官做,卻只給讀書人少數的官,不重要的官。而大量的官、重要的官也還是由滿人擔任。

另一方面,清政府還大搞文字獄,迫害讀書人,讓讀書人不敢說話,封閉讀書人的思想。

清政府聰明的地方是壓迫讀書人的同時,還討好農民,實行“地丁攤糧”等土地政策。農民不反對清政府,讀書人憑藉自己的力量是遠遠無法與清政府抗衡的,只好自己憋著、忍著。清朝時期是讀書人最慘的時期。

而長時間這樣的過程,便導致了讀書人與農民的分化,雙方互不信任,也就不會互相參與在一起。

到了太平天國時期,讀書人本來就不多了,還不信任以洪秀全為代表的農民階級。因此,讀書人自然不會投身於太平天國的事業當中。

二、太平天國牴觸讀書人

除了讀書人自己的原因外,太平天國本身也有原因。

天平天國處於新舊社會交替時期,接觸過一些國外的思想,但是卻對之認知不深。而太平天國為了反對清政府,便要將以前一切傳統的東西全部推翻,比如燒燬孔廟,稱孔子的書為妖書。

太平天國是一個反對讀書人的政權,讀書人自然不會投身於太平天國的事業當中。

而我們從側面看,這正是清政府對讀書人與農民分化的成果。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隊伍中缺少“讀書人”

太平天國


以上便是太平天國缺少讀書人的原因,

05結語

太平天國隊伍中缺少讀書人,導致太平天國的“制度、秩序”很差,甚至沒有。

清政府很腐敗,但是還有“制度、秩序”,這便是太平天國輸給輸給清政府的主要原因。

而倘若太平天國擁有了讀書人,他能打過了清政府,卻還是會走向失敗,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主要在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新舊社會的交替時期。

而從太平天國的“封王封將”便可以看出,太平天國走的仍然是“封建”的老路。

此時“封建”是不能夠救中國的,也不符合歷史潮流。

就如同郡縣制要代替分封制一樣。

秦始皇改分封為郡縣後的大趨勢是郡縣制分封制已不符合歷史潮流。

漢高祖劉邦“分封”,使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多代帝王為他買單;晉武帝分封宗室,直接導致八王之亂,等等。

回過來說太平天國,他的隊伍中沒有讀書人,註定了打不過清政府;而他仍“封建”,走不符合歷史潮流的路線,註定了打不過歷史潮流。

最後說一句,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還是要被肯定的,他加快了清政府的滅亡速度,使中國最早的進入新時代。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