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沟通城市——科技主导的未来共享交通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

滚滚城市化浪潮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城市生活,人们在紧盯各类“智慧城市发展指标”的同时逐渐忽略了城市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实际上,固有观念中区分开来的“交通”(实体空间的物质移动)与“传播”(大众媒介的信息互动)是城市交往、沟通系统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面向。早期信息的流动就依赖于双足、马匹等交通工具作为物质基础,城市传播学更是认为实体空间中的人类交往、沟通与行动塑造了城市,因此传播就是对界限的跨越,而交通作为人与物等实体在空间移动的载体,与信息传播更是密不可分。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使得作为虚拟空间的通讯与作为物理空间的交通产生了融合与替代发展的现象,更是催生了网络约租车、共享汽车等引领交通变革的出行服务。因此,从城市传播学的视野来探讨新型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交通问题,对打破学科边界、创新理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可沟通城市——科技主导的未来共享交通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量涌现的共享交通服务是探讨城市沟通、互动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影响的最佳切入点。最早的共享出行行为起源于欧洲国家社区邻里之间,通过自发性组织与协商对闲置车辆资源的充分利用,其发生基础是熟人网络之间的信息传播沟通与信任机制构建。后来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这种共享行为逐渐拓展到互联网的陌生社交网络,再到如今移动互联设备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共享出行行为以平台信息汇聚与智能匹配方式高效实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成为了传播的媒介,在表面上是技术进步给人们带来便利,但反而却将人与人的沟通推向最为表层的时空关系连接,而非城市本质意义上的沟通和交互。这种“重连接轻沟通、有连接无沟通”的不平衡成为了导致共享出行服务引发社会乱象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共享单车不仅引发对国民素质与社会公德大讨论,也提出了公共空间使用规则、企业与用户的信任困境、政府与企业责任分担等问题。

可沟通城市——科技主导的未来共享交通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

由单乘员车辆主导的交通拥堵反映了交通系统的低效率和外部性,同时也刻画了人际间相互孤立的社会学状态。信息技术的进步通过实时拼车实现了用更少的车运送更多的人,但是在拼车过程中的社会互动体验却鲜为人知。从城市交通角度来看,以共享交通为典型的新型服务与业态正在倒逼城市交通发展理念更新、理论重构与方法创新。以往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交通问题解决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追求公平、公正出行权益的现代化需求,应该向社会和治理方向转变,构建政府主导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多元主体“价值-信任-合作”新型关系,提升交通服务共建、共治能力与共享水平

近年来,“可沟通城市”概念作为一种新城市主张,正受到地理、规划、信息、历史等多个不同研究领域的关注。“可沟通城市”反思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价值理念,将沟通/传播视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城市的构成基础。在当今社会生活日益全球化、媒介化、网络化的总体趋势下,城市不能被简单地当作一个个体与个体相加的“物理容器”,城市发展更是一个关系构建与互动形成的复杂过程。因此,

不能以工程的、数学的控制系统思维来调控城市发展的过程,而应该提高城市的“可沟通性”来应对复杂网络的种种要求,其关键在于应当尊重城市最基本的自主与互动规律,塑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

可沟通城市——科技主导的未来共享交通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

当前的拼车系统其实是在狭窄的空间中对陌生人之间进行一段时间的即兴匹配,当我们了解了共享交通独特的社会属性之后,可以站在乘客的视角进行优化,开发“以人为本”的共享交通系统,围绕人的需求设计更好的城市环境。未来共享交通系统既要尊重系统效率,也要尊重个人对互动的偏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共享交通将是未来人们在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中相遇的重要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