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訊 今年起,重慶市財政將對區縣優勢特色農產品險種實施以獎代補政策,由原來的直接補貼改為獎勵性支持,以進一步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滿足農民多元化的風險保障需求。

據市財政局金融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一方面,改變了過去市級定品種、定標準、定補貼的方式,除把生豬收益保險、柑橘種植保險繼續保留為市級險種之外,將其餘7個市級險種下放到區縣,區縣可根據實際需求,既保災害險,也可保收益險,還可探索“農業保險+”改革,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精準度提升;另一方面,增強了績效的導向性作用,資金分配與評價結果直接掛鉤。在安排市級獎補資金時,不僅要看區縣做沒做、做多少,還要看做得實不實、好不好,受益的農戶、種養大戶和企業的滿意度更是重要評價指標。

據瞭解,享受政策的農產品應符合全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方向,屬於鼓勵發展的區縣優勢特色農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柑橘(檸檬)、榨菜、生態漁業、草食牲畜(牛、羊、家禽)、中藥材、茶葉、調味品、蜜蜂等特色產業;相關品種農業保險納入區縣財政補貼範圍,且區縣財政保費補貼比例不低於30%,農戶自繳保費比例不高於30%。

該負責人表示,財政獎補資金專項用於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保費補貼,將優先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重要農業產業、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重要農業產業,以及原市級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特別是蔬菜、肉類等“菜籃子”農產品保險。同時,獎補資金重點向18個貧困區縣傾斜,支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可將更多特色農產品、新的保障方式納入政策性保險範圍,緩釋特色農業產業經營風險、價格風險。未來,農產品保險覆蓋範圍將不斷擴大,保障水平將不斷提升,參保率將逐年增長,農民獲得感日益增強。

以花椒為例,去年江津區啟動了1萬畝花椒收益保險試點,只有區級財政安排了180萬元,實現保障總額5400萬元,賠付總額1660萬元。今年,有了市級以獎代補政策的支持,江津區預計花椒收益保險覆蓋面將擴大至10萬畝,更多農戶將享受到政策紅利。

為確保政策儘快落地見效,市財政將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獎補資金撥付,穩定預期,推進區縣精準組織參保。二是研究制定績效評價細則,科學確定評價指標,合理設置指標權重,確保評準評實。三是適時研究制定保障標準指引,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區縣有序開展工作,避免出現同一險種,不同區縣保障程度不同,相互攀比的負效應。

據悉,截至目前,重慶已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超過40個,覆蓋了水稻、生豬、柑橘、漁業、獼猴桃、家禽、肉牛、山羊、蛋雞等多個產業。2019年,各級財政安排補貼資金4.59億元,實現保障總額430億元。

(陳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