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寶釵與黛玉同是大家閨秀,同是飽讀詩書的女子。若是要論才情,她們可謂是不分伯仲,難分上下。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黛玉靈點教香菱學詩,寶釵智點綠蠟出處。賈元春省親黛玉寶釵並列前茅。兩位如花般嬌豔的女子,皆是才華橫溢,難分高下。

但是,若是論起性情,她們卻是南轅北轍,天壤之別。也是因為這樣截然不同的性格,才會引得寶玉對兩個同樣美若天仙的女子有著不同的情感和態度。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現在無論是看電視劇還是動漫,總會有人在彈幕上刷一個情節是“名場面”,如果說“紅樓”生活是一場大型的生活連續劇,那關於黛玉和寶釵這兩位主角,當然都有著各自的“名場面”。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黛玉葬花”是眾所周知的黛玉名場面。花開花落,就如同人生人亡一樣,有含苞待放的羞怯,有怒放盛開的肆意,也有凋落成泥的悲涼。黛玉,骨子裡就帶著文人的傷春悲秋,她生性敏感多情,對世間所有生命以及美好事務的感知最是敏感。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所以只是一場簡單的落花,就能讓她引發對人生的思考。看見落花,她會不由自主的把落花帶入到自己身上,在她看來,花就像自己一樣,就像天下所有像自己一樣的女子一般。需要呵護,需要有人在乎,需要有人愛憐。

看見落花的慘敗,她會想到自己的以後,害怕未來的自己也是像這樣一般,零落化泥,無人看管。所以,她才會感同身受的去葬花。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寶釵撲蝶”。相對於黛玉的傷春悲秋,寶釵的名場面更加貼近於少女的俏皮和活潑。在《紅樓夢》一書中,寶釵一直都是一個沉穩而穩重的知書達理形象。在這一撲蝶的名場面中,她難得的恢復了自己少女的活潑天性,讓人更進一步的瞭解到寶釵的性格和想法。

都說筆下的文章,隱藏著這個人的氣質。而黛玉與寶釵所作的詩中,自然也能體現她們天壤之別的性格特點。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黛玉是書中理想化的代表,所思所想都帶著漂浮於世的仙氣,像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一般的仙子。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相較於黛玉,寶釵自然是世俗化的代表,她如同新時代的女性一般圓滑而又野心,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會為之付出努力。

同為風華絕代的才女,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為何截然不同?

薛寶釵和林黛玉二人性情和追求上巨大的差異,從古至今,關於《紅樓夢》的寶黛之爭更是層出不窮,有人謳歌黛玉的悽清,有人喜歡寶釵的煙火氣。兩派學者爭執不休,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那看完文章的你們呢?關於黛玉和寶釵,你們更喜歡誰呢?為什麼?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