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从明星猝死谈冠心病防治。

这个题目听起来有点悲壮,但为了引起更多人重视,减少或不再发生悲剧,我们还是要客观面对这个话题。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图片与文中所有人物无关

下面先回顾一下几位近几年明星猝死的事件:

1、

小品演员高秀敏,在2005年8月18日凌晨,高秀敏突发心脏病,在睡梦中离世,享年46岁。

2、

马季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相声大师,2006年12月20日上午,因为上厕所,大便用力过猛,引发心脏病发作心脏骤停,终年72岁。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图片与文中所有人物无关

3、

侯耀文是我国语言大师、相声泰斗侯宝林之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把相声的欢声笑语带给千家万户,2007年6月23日深夜,因突发心脏病于北京昌平区家中病逝,享年59岁。

4、

2012年8月27日,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睡眠中,心脏猝死,年仅42岁。

猝死真的很可怕,这些明星不缺钱,不缺优越的医疗条件,但为什么就没早发现心脏问题,提早预防呢?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图片与文中所有人物无关

我推测他们体检肯定经常做,但是平时没有感到心脏明显不舒,没有做冠心病相关检查早期发现隐患,导致这样的结果。

我再讲两个实例:

2016年10月6日凌晨,春雨掌上医生移动客户端创始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先行者张锐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4岁。这是网上医院的大老板,年纪轻轻突然离世。

还有我的一位老师,在三甲医院当过急诊科主任,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图片与文中所有人物无关

有一天,他下班回家猝死在卫生间,他的家就在医院内的家属楼上,如果家里有人或者电话呼救,很快就会得到规范及时的抢救,遗憾的是,他走的时候都没来得及打电话呼救。

由此可见,猝死并不是都有原发病的病史,甚至连一点症状都没有,即使医学专家有些也躲不开这种噩耗。

人为什么会猝死呢?

猝死多数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心脏性猝死最直接原因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脏不能正常搏动维持血液循环,重要器官如心脑肾脏缺血缺氧,很快就会生命终结。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由此可见,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病因。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五型。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在欧美发达国家本病极常见,在美国死于本病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50%-75%。

本病在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发病率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近年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死亡率总体亦呈现上升态势。

本文提到这么多案例,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对冠心病引起高度的重视,多学一点冠心病的预防和防治等措施,关键时候才能救自己或他人的命。

猝死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医生:关键要提前预防,尽早检查

那么,关于冠心病怎么预防?

冠心病在发病前有哪些信号?

冠心病突发时,到底该采取什么措施抢救?

冠心病人可以吃哪些药,对病情控制有帮助?

冠心病人平时生活上该注意什么?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会花大约1个月时间,精心整理打磨,专门建立一个《冠心病的专栏》,专栏建好后,大家可以在专栏里找到这些问题的所有答案。

本文作者:周永学

文字整理:张小仙

声明:版权所有,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