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隨著新冠病毒對各國經濟貿易的衝擊。少許國家和地區出於對糧食安全的考慮,開始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引發了大眾對糧食供應的擔憂。我國有不少網民號召網友們“有時間,趕緊去樓下超市,囤三個月的大米!”。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國大媽們耐不住了,紛紛湧入超市,搶購大米。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圖片來源:混知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最重要的東西。那麼,我國到底會不會出現“糧荒”,是否需要囤積三個月的大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盧景波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裕,“即使不進口也能夠完全有能力保障國內市場的供應”,公眾不必搶購糧油,中國早有準備。

為什麼我國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1.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溫飽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的頭等大事。

去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再創歷史新高。從近20年來看,2018年我國人均糧食產量達472.38公斤,相比較2003年,增長了4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其中,最受全國人民喜愛的主食,小麥與稻穀齊頭並進。近幾年,產量穩居高位。去年我國稻穀產量高達20961萬噸,小麥高達13359萬噸。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我國耕地種植面積大

據土地資源網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我國耕地面積達123.8萬平方公里(約18.57億畝),位列全球第四,耕地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3.27%。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土地資源管理網

我國糧食對外依賴程度如何?

1.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近三年,我國穀物及其製品進口額持續下降,出口額保持上升。去年,我國穀物進口額約1086億元,同比下降6%,出口額約392億元,同比增漲16%。並且我國的穀物自給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穀物基本可以自給自足。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

2.肉類需求增長迅速,存在較小依賴

近六年,我國在肉及其製品進出口方面逐年愈加活躍。尤其是去年,進口額增幅相對較大。去年我國肉及其製品進口額約3170億元,同比增長72%。而我國肉類自給率為70%,在豬肉、禽肉等方面對進口存在著較小的依賴。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

3.大豆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大

去年我國蔬菜及水果進口額約2507億元,出口額約4165億元。整體來看,出口額是進口額的2倍。但我國大豆的自給率較低,僅為15.24%,大部分的供給來自於進口。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

4.動植物油、脂進口額持續增長,植物油基本滿足需求

近六年,我國動植物油、脂進口額持續增長。去年,進口額約為1551億元,同比增長23%。我國食用植物油自給率為88.9%,基本能夠滿足需求。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

4.總體上,我國糧食對外依賴程度低

雖然我國糧食進口數量、金額大,但我國糧食對外依賴程度仍然很低。總體來看,我國糧食的自給率約為80%,基本能夠滿足大眾需求。

數據分析 | 疫情全球爆發,我們需要搶購糧食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

近年來我國主糧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但每年我國仍然會從國際進口一定的糧食。原因在於,我國居民糧食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優質糧食、糧食種類需求持續增長。通過進口一部分的糧食,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有利於各國互惠互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