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职场上,你的身价被什么决定?

今天要说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职场人或者是马上要进入职场的人。希望对你有启发。


第1期:职场上,你的身价被什么决定?



01

我93年出生,16年毕业,如今两年,一事无成。

我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上学、逃课、毕业、面试、工作。浑身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一直这样“混”到了现在。

貌似一直很懒,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规划,通常是想到了哪里,就走到了哪里。比如说,上学时想要学好英语,然后每天早起晨读;想要考研,开始简单规划后按部就班的去自习;在一个单位干了一年,突然想换个环境,便直接辞职去了南方...

在这两年,下过工地,搞过IT,还干过一段时间教育培训,然后现在做新媒体。一直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去哪里去哪里,所以到了现在,还是像刚出道的菜鸟一样。不是有句话说“别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简直一语成谶,直接插进了肺管子。

即使在淡然的性子,在佛系的少年,看着同龄人一个个的仕途坦荡,也难免不平衡,毕竟拜佛也是需要香火钱的。

然后呢?

难道注定有不了大富大贵,只能甘心一辈子平平凡凡,只有羡慕同学朋友的升职加薪,出人头地?

那怎么办?

学习喽!思考喽!

当你胸有沟壑的时候,总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当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两年后,如今再重新思考进入职场前的一些问题。写的是我,也分享给你,假如对你有一点启发的话,欢迎点赞留言,咱一起交流交流,学习学习~

02

你的身价,被什么决定?

当年我们那期毕业生,或者如今也是这样,好像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工作的人并不是很多。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大体了解了一下当年我们班同学的近况。哦,对了,我学的是土木工程。如今那些人有人在设计公司,有人在施工现场(这两样还是对口的),有的去做了p2p金融(其实他做的就是小额贷款),有人进了商场,有人搞了教育培训,有人当了程序员,有人当了老师......总之,是五花八门的。

那么就得说说,我们通常是怎么选择工作的了。情况大体就是下面这张图一样。


第1期:职场上,你的身价被什么决定?


我们通常是这样进行着三级选择,所以这种意义上来讲,人们喜欢考公务员,喜欢进国企,喜欢事业编的单位。

这种坐标下的我们,是把自己的身价依托在组织当中。离开了组织,很可能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要混时间、熬资历。

但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这种体系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日常的温饱了,他们喜欢挑战,想要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你能看到很多人选择了自由职业,选择了离职创业,选择了去做那些很少人做得事,走一条很少人走的路。

03

在今天,职场中最牛的不再是大众偶像的大咖,而是各个垂直领域圈子里的能力超强、有影响力的大神。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能力从组织中拿回到自己身上。

怎么理解呢?举几个例子:

新媒体人更关注:圈内百万级大号>成为市场部总监

产品经理更关注:做出好产品>成为产品总监

你看,就是这样。当你有自己的百万大号,或者是开发过很牛的产品时,你自己就像是一个超级热点,无论走到哪里,这些东西都能为你背书,都能表明你的能力。

现在的企业瞬息万变,听过很夸张的说法,中关村的创业公司平均寿命只有一年半,这种情况下,你的职业生涯很难绑定在一家公司上。所以,要做好准备,把能力存储于自身,做U盘一样的人才(随时插拔,即插即用)。

当职场中不再满足传统的行业-企业-职业模型时,你需要了解下面这张图。


第1期:职场上,你的身价被什么决定?


如今,只要你有别人需要的能力(可以是洗衣做饭、可以是读书教课等等),同时在这个小圈子(即前面所说的垂直领域)中还很有影响力,然后呢你还有自己的特色(很容易让人记住你),那么你将会活的很自在。

举几个例子:

①假如是宝妈,你可能很了解哪个牌子的奶粉最适合孩子,你可能了解哪个培训班的老师教的最好,你可能还了解作为宝妈的心理等等,那么你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其他宝妈或即将成为宝妈的人应该会很肯定你。

②假如是考研学生,你可能了解哪个培训机构靠谱,你可能了解哪个科目应该在哪个阶段针对性的练习,你可能了解每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等等,那么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或许会为其他人做一个很好的参考。

③假如是我,我可能比运营的人会写作,可能比做内容的人懂产品,还可能比做产品的懂需求。咦,这么一说,漂泊两年,一事无成的我还有点小自信了呢~~~

so,当我们进入一个圈子,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有什么事,我在这个圈子中,比较有优势(特色)

②有什么事,我在这个圈子中,对大家有价值(能力)

③有什么事,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圈子)

当你仔细思考了这三个问题,并得出答案后,我想,你会知道怎么做的。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职场增值的三个方法:①找到自己差异化的能力优势

②运营自己本身这个产品,不断扩大影响力

③持续保持、学习、宣扬自己的特色

我是柳江南

一个喜欢思考的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