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隻白馬股,不是從“萬人坑”裡一路崛起的?

有哪隻白馬股,不是從“萬人坑”裡一路崛起的?

“七賠二平一賺”,這幾乎是中國A股市場最生動的寫照,大多數的散戶都以賠錢而告終,但卻又不得不走上繼續賠錢的老路。作為一個有十多年炒股的老股民,深深地理解散戶買賣股票的心理。過去的A股市場幾乎是概念、投機的天下,哪怕連年虧損、披星戴月的股票,也能一飛沖天,而PE低到個位數的大盤股卻多年來趴在底部不啟動。但這種景象在2017年徹底逆轉了,白馬股所愛表的價值投資迴歸,於是乎貴州茅臺、伊利股份、格力電器、招商銀行等股票一路飆升不停歇,把大多數的散戶給漲懵了。

白馬股的崛起,讓社保基金、機構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廣大的散戶卻未喝到湯,原因何在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散戶並不瞭解一支股票長期所形成的股價運行機制,經常追漲殺跌。哪怕是已經騎在白馬股身上,也習慣性地追漲殺跌,於是乎,經常會有在頂峰接盤站崗又或是賣在地板價時的“捶胸頓足”。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一眾白馬股都曾遭遇市場“唾棄”掉進歷史大坑中,隨後在底部整固後重拾升勢。

貴州茅臺、伊利股份都曾遭遇低谷

最近這一年,貴州茅臺、伊利股份、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等股票備受追捧,更被戴上了價值投資理念迴歸的帽子,成為基金投資機構的重倉,股價一路衝破了天際,漲到了讓人看不懂的地步。但往回翻幾年,貴州茅臺、伊利股份、青島海爾都曾遭遇過危機,也被投資者們罵成“騙子”,但這並不妨礙這類明星白馬股的迴歸。

先來看貴州茅臺,2012年的反腐運動,對公款消費嚴格限制,整個食品飲料板塊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當時股票市場的投資情緒極度悲觀,特別是對貴州茅臺、五糧液這樣的高價酒品種,更是遭遇當頭一棒,市場分析一邊倒認為高價酒高增長時代終結了。因為沒人預期擠掉公款消費的泡沫後,支撐這些白酒股股價的市場究竟還剩下幾成,幾乎所有的白酒股一路下跌。前復權的茅臺股價從2012年7月最高價194.03元跌到了2014年1月的76.97,高位跌去了60%左右,下跌週期長達一年;但隨後進入上升通道,股價一直衝破700元大關。

再來看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在2008年出現,當時給整個行業帶來滅頂之災。作為乳業領域的龍頭股,按照後復權價格計算,伊利股份在2007年9月20日左右曾達到367元的高位,到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全面爆發,於2008年10月28日創出72.87元的歷史低點,幾乎是跌去了80%。隨後在2009年開啟一輪升勢,近期創出2328.49(歷史復權價)元的歷史高價。當時,媒體、大眾一邊倒踩踏伊利股份,伊利當年鉅虧帶上ST的帽子瀕臨退市;但9年的時間過去了,伊利股份股價翻了接近40倍。

其實,像貴州茅臺、伊利股份這樣的例子在中國A股市場上比比皆是。前復權的格力電器在2015年股災時股價最高28.25,2015年9月創出了12.42的最低價,結果隨後一路漲到了如今的每股45元。

“情緒市”下的運行邏輯

作為一位親歷貴州茅臺、伊利股份股價從低谷到巔峰的老股民,如果各位看客們去翻一下當年茅臺、伊利的股吧,以及搜索一下當年各大投資機構、分析師給出的投資建議和分析報告,踩踏聲應該還歷歷在目。但這就是中國A股市場特有的情緒市的運行機制,股價一跌,機構、散戶就抱團一致性看空到底,似乎這支股票就一文不值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象呢?其實與中國股市的股價運行“潛規則”有密切關係。

1、一支股票不會無緣無故的連續漲停,機構從建倉到派貨的週期非常長,越是長期投資的基金、社保、匯金等機構,越是會放長線釣大魚。而為了拿到低位的籌碼,甚至會將股價打到底部,讓散戶無法忍受後割肉出局,哪怕到了最後,也會砸出一個“萬人坑”,快速收集籌碼,然後迅速拉昇,離開低價位區間。

2、A股市場歷來都有情緒市的稱號,外在突發因素對股價的短期影響十分大,股價偏離價值區間的情況常有發生。不論是貴州茅臺,還是青島海爾,在遭遇股價斷崖式下跌時,並非企業的內在價值或商業模式出現問題,而是受到某種外界環境的影響,引發了股票市場的情緒化恐慌。但價值可能會遲到,但從不缺席,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3、此外,國內A股市場面臨著更為複雜的環境。比如,有的企業為了換取來年業績的大增,會把糟糕的業績計入某一年,從而股價大幅下跌;也有的企業在、併購、重組前夕,也會出現股價大幅下跌的現象。這些都需要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要擦亮眼睛,找準這類白馬股的配置時機。

進入2017年,價值投資的理念雖喊得很響亮,但相對來說,中國A股股價K線圖所表現出來的形態卻跟美股完全不同,大起大落且背離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現象依然很多。對習慣了追漲殺跌的散戶來說,很容易被很多假象所矇蔽。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網宿科技,曾經的大白馬,明星股,其前復權股價從2016年7月的最高價25.45元,一路跌到今天的10元附近。在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斷崖式下跌之後,近兩個月從技術面來看,近期該股盤中呈均線多頭排列,成交量穩步放大,TRIX線開始向上突破TRMA線,短線也迎來金叉區域,釋放出較強的建倉信號。

拿網宿科技來說,如今的股價是嚴重低估的,PE僅在27倍左右,放在估值回落後的創業板60倍的PE來算,依然是潛力績優股。而PB市淨率僅為2.75倍,也屬於低估區間。

基本面上,價格戰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利空對網宿的影響。但是,這一危機能與當年伊利的三聚氰胺以及茅臺的限制公款消費匹敵嗎?

我們應該問的是, CDN的行業前景不好了嗎?CDN的需求會消失嗎?網宿作為行業龍頭,在市場競爭中會被完全PK掉嗎?要知道,反腐五年來,並沒有影響貴州茅臺依然是中國最好的白酒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