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

截止到2017年6月底,中國已經有超過1.2億股民,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個人就有1個股民。當你在餐館吃飯或者地鐵站、公交站等車時,你可能會聽到身邊的人談論股票或者看炒股軟件,甚至小區的大爺大媽也常會湊在一起交流炒股心得。那麼,所有人真的適合炒股嗎?

首先我們來聊下股票是什麼。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隻股票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

股市是股票市場的簡稱,本質是上市企業為了融資和分散風險。其實,股票市場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市場,並不直接產生財富。你贏的錢是別人輸的錢,股市屬於“零和遊戲”。一般來說,10個人炒股7個虧2個平1個賺。

假如有一隻股票,它背後是一家業績穩定增長的企業,陸續買入這隻股票的人都選擇不賣,等待該企業賺錢後分紅,那麼該股票基本沒有成交量,股價就會直線上漲。事實上,這是理想狀態,由於企業業績變動、信息掌握程度不同甚至人的情緒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股價變動。

當股價超過了其內在價值,就會出現泡沫;當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就出現機會,因為它最終會漲回到其內在價值。

曾在很多投資研討會上向聽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誰曾在市場中賠錢?”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會把手舉起來。然後我會接著問:“你們之中又有多少人把錢賺回來了——在市場中?”幾乎所有人都會把手放下。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股市為何股災頻發?

股災其實國內外都有,美國股市在健全之前,也發生過各種類型的股災。從當年荷蘭的鬱金香事件開始,這種人為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換了個形式罷了。

從發展歷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外股票市場至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也都經歷過股災。

A股30年的發展歷程則更像是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縮影,因此,看起來股災發生的頻率要高一些。

從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發展,部分機構和個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鉅額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大起大落。

從市場監管角度看,監管機構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有時候這種進步滯後於市場投機者的行為,這也就給予了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使得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從投資者角度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居多,而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即不成熟的投資者居多,而這些投資者又極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或未經驗證的消息影響,追漲殺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從投資機構行為看,有時候機構投資者基於某種目的,需要進行調倉或其他行為,短期內大幅買入或賣出,也會引起市場大幅波動。

一定要記住: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開心、後悔、抱怨和慌亂對你的投資毫無幫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生活,繼續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股市的兩大軟肋

A股市場投資難、監管難,根本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投資者質量。

從 表面上看,所謂短牛、快牛、瘋牛,慢熊、長熊、死熊;炒小、炒新、炒差,新股不敗;炒殼、賭殼、借殼、買殼、垃圾股死不退市;短線暴炒、快進快出、高頻率 換手、十炒九虧;信息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屢打不絕;因為上市難,所以退市更難;“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性循環,相互綁架監管層,共同阻擾市場 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等。

這一切亂象的背後,根源只有兩個:一是缺乏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二是缺乏足夠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我國A股上市資源單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質與量,是一國股市的基石與生命線。

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審核仍執行傳統“工業版標準”,它僅適應大型成熟企業上市需要,而無法滿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需要,這將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我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類上市資源短缺,而且我國A股市場暫時尚不肯接納境外優秀企業來華上市,因此,A股上市資源無法保質足量。

A股投資者結構“散戶化”

目前,我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額佔比接近90%,這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散戶市”的主要特點是短炒、短線投機,他們更偏好於追漲殺跌、追逐短線收益率,散戶沒有價值投資理念,也沒有長線投資習慣,他們總是頻繁換手,不斷買進賣出,這會導致反向操作、出錯概率大增,這也是大多數散戶“炒股”虧損的主要原因。

相反,機構市在機構之間展開博弈,機構具有資金優勢、專家優勢、信息優勢,機構具有較強的估值定價話語權,而且它們大多崇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因此,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是市場運行的穩定器或壓艙石。

“散戶市”必然導致“政策市”,而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循環”,極大地阻止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也讓A股市場亂象叢生,似乎永遠無法成熟長大。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不成熟的中國股市正拋棄大量散戶

牛市即絞殺

有別於大家,我一聽到股市“牛”這個詞,不管什麼牛市、慢牛,我都心裡很不舒服。因為牛市並不意味著賺錢機會來臨,而意味著大規模的絞殺到來。

越是牛市,普通散戶越是虧損慘重。反而熊市中,慢刀子割,還沒那麼慘。這裡不需要統計數據,不信大家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套的慘的,賠大發的,基本都是在牛市。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原因很簡單,牛市就是現實版狼來的故事。牛市基本是上漲加回調再上漲。每次回調打一巴掌,再上漲給顆糖吃,久而久之,人們忘記風險。當“牛”猛然結束,該下刀時,普通散戶只會覺得它還只是一巴掌,後面還會有糖。

而這牛轉熊的變化,是普通玩家短時間內無法做出決斷的。最後大刀落下,之前糖全虧光,炒股變股東。

牛市更容易虧錢,本質還是財富分配速度大於熊市。股市上漲,尤其是牛來了,泡沫在加速放大。一開始新來者轉移後來者錢,俗稱抬轎子;到最後無人可接,大家一起拼手速。在這短短時間內,財富完成一輪大轉移。很不幸,普通人就是被轉移那個。

通常的解套策略主要總結為以下幾大類:

1、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止損了結。

即將所持股票全盤賣出,以免股價繼續下跌而遭受更大損失。採取這種解套策略主要適合於投機為目的的短期小散,或者是持有劣質股票的小散。因為處於跌勢的空頭市場中,持有品質較差的股票的時間越長,給小散帶來的損失也將越大。長線持股解套的機會越小。

2、棄弱擇強,換股操作。

即忍痛將手中弱勢股拋掉,並在大盤相對低位換進市場中剛剛發動的強勢品種,以期望通過漲升的強勢股中的獲利,來彌補原股套牢帶來的損失。這種解套策略適合在發現原所持股已轉變為明顯的弱勢股,短期內難有翻身機會時採用。

3、採用撥檔子的方式進行操作。

即先止損了結,然後在較低的價位時,比如在布林線下軌,予以補進,以減輕或軋平上檔解套的損失。

4、採取向下攤平的操作方法。

即隨股價下挫,幅度擴大,反而加碼買進,從而灘低原購股的成本,以待股價回升獲利。但採取此項作法,必須以確認大盤整體投資環境尚在牛市,股市並不存在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的情況為前提,另外,該股確實是已經跌到接近長期或階段性底部區域,否則,極易陷入愈套愈多的窘境。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止損原則:短線操作的朋友止損點設置在10%以內;中線操作的朋友最好不要超過20%。一旦達到止損點,要立即處理掉。

換股原則: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的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鴕鳥準則: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解套操作方法:

1.倒金字塔式

倒金字塔式也就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解套操作的時候,每次加碼的數量都多於原來的倉位。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在高位套牢之後的投資者,可以採用每次股價跌破一個整數價位,就遞增買入股票的數量,一直到形成底部為止。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2、換股法

就是當覺得自己的股票實在是沒有什麼機會了,就選一隻與自己的股票價格差不多的,有機會上漲的股票來換,也就是等價(或基本等價)換入有上漲希望的股票,讓後面買入的股票來抵消前面買入的股票因下跌而產生的虧損。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解套最常用的技巧:

1、跌破長期趨勢線(均線)個股操作法。

一般講,長期趨勢線(均線)跌破的個股,意味著情況向壞,那麼,在跌破這些技術位,且反彈無力收復的時候,必須清倉,具體清倉位見下圖一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在隨後的時間裡,必須耐心等待股票見底,比如圖一表明的,出現持續三個低點走高,可以沿下方低點買回前期清倉籌碼。A-D點都是買回的機會,不過前兩個低點只能夠試探買進,畢竟探底趨勢還在進行,以防再次下行。

一般這樣的方法可以賺取前期更多的籌碼,扭虧解套不需要等到前期賣出位置,就能夠實現。

2、持股,波段高拋低吸法

這一方法對我們個人炒股技巧要求比較高,雖然這一方法我們不需要割肉,但是持股時間比較長,時間成本比較大。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在 上圖中,向下的跳空缺口會將很多人套牢在上面,如果我們按照波段高拋低吸法來做波段解套。那麼1-6點就是我們的高拋點,而A-G點就是我們的低吸點。這 一方法對操作的要求比較高。其實內在邏輯很簡單,就是利用波段的盈利來降低我們的持倉成本,從而達到解套的目的。這一方法需要頻繁的操作,並且要求我們對 分時圖也要有比較好的把握。

3、波段解套法

以主力成本為線,當股價出現一波高點的時候賣出一部分減倉,然後等跌破主力成本線 的時候低點接回緩和股價,等待再次出現高點的時候再次減倉,每次減倉手中只留總數的五成左右,這樣反覆賣出買進幾次,進價也會隨著每次高點賣出和低點買進 的價格而得意調解,操作五波左右大概會賺回十幾個點。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在 深套20個點以內的散戶通常會選擇繼續持有這隻股票,因為他覺得反正這些錢也拿不出來,一旦以後這支票在漲上去呢,那樣是不是就解套了?有這樣思想的股民 完全是錯誤的,我打個比方,一旦這支票量能還是跟不上,或者主力不再繼續對它進行資金的追加,那股票會繼續下跌,那這是個時候會被套的更深,而這個時候就 是我們應該操作跳出來的時候了。

4、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中國股市再現“萬人坑”,A股跟漲不跟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股 票被套淺套不要緊,只要有潛力,深套雖要緊,只要有方法仍可自救。千萬不要死扛,一定要主動設法解套。看上圖簡單用簡單的話去理解就是,被套的情況下,看 最低出現金叉信號,用手中的閒置資金在最低買入,漲幾點賣出,然後再在最低買入,最高點賣出。這樣幾次下去就前期被套的資金虧損,就會賺出。

順應市場,市場自己會說話,市場永遠是對的,凡是輕視市場能力的人,終究會吃大虧

股市永遠是對的,錯的永遠是我們,我們不能夠改變世界,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只有唯唯諾諾、謹小慎微地看著股市的臉色,才能在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股票市場上,不管人怎麼預測,都有可能是錯誤的,只有市場才會給出最正確的答案。例如,在中國石油上市前,有多少人在吹噓“中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預測股價會不斷上漲,可結果如何?高位買入者慘遭套牢,最後股價卻跌破了發行價。還有,人們都看好“奧運會前的行情”,可結果又如何?出現了A股市場上史無前例的十連陰,短短十個交易滬指就累計下跌了19.2%,令多少投資者絕望至極。諸如此類,多少曾經信誓旦旦的預測、分析、斷言,在“市場”這位老師面前幾乎都不攻自破,失誤多多,失算頻頻。原因便在:股市原無“師”,“師”即市場;股市本無“神”,“神”即規律。

所以,對散戶來說,要想操作好股票,首先必須向市場這位老師學習。有很多散戶朋友在買賣決策過程中,要麼聽股評,要麼聽消息,要麼是靠一知半解的技術知識來指導操作,唯獨缺乏自己的獨立分析和判斷。為什麼乏就因為他們缺乏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僅此一條,就註定其投資必定失敗。

要培養獨立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就必須拜市場為師。在我們的市場中,誰最容易賺到錢?主力機構通過對政策、資金動向、上市公司等諸方面透徹的研究,並藉助於嫻熟的操作技巧和資本運作手段,最終比較容易賺到錢。而主力機構所具備的各種優勢往往是個人投資者所無法企及的,但如果個人在認識清楚市場的本質之後,就可以主動將自己從盲目跟風的地位中解放出來,轉而以主力機構的眼光來分析市場。總的來說,市場的本質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市場很公平,也很固執。

它不看“權威”、 “權勢”的臉色而行事;它也不因你是“個人投資者”而嫌棄你,它對參與者一視同仁。無論你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還是信口開河的“談股論金”者,在“市場”這位老師面前,都是“學生”!它按自己的脾性運行,當牛則牛,當熊則熊。“政策”可左右它一時,卻不能決定它的走勢。它會直面現實地告訴你:什麼是“風險”,什麼是“機會”;何時可進場,何時應離場;何人適炒股,何人當旁觀——“市場”是一本人皆可讀之卻未必都能讀懂的教科書l

2.市場很難預測,但有規律可循。

股市中充滿著無數不可知的變數,波詭雲譎,瞬息萬變,誠難把握。若有人吹噓他能準確預測所謂的“高點”“低點”,並能逃頂抄底,那肯定是“騙子”!然天下事之變動,尤其股市之運行,必有其內在規律。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對股市與經濟的關係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也許能幫助我們把握股市波動的奧秘。“一個人在街上散步,旁邊是他的狗。狗總是這樣,它跑到前面,但一會兒就跑回到主人身邊。然後,它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了,就又跑了回來,甚至跑到主人的身後,一直是這樣。最後,他們兩個到達了同一個目的地。當人慢悠悠地走了一公里時,狗卻跑來顛去地跑了有四公里。這個人就是經濟,而狗就是股市。”可見,股市總是破浪式前進,漲得多了必然跌,而跌得多了必然漲,絕不會一直漲上去或跌下去。如果投資者擁有智慧,加之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市場經驗,就能從大的方向把握股市的漲跌,踏浪而行。

在“市場”這位老師面前,無論職位高低,資金多少,人市早晚,我們只能謙虛好學,戒驕戒躁,只能控制嗜慾,戒恐戒貪,只能順勢而為,見好就收。凡自以為有點“權勢”,便成天尋思著做中小投資者的“老師”,隨意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誤斷大盤的走勢者,往往反為“市場”這位老師所嫌棄,授他人以笑柄。

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市場永遠是對的,錯誤在於自己。要做好功課,要不斷地提高自己。要虛心向市場學習,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要及時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要及時糾錯。怕的不是一次操作失誤,不是一次的得失,而是錯了不知道錯了,不知道錯在哪裡,不能從中吸取教訓。

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佈局靠忍耐。

指數和個股的操作哪一個比較好?我想多頭格局和盤整格局裡面可能個股操作會比較吃香,因為我們有特別的尋找穩定獲利的選股方式,可以選擇股票操作,而期指有如鎖股操作,你只能在這唯一的商品上跟著節奏走,碰到盤整或者關卡也只有乾瞪眼的份了。但是在空頭的時候,期指就比較吃香了,因為空頭時買多必套,放空不易,期指的操作就比較簡單。

有些股票是買了就上,有些是要慢慢佈局等待發動,想要買到買了就上的股票,要等待回檔的好時機,要買到長線安穩的股票,就要買了然後忍耐。有些股票長期處於低檔,這些股票遲早要發動的。

◆ 趨勢向上,每天的操作都是這樣,低檔買,找個賣點當沖掉,賺點錢貼補家用,然後母單續留,掛點停損,接著安心睡覺。3比1的勝率。

◆ 回檔就是找買點。多頭回檔就是買點加碼?看到這兩天這種跌法你真的敢買?還是奪門而出?人性如此,有時候,真的會讓你買到手軟,跌到你不敢買。會看18日線的知道18日線總有一定的支撐力道。k線就是路旁的路標,你可以忽略路標,也可以重視路標,只要不是飆過頭之後才想到,剛剛明明有警告標示就好了。當市場的成交量搶搶滾的時候,往往也是主力大戶最好偷溜的時機。

◆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ㄚ。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

◆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盤要先看大盤,再看類股,最後才挑個股,為什麼呢?順勢而已吧,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莊家作浪就是要人跟進,如果都沒有人跟進,最後買了一堆籌碼要丟給誰呢?你只要知道莊家不是阿呆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