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十足!大招商招大商 泸州在开放合作、交通枢纽、产业集聚等方面聚集了新优势

近年来,泸州市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已经吸引中国电子、华为公司、绿地集团、厦门建发、和润集团等一大批企业投资泸州。

底气十足!大招商招大商 泸州在开放合作、交通枢纽、产业集聚等方面聚集了新优势

赢得这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青睐,泸州靠什么?对于答案,企业最有发言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泸州产业园副总经理陈锡明认为,泸州开放平台层级高、营商环境优越,已经成为投资兴业、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热土。抓住市场商机,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泸州产业园日前已经在泸州国家高新区开建。

10多天前,市政府与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后者将在泸州投资20亿元打造中国长城(泸州)信创基地项目。在该公司董事长宋黎定心里,泸州产业基础扎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创业高地、政策洼地和投资福地。

在开放合作、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发展环境等方面聚集了新优势,这就形成了泸州大招商、招大商的底气。

那么,泸州这些优势有哪些具体表现?

——独特的开放平台。泸州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泸州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推进“0证明城市”创建,聚焦“海关、海事、金融、税务、政务服务”等领域改革,“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经验在全国推广;大力提升口岸能级,泸州港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成功争取到启运港退税政策,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用。目前,全域自贸的红利不断释放,泸州作为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地位日益显现。

——便捷的交通优势。泸州是国家规划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北部湾出海口主通道,正着力构建“水公铁空”四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运方面,泸州是四川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泸州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四川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的60%。公路方面,已建成川黔、宜泸渝、成自泸赤等5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9公里,居全省第3位,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方面,建有隆黄铁路隆叙段、叙大铁路等4条货运铁路,正加快实施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泸遵高铁、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等项目。航空方面,泸州云龙机场是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将适时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

——坚实的产业基础。泸州按照优势优先、提质增效,着力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白酒产业方面,泸州是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拥有泸州老窖、郎酒两大世界名酒之花,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功能配套最完善的白酒产业园区,正着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现代制造业方面,智能终端、大数据、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等产业快速聚集,正着力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正着力打造“千亿新兴产业集群”。同时,以泸州国家高新区、白酒产业园区、长江经济开发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区为载体,强化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企业孵化能力、科研能力,以人为中心、主导产业鲜明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正在加速构建。

——良好的发展环境。泸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发展环境。政务服务方面,泸州已形成完整的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实施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城市建设方面,泸州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老城有机更新,高标准建设以沱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为核心的“两江新城”。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荣昌、永川、江津等地协同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以人为中心、三生空间合理布局、主题突出、故事精彩、景色宜人的城市新区。医疗教育方面,泸州建成“三甲”医疗机构6所,医疗卫生资源条件居全省第2位;拥有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等普通高校7所,并加快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大学与城市共荣共生。生态环境方面,泸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重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着力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文 牟科/图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