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談之一:秦皇嬴政的身世

野史趣談之一:秦皇嬴政的身世

戰國七雄時局圖

羸弱的邊陲小國秦國經過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連橫合縱政策、秦昭襄王時期的攻伐開拓到了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已然是一個大國,一個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國。

一、故事配角介紹:

1、秦莊襄王: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子楚早年曾在趙國邯鄲作質子,後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莊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歲。

2、呂不韋: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 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3、嬴政生母-趙姬:趙姬(?―前228年),趙國邯鄲人,秦莊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與秦莊襄王合葬於西安。趙姬原為呂不韋的姬妾,後成為秦莊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為秦王后,她成為王太后,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她為帝太后。她的真實姓氏已失載,“趙姬”一詞始於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故史家也稱她為趙姬。

注:分水嶺階段,以上人物是活在秦統一之前,做個人物時間分界線。

野史趣談之一:秦皇嬴政的身世

秦朝疆域圖

二、故事主角介紹:

野史趣談之一:秦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注:以上主角、配角信息均出自百度君詞條,各位看官欲看詳情可以自行搜索查詢補充。

野史趣談之一:秦皇嬴政的身世

秦兵馬俑

三、碎片階段:

(一)贏/趙政出生時間: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

(二)異人質趙時間:趙國在名將廉頗、趙奢的指揮下,兩度擊敗秦國的進攻(閼與之戰: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幾之戰),秦國被迫將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異人(後改名子楚)送入趙國作為人質,而異人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才回到秦國的,所以說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在趙國做人質。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呂不韋到邯鄲做生意,這個時候開始接觸贏異人,並開始一連串的大力支持。

(三)呂不韋和趙姬的愛情故事:據野史記載,趙姬是呂不韋家裡的一個舞姬,後來呂不韋在酒肆喝酒時遇到贏異人,也許找個人做生意成精或者本身就有點會看相也不一定,就認定這個人奇貨可居,將來會有大的收益,隨後就一系列的政治支持、經濟支持、還有將趙姬也作為一種支持給了異人。

(四)疑問碎片1:根據百度君沒有詳細的記載,呂不韋是大約在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左右認識異人的,如果趙姬是呂不韋的舞姬,這個時候她應該在呂不韋的家裡正在做著什麼。

疑問碎片2:嬴政大約在他“生父”二人認識7-8年後才出生的,百度君記載:十月(一說十二月)後,此女(趙姬)生下兒子名政(即秦始皇嬴政),異人就立此姬為夫人。這個十月應該就是公元前259年的十月或十二月,這個時候趙姬已經在異人的懷裡了。

疑問碎片3:呂不韋認識異人是在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左右,呂不韋獻趙姬時間應該也是在嬴政出生的時間之前(公元前267年即秦昭王四十年左右),這前後七八年的時間,應該對於懷嬴政是有充足時間的,但是也不排除呂不韋看到趙姬有了再給異人,生理問題就不探討了,因此時間點很關鍵。

疑問碎片4:秦昭王四十九年或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8年),嬴政三歲,異人和呂不韋回了秦國。

雖然我們的大史官司馬遷閣下再他的著作史記中記載了關於秦始皇的身世,史書裡記載含糊不清,有人猜測是呂不韋孩子。《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秦始皇之母趙姬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將趙姬獻給異人,後來趙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史記·秦始皇本紀》又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史記·呂不韋列傳》裡說,呂不韋將有身之姬獻於異人,這與“取九月生子正(政)”的記載是吻合的。司馬遷自己也不知道秦始皇的真實身份,“僅以聽聞記之”而已,所以前後記述自相矛盾。

歷史都是後人著說,孰是孰非,百人讀秦皇有百人的觀點,所以野史記載的趣談就當是一個趣談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