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导语:近日,江苏淮安阳光中学登上了热搜,原因是该校的一名高三学生上课拒绝交手机,老师再三劝说无效下,连扇学生两下耳光,手机也被砸得稀碎。手机进校园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这类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那么对于这种事情,我们该站在哪一方呢?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全面理性地分析该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学生为什么带手机进校园?

根据淮安阳光中学相关负责人称,早在开学之前,家长都和学校老师签署了禁止学生带手机的承诺,而且假期期间也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告知学生禁止将手机带进校园,那么该学生为什么明知故犯,不听劝阻呢?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原因无非两个方面:一、出于青春期的学生,行为举止都有些叛逆,往往希望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而做出出乎意料的举动。

这种心理很常见,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就会大哭,用哭声引起母亲的注意,获得特殊的关照。而该学生明知道学习禁止带手机,并且知道带手机会面临怎样的处罚,还依旧我行我素,本质原因是为了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获得一种特殊的优越感。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二、出于高三紧张的学习压力。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次高考,高三学生面临的精神压力很大,因为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考验,他们手足无措,他们也很慌张。再加上疫情期间在家隔离带来的心理阴影,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而这种心理压力,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释放,不过该学生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违反规章制度,来获取压力的释放。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二、老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首先,我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也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所有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但是该老师不仅打了学生两下耳光,还砸了学生手机,并走到讲台说,这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值多少钱,自己能不能赔之类的话,毫无疑问,该老师侵犯了学生的权益,而且侵犯了财产权。

三、如何解决?

其实,这件事本没有必要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只要双方都能够理性的,心平气和的谈论一番。老师身为师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简单两句劝说,就开始动手,这样有损老师的形象,也不符合师德规范。

高三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手机,谁对?谁错?

作为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纪律,如果想获得同学老师们的关注,就应该好好学习,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如果想释放压力,也可以选择体育运动,和朋友交谈的方式消除压力,而不是顶撞老师,违反纪律。

结束语

学生顶撞老师,老师打骂学生,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解决的办法,希望每一个老师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也希望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劳苦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