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用空城计的是他,并非诸葛亮!

一说空城计,想必大家都能想到诸葛亮。《三国演义》里关于空城计的故事其大意是说: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必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即大开城门,并且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疑有伏兵,遂退兵。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详述。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记载。但在三国及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鱼豢所著的《魏略》及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均无关于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记载。空城计最早是出自西晋时期一个叫郭冲的人写的一份叫《条亮五事》的资料中。所谓《条亮五事》,是指诸葛亮的五件不为人知的奇事、异事。空城计便是其中一事。

三国时用空城计的是他,并非诸葛亮!

陈寿作《三国演义》时认为其史料不可靠,所以并未采用。到了南北朝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更加认为《条亮五事》过于荒诞,全然不可信,并逐条加以辩驳。到后来罗贯中作《三国演义》引用了这一资料,所以才有了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时另有一个空城计的故事是在《三国志》裴注所引的《魏略》里实实在在登载着的故事。它的可信程度很高。

使用空城计的人是三国时曹魏的文聘。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原是刘表帐下大将,后归降曹操。曹操命他镇守江夏,期间多次打退关羽进犯,后又多从征讨,屡立战功,威名远播。

三国时用空城计的是他,并非诸葛亮!

影视图片

公元226年,孙权引兵五万,攻打石阳(今湖北孝感县),包围文聘。当时天降大雨,石阳城城墙及护栏多处损坏,城内壮丁外出劳作未归。当时文聘认为无法据城坚守,更不可出城作战。可眼看敌军将至,千钧一发之际,文聘心生一计,他下令城中所有人都躲藏起来,自己也躲在屋里。孙权到后,发现石阳是一座空城,心生疑虑,不敢攻城。思前想后对部下说:“文聘深得曹操器重,曹操派他守城,此人必有谋略。他明知我来攻城,可城内却空无一人,如果城中没有埋伏,那么城外就必定会有援兵,赶紧撤退”。于是引兵而退。

这件事记载在《三国志注》里,原出于《魏略》,《魏略》今已佚失。原文如下: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

三国时用空城计的是他,并非诸葛亮!

影视图片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魏略》为最多,后世对裴注的评价也很高,与《水经注》、《世说新语注》及《文选注》并称中国四大名注。由此看来,这一计空城计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