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紅樓夢》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奇“書。

因“紅樓夢”而興起的“紅學”,有成千上萬的的人在裡面孜孜以求,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無聞一事無成的。但是無論屬於哪一種情況,皆是“一入紅樓,夢難醒”!《紅樓夢》自1754年面於世,不僅是不少的人痴於裡面,甚至有的的人死在上面。

道光年間的《耳食錄》講:有一女子,愛讀《紅樓夢》,每到傷心處便淚溼衣襟;哭完便又去反覆咀嚼那讓其動情之處,久之,難以自拔,寢食難安,身體日漸消瘦。家人見狀,便將《紅樓夢》焚掉,其女大呼:還我寶玉,還我寶玉。最後飲泣而瞑。

所以,後人都言《紅樓夢》有毒,不讓小孩子去讀它。但是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毛主席在李訥小的時候便讓其讀《紅》,周圍人紛紛勸阻,說此書有毒,孩子太小了。主席很豁達:不讀,怎麼知道什麼是毒。

《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主席對《紅》的評價極高。在《論十大關係》這篇文章中這樣說過:我們工農業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學上還有一部《紅樓夢》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還驕傲不起來。”主席還認為《紅》裡面囊括著方方面面智慧,缺少智慧了就應該去讀它。一次他對許世友說:你應該多讀點書,《紅樓夢》讀過嗎?應該讀一讀。過了一年,又見到許世友,問:《紅樓夢》讀了嗎?許世友說:讀了一遍。主席說:讀過五六遍,才有發言權。

除了主席,還有一個人對《紅》情有獨鍾。瞿秋白,被抓住後,確定槍斃他。犧牲前,私交較好的獄卒讓他吃過、喝過酒之後,問他:臨走之前,這個世上還有什麼讓你特別留戀的呢?他說,中國的豆腐好吃,再就是需要再讀幾遍《紅樓夢》。

《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多少人,對它在茲念茲,念念不忘,可見之“奇”;但是,一個研究了一輩子這本書的“紅學”專家的一番話,為這個“奇”又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俞平伯,中國著名紅學家,研究了一輩子《紅樓夢》,老了,躺在病榻上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紅樓夢,反而是越研究越糊塗,越研究越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不僅感嘆,“一切紅學都是反《紅樓夢》的。”接著又說:我批判了一輩子高鶚的續寫,說他違背了曹雪芹的意志,沒有把《紅樓夢》寫成“大悲劇”;到今天,才明白應該感謝高鶚,因為這部書曹雪芹本人也是收不了場的,前八十回這些人物錯綜複雜,縱橫交錯,處處伏筆,他是無法收場的;總算有個高鶚,在紛雜的伏筆中、在紛雜的線索中理出了一個頭緒,續寫了後四十回,完成了這部作品,所以了不起。

一個研究了一輩子紅學的老人說出了這樣的話,《紅樓夢》不是一個“奇”能了得的。今天,新冠病毒

疫情肆虐,解決的智慧卻早早藏在了《紅樓夢》裡。

《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書名除了《紅樓夢》之外,還有四個:《情僧錄》、《石頭記》、《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鑑》。這些書名都好理解,只有一個讓人費思量,就是《風月寶鑑》。為什麼叫風月寶鑑呢?鑑,鏡子也,哪裡出現了鏡子,還和“風月”有關,和情事有關——有,還真有……

再也沒有出現過。在洋洋灑灑百萬字的長篇中,不過是“驚鴻一瞥”,卻以此為書名,是在暗示什麼嗎?

賈瑞勾引王熙鳳。被王熙鳳騙至小黑屋,先是被放鴿子寒風中凍了個透心涼;突然一通糞水從頭到腳澆了下來,早就埋伏在此的賈蓉、賈薔對他又是一頓毒打,還要訛錢。回到家,他的爺爺因其一夜未歸,對他施以家法,罰跪,捱餓。最後一病不起,奄奄一息,吃了人參亦不見起色。此時,一和尚從家門口過送來一面鏡子。

“寶鑑登場”了。和尚鄭重交代,只可照鏡子的“反面”,萬不可照“正面”。賈瑞一看反面,是骷髏,看久了,心裡的好奇心蠢蠢欲動;反過鏡來,一看正面,哇!朝思暮想的王熙鳳!風姿綽約、楚楚動人若仙子。賈瑞忍不住走了進去,雲雨一番。後來,忍不住又進去雲雨了幾次。幾番折騰。一命嗚呼。然後“寶鑑”從此離場再也沒有出現過。在洋洋灑灑百萬字的長篇中,不過是“驚鴻一瞥”,卻以此為書名,是在暗示什麼嗎?

看賈瑞,只看正面,死了;看一看反面,有可能會活。賈府又何嘗不是一面鏡子,人們皆喜活在“鏡子”的正面裡,榮華富貴、溫柔富貴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可誰想過賈府這面“鏡子”的反面呢?可能只有秦可卿想過,可只是一念不會成為賈府府中人的主流。曹雪芹構思這樣的情節似乎是在提醒人們:一個人,一個社會,“反面”思維,“反面”意識是多麼重要,尤其是在平步青雲,不可一世的時候!

《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不由想起曾國藩的話:上場當想下場時。在弟弟曾國荃屢立戰功,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反而讓弟弟讓出兵權,解散隊伍,回家休養;這便是曾國藩的智慧,在人生“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高峰期,看看鏡子反面的“骷髏”,反而讓弟弟躲過了血光之災。

當今世界是倡導競爭的世界。200多個國家之間紛紛擾擾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的競爭中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都想更高更快更強,都不想落在別的國家後面,因為落後了怕捱打。一派競爭中,當然是一片熱鬧,但是,熱鬧的背後是危機四伏,並且危機越是競爭越是嚴重。自己鑄造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始終懸在人類的頭頂之上。

《紅樓夢》:批叛了一輩子高鶚的紅學家,為何在晚年卻說他了不起

我們應該看看“今天競爭的熱鬧場面”這面“鏡子”的反面。病毒來了,不分國界,不屬於哪個國家,不分種族,不分民族,不分文化,不分意識形態,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需要200多個國家,各個民族,建立一個生態,在這個生態中讓病毒無處藏身,這個“生態”也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