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师承的重要,资历的不凡,而最后的落脚之处就是风格。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名艺术家,早期追随名师学习,随后技艺不断磨炼,后期在创作经验中寻找到不同于其他人描绘事物的表现力,进而在笔法、色彩、构图等方面有别于他人,为观赏者留下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一位艺术家的风格。

风格

风格的形成,在于观察,在于积累,在于感受,在于创新。

第一代国画大师

世人皆知,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黄胄的驴是美术界最珍贵的五种动物。可不知的是齐白石那价值百万的一只“虾”,在创作前竟是现在碗里养上几只长臂虾,置于案前,每日观察,其画虾之法才得以精变为仅黑白的水墨就画出了虾畅游江海的自在。可不知的是李可染为画牛,日日与牛相伴,夜夜听牛的声音,静默于牛的身边,细致观察才能将牛画的极有生趣与温驯。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齐白石的虾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李可染的牛

第二代国画大师

自诩“第一风格,第一趣味,第一时代,第一石齐”的石齐先生是第一代书画大师黄胄的弟子,其“三象合一”的大视觉画风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成为新东方现代主义水墨的创造者。石齐的艺术语言是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桎梏,进而选择打破来拥抱现代文明的创新。他对物象的感受不同于传统的笔墨,而在选择一种探索。探索物象深处的灵魂,倾听它的诉说,将物象本身的情绪与心态放置到四方平面空间去渗透,剥去艺术的外衣才是艺术中具象、印象、抽象的光芒。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第三代国画大师

第二代书画大师石齐先生将东方的笔墨与西方的立体融合绘成自己独特得语言,其艺术风格虽然仍存在争议,但依旧不可否认其成就。而石齐先生的弟子雷甲寿老师,开创一代以野稻谷为题材的创作先河,将在荒野上野蛮生长的野稻谷赋予了新的生命含义。入墨三分,字画一体,恰当留白,其用笔、用墨、用色、用水都把握的极其自然,盛满灵气。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同为石齐的弟子黄馨胜老师,独创“草木皴”技法,以其独特技法绘制“诡异山水”。草木皴山水画在重重叠叠,层层浸染之中的表现其鲜明的层次感,在近看远观中会给人以强烈的厚重感,而也是这种层次感和厚重感才使黄馨胜山水中的诡异性更加具有神秘气息。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作为北宗山水第二代传人何延喆的弟子侯峻山老师,其不仅传承了北宗山水的衣钵,还在中国传媒大学邓福星工作室进修花鸟画,获取博士研究生。同时侯峻山老师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双协会员(中美协,中书协)。不仅如此,侯峻山老师自学篆刻,创作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作品。在侯峻山老师的身上,看到的是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学习的是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其亦如民国书画大师齐白石先生那样,在耄耋成名前,木工雕花,习文作画,篆刻金石,无一不通,所学之杂,所学之精,极尽所能。以厚积而薄发,才可成就一代宗师的伟岸,侯峻山老师亦如此。

疫情下,且看谁的书画可以“保命”(四)

俱往矣,开宗立派,成一代画风先河的古今画家,在是伐千人,师法自然的创作过程中将主观意识与能动思维相结合,进而在尝试与探索出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风格是一位画家的标志,只有这个标志才不会被历史的尘埃里淫灭,才会在千百年以后依然被人记住。

技法上,师承一代的国画大师亲传受教;资历上,任职高校老师,在学术方面有权威专家的认可同时继续学习研究技法的创新,是增进技艺也是在开拓思维;风格上,经过多年的实践、认知、尝试、磨合、修炼最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特色风貌。这种风貌是自己在艺术上留下的痕迹,是藏友是同行识别自己的标志,是自己艺术成就的代言。结合中国上下三代书画大师的从艺经历,可得哪些上承师志,下授技法,独具风格的艺术家,其书画作品可以在特殊时期抵御经济上的风险,进而达到收藏者购买书画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