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記者第一次到江西南昌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串聯,萬沒想到第二次來此,已經整整過去了四十一年。在記者的心目中,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地的江西省會城市南昌,是一座光榮而神聖的英雄城市。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南昌八一大橋(攝影:馮贛勇)

然而,因時間緊張的原因,在第二次南昌行僅有的七個小時裡,面對南昌較多的名勝古蹟,記者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觀光遊覽了八一紀念館與騰王閣這兩個不同年代,並均享有盛名的名勝和古蹟。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俯瞰南昌市區(攝影:馮贛勇)

作為江西省會城市的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南昌建城2200年以來,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人文薈萃,樓臺相望,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特別是“八一南昌起義”使其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從此南昌這座“英雄城”的美名名揚天下。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遠眺贛江(攝影:馮贛勇)

2007年9月16日,記者乘坐的從景德鎮前往南昌的大巴,本應於早上七點半出發,但卻因高速公路有霧被暫時封閉,而整整耽誤了一個小時才發車。抵達南昌時已是中午時分。幸好有在江西省體育局工作的表弟開車來接站,並在整個下午的時間充當導遊,才得以將兩個名勝、古蹟分別細細地品味和遊覽。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八一起義”舊址(攝影:馮贛勇)

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南昌市中心最繁華的中山路西端的八一紀念館。記得當年記者曾光顧過這裡,但記憶中的是路邊僅有的原“八一起義”舊址的江西大旅社這座灰色大樓。而現在這裡已經是一片規劃得相當完好的紅色旅遊區了。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騰王閣紀念石(攝影:馮贛勇)

現在的八一起義紀念館由新館和八一起義舊址兩部分組成。記者感到十分幸運的是,現在的紀念館,是為紀念南昌八一起義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週年,國家總投資達1.2億元,而剛剛於近日改擴建竣工的獻禮工程。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八一起義”的雕像(攝影:馮贛勇)

改建後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面積由原來的4207平方米擴展為10155平方米,陳列面積也由原來的2250平方米增到5875平方米。該館園區面積及展區面積都成倍擴大,陳列內容也更為豐富。走進現在的八一起義紀念館的院落,首先人們看到的一座“八一起義”的雕像。雕像上的“八一起義”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院子深處的正面就是建成的新館。院子的右側即是原八一起義舊址的江西大旅社灰樓。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紀念館新館(攝影:馮贛勇)

走進八一起義紀念館新館,大廳正中有一座圓雕:圓雕底座是崩裂的石塊,衝破地面伸出一支緊扣漢陽造步槍扳機,剛勁有力的手握槍直指天花板上的藍天白雲,表明中國共產黨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步槍造型(攝影:馮贛勇)

在新館一樓,一組表現“打響南昌第一槍”的畫面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表現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攻打敵總指揮部”的畫面,採用影視合成與半景畫模型合成。令人稱奇的是,開關按鈕一按,整個畫面便有了動感,炮火連天,槍聲四起,硝煙瀰漫。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壁畫選(攝影:馮贛勇)

在新館二樓展廳,有可供觀眾操作的觸摸屏和電子書。操作時,只要輕輕一按觸摸屏,裡面的內容可供選擇,一部是電影影視作品,另一部是軍旅歌曲;在兩臺觸摸器的中間有本電子書,它的正上方是投影機,可投放到書本上,內容是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採用電子感應方式,手輕輕在旁邊一揮,不需要觸摸到就可翻頁。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展館中的文獻圖片選

在二樓展廳的地面上,有一組玻璃地面,在玻璃的下面,有全國各地的武裝起義示意圖沙盤和革命根據地創建示意沙盤。在玻璃的四周,有許多圓形的按鈕,在觀看過程中,觀眾可用腳按地上按鈕,這些按鈕對應的標識就會閃亮,這樣,觀眾一下子就可找到對應圖標所在地。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起義舊址的雕像(攝影:馮贛勇)

在原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按照當時在這裡工作的老同志的相關回憶,恢復了賬房、營業部和西餐廳的原貌。據介紹,西餐廳又稱“西江番菜館”。記者看到,該廳有200多平方米左右,房間內的物品全按照當時的樣子擺設:咖啡色的窗簾,7盞大吊燈;7個門通向陽臺;10張西餐桌,桌上放有燭臺、高腳杯、四個大盤子;留聲機高高地擱放在長長的吧檯上,其背後是一面大鏡子,鏡子旁邊留出一部分位置放有酒瓶。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紀念新館油畫作品(攝影:馮贛勇)

史料載:1927年7月下旬,起義部隊抵達南昌後,賀龍同志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一師司令部的名義包租了整個旅社。7月27日,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以周恩來同志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起義舊址一角(攝影:馮贛勇)

8月1日凌晨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舉行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南昌起義,經4個多小時的激戰,起義戰鬥宣告勝利並即時成立了政權機構--革命委員會,整編了軍隊,發佈了宣言和綱領。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八一”,從此便也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的紀念日。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仰望騰王閣(攝影:馮贛勇)

當年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的江西大旅社,建成於1924年。旅社坐南朝北,主體建築共四層,內有96個房間。旅社外觀呈銀灰色,風格為中西合壁式,是當時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築。走進整修後的舊址大樓,裡面的房間陳設基本保持了原貌。站在有的房間門口,望著裡面的步槍、軍裝等物品,當年起義的槍聲猶在耳畔迴響。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記者滕王閣留影(攝影:陳福初)

離開八一紀念館,驅車來到距此不遠的贛江之畔,著名古蹟騰王閣就坐落在南昌沿江北路與疊山路口的南邊,這裡也是贛江與撫河的匯合處。還是學生時代,記者就知道了與唐宋詞緊密相關的中國三大名樓的古蹟:即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和江西騰王閣。而前兩座名樓,記者都曾瞻仰過,只有騰王閣一直令記者神往,今天終於有機會得以一見。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騰王閣寶鼎(攝影:馮贛勇)

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唐代詩人王勃的那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說當時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閣內廬山壁畫(攝影:馮贛勇)

騰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當時,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興建了這座樓,而王勃為這座富麗堂皇的樓閣所作的《滕王閣序》更加使它名滿天下,而這位大才子寫下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如今已作為主閣正門的巨聯。每逢暮秋之後,鄱陽湖區有成千上萬只候鳥飛臨,構成了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俯瞰景區一角(攝影:馮贛勇)

1300多年以來,滕王閣在歷史上的興廢更迭達29次之多,最後在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燬。現在的滕王閣主閣落成於1989年10月8日,新落成的騰王閣,較1300多年前的建築更嵯峨雄壯,充分表現了“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氣勢。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騰王閣水榭(攝影:馮贛勇)

現在的騰王閣主閣共九層,淨高57.5米,南北配有迴廊連接的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背城臨江,瀕鄰南浦,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結構,碧瓦丹柱,雕樑飛簷,斗拱綺戶,宮燈高懸,書畫滿堂,氣勢頗為雄偉,不失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美妙意境。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雕樑飛簷(攝影:馮贛勇)

騰王閣風景區由滕王閣賓館、貴賓宴會廳、仿古展演廳、名人字畫廳等組成。登樓眺望,南昌贛江的優美景緻盡收眼底。低頭俯瞰,騰王閣景區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迴廊、飛簷的景觀和諧地分佈為在主閣的兩旁。重建後的滕王閣如今已成為南昌,乃至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從西岸眺望(攝影:馮贛勇)

從騰王閣出來,記者驅車過了贛江八一大橋來到贛江西岸,這裡不僅可以眺望江對面的滕王閣,而且沿贛江西岸還有一條長達16公里的贛江文化長廊。其中美妙絕倫的秋水廣場噴泉,是南昌晚上的一大亮點。而沿江的贛江市民公園是江西省目前功能最全、面積最大、內涵最廣的景觀公園。

江西旅遊:英雄城南昌名勝古蹟攬勝(圖)

文化長廊(攝影:馮贛勇)

人們來到這裡,享受的不僅僅是美麗時尚的變化,更可以近距離感受到江西源遠流長的贛文化。因為,這裡不僅有現代的裝扮,更有古色古香的文化韻味。濃郁撲鼻的文化氣息,濃縮了南昌城區的歷史演變,江西曆代的名人雕像,道佛禪宗,市民習俗,林林總總,就好像贛江之水,緩緩流淌,一一展現,構成了江西南昌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