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四大名著》绝对是根深蒂固的,一提起它们就能够想到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历史的真相,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由曾经的六大名著变成了现在的四大名著,而无意间删掉的两本名著也是家喻户晓。

四大名著的演变

四大名著最早的说法是“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明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在自己的著作里面,提出了“四大奇书”的概念,并且指出了这四大奇书分别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

​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这个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大门,各种评比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入选标准。

作为集大成的小说家,冯梦龙对于四大名著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对于书籍的分门别类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弄成了大杂烩,这样很不利于知识的传播。

于是他将史书类的《史记》、散文类的《庄子》、戏曲类的《西厢记》剔除了四大奇书的行列,而将《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金瓶梅》加入了进来。这一提法得到了当时的另一个大文学家李渔的赞同。于是,明朝的四大奇书就这样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金瓶梅》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少儿不宜的东西,统治者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都采取了堵截的方式,不管是明朝政府,还是清朝政府,都将《金瓶梅》列入了禁书。

​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这样,四大奇书就变成了三大奇书。好在这个时候,曹雪芹的《红楼梦》横空出世,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传阅度惊人,后世人就将《红楼梦》替换了《金瓶梅》,并称为四大奇书,这也就是后来的《四大名著》

六大名著的形成

到了清朝的中晚期,小说已经成为了针砭时弊的重要工具,很多文学家都开始创作小说,大量的小说汗牛充栋。而这些小说里面,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最为出名,流传度最广,其他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孽海花》等等,在文学成就上都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

于是,清朝晚期的许多学者就将《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与之前的四大名著并列,并称为六大名著。

这样的提法一直延续了将近一百年,在民国时期也采用了这样的提法。鲁迅曾写了一本《中国小说史略》的书,介绍了小说两千年来的起源和流传,这对于人们认识小说和普及小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在序言中这样写到:“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

​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作为小说中的翘楚,鲁迅对于六大名著的评价也甚高。如他认为《红楼梦》“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同样的评价也见于《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水浒传》。

鲁迅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对于普及六大名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普及文化知识,展开了识字运动,大量的文盲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能够识文断字的人。由于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寓教于乐,很受大众的欢迎。当时的出版社就打算将这几本名著刊印。

由于这些名著都是古白话文写的,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不便于大众的阅读。因此,在出版的过程中,就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和整理。由于是一边整理一边出版,先行出版的四本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的受众太过于强大,导致这几本书一再加印。

​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而剩下的两本名著《聊斋志异》以及《儒林外史》则没有来得及进行刊印,最终将六大名著变成了四大名著。这可能是历史给大家开的一个玩笑吧!

此外,《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之所以没有在当时流传开去,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聊斋志异》是用文言文写的,一般人是读不懂的,不过胜在篇幅短小。而《儒林外史》则是结构松散,又是批判满清政府的小说,这在当时的文化界很不受宠。

毕竟,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还存在大量的遗老遗少,某些人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岗位,对于《儒林外史》是比较痛恨的。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的家喻户晓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之后,大量的古典名著再一次被集结出版,《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也不例外。由于对《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进行了普通话的翻译,让现代的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对于它们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建国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家喻户晓

因此,喜欢猎奇的人们纷纷在《聊斋志异》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并且随着当中的许多故事被搬上了大小荧幕,《聊斋志异》这本书更是炙手可热。《儒林外史》的传播度虽然比不上《聊斋志异》,但是也不容小觑,很多人也开始接触并仔细领会《儒林外史》的精髓,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小结

不管是“四大名著”,还是“六大名著”,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唯有好好地继承并发扬,才能够不愧于祖先,才能够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一直延续下去。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名著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将会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大家觉得是这样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