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安史之乱末期,唐军队与史思明之军大战于安阳河北,难分难解之际,一阵狂风刮来,两军各不相顾,你溃我逃。一场大战被自然之力瓦解于无形。郭子仪部退守洛阳,而期间杜甫则由洛阳赴华州(陕西华阴县)任职,一路根据兵败后所见所闻写成《三吏》和《三别》共六首诗。被后世传为杜诗现实主义风格经典之作。

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一个妹子傍晚刚嫁给丈夫,第二天一早丈夫就得赶赴战场,还不知能不能再回来?父老为此长嘘短叹,妹子心里也自是哀伤。杜甫作为旁观者或听众,心情澎湃,诗才喷涌,就挥笔写下了《三别》中的《新婚别》。

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以下是《新婚别》原文及郭沫若的翻译: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菟丝子缠在蓬上和麻上,牵头引蔓,自然不会太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养女嫁给兵,出门打仗,倒不如丢在路旁,不养。)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我和你,做了夫妻一场,席子还冰冷地铺在床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昨晚成亲,今早就要分张,这也未免呵过于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你去,虽说是近在河阳,但你到那儿,是上战场。)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我的身子还和嫁前一样,叫我怎样去拜见高堂?)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我爹娘养我在家里辰光,昼夜都把我藏在闺房。)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嫁鸡随鸡,原是女生外向,嫁狗随狗,总得出阁从郎。)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你今朝是走在死亡路上,叫我的心痛呵,痛断肝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我发誓想向你一道前往,但那样,反而会弄得紧张。)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你不要把奴家放在心上,你请专心一意,操练刀枪。)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军中有女子会混乱阴阳,有损军风纪,使斗志不昴。)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自叹是贫家女,本无奢望,今朝穿上了新制的衣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这衣裳从今后关进衣箱,当你面,我把这脂粉洗光。)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抬头看,天上有百鸟飞翔,大小鸟儿尽都作对成双。)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人世间总不免事多参商,我同你,永远像织女牛郎。)

前四句,是使用中国诗歌常用的比兴手法,缘自诗经传统,典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人用菟丝子依附蓬和麻受阻而不长这个现象,兴起乱世之喟叹:把女儿嫁给当兵的,还不如在婴儿期就丢弃在路旁,不养她长大。这并不是父母真的心狠,而是无奈地怨言,透露出普通老百姓对所生存的这个战争乱世的那种无力感——极端的命运之捉弄,世道之无情,生存之悲哀。

接下来的诗句视角进行了转换,大体是妹子陈述事情的经过与表明心迹。读完你会感觉,这里面有老杜自已文学加工和心理臆想的部分,并不完全是妹子的陈述,这一点,文学大家郭沫若指了出来。

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郭沫若说:诗中写的“贫家女”,并不是真正的贫家女,真正的贫家女是不能脱离生产劳动的,而何至于“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真正的贫家女也不会这样慷慨、识大体,明事理,想得那么多,那么远,连天上的参与商都想到了,而参与商这些天文符号,通常是文化阶层的趣味所在。杜甫还曾有“人生不相见,动与参与商”名句,这应是杜甫站在他自己的阶层立场和用自己的生活习惯经验等,来理解或猜测贫家女是这样长大成人的。

这个妹子不真实!相比较而言,同样是写对女性对爱的信念与执着,杜甫酒友李白《长干行》中的诗句“十三为君妇,羞颜未曾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原同尘与灰”,读起来感觉亲切、自然、真实。而《新婚别》中““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读来是很大气、爽朗,然感觉不够亲切,不像农村贫家女子那种心里的声音。

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妹子,只是老杜理想中的女性而已。

或者说,杜甫写到这儿,已经不是在写现实中的贫家女,而是升华了,写他理想中的“贫家女”——一个遵从封建礼教传统道德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一个正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内的理想化女性形象。

可以看出杜甫就算是同情贫家女,但骨子里也不会去帮助他人解决什么问题,因为妇女在他的价值观念中,地位是很低的。不过这里我们不应该去批评杜甫,因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就是精英阶层(杜甫可不是农村娃,他是官宦之家出身)正常的价值观,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中国过去一两千年来的正统文化观念。哪怕到现在,这种儒家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大男子主义,也比比皆是。

怎么说呢,经郭沫若这一解读,让人感觉老杜把“贫家女”写得不够接地气,离真实的贫家女差距尚远。从侧面看,老杜也许并没有走进真正的劳苦大众的心里,所谓的代民间劳苦大众发言的高大形象,也是后世随价值观念变迁而牵强附会的。

杜甫诗抄:《三别》之《新婚别》,看文学大家郭沫若怎么评述?

我看《新婚别》后面这一大段,全都是老杜自己的想像,他这个诗不是写给老百姓的,而是写给同属精英阶层的人看的。因为诗里的诸多价值观念、文化趣味等,只有这个阶层才能懂,老百姓大多数是不懂的。

此外我想,作者写诗或文学创作时,是基于当时的情境和思维灵感而定的,一时半会哪会想那么多呢。很多作品经后世无数解读,就变味了,偏离了原本的纯粹。

因此最后,大家如果喜欢这首诗的话,多读读原文就好。就算郭沫若的翻译,也带有他自己主观的成分在内,只可参考,不可盲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