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善是老子的核心主題之一,道德經宗旨可以用“道妙德善”來概括。此章最顯著的經文就是“聖人常善救人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註釋家更重視“道妙”,忽視“德善”,這是很大的偏頗,對理解老子道家思想的高度是不公正的,同時對理解華夏文化也失去了高度和方向。

這是道德經“濟世救人”宗旨最直接的告白,所有的經文隱含的意義都不會違反這一宗旨,老子把“慈”作為“三寶”之首,後面的反戰章(30C、31C)宗旨相同。歷史上大部分文化精英都被“虛無玄妙”所吸引,把真正的救世情懷忽視了。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當我們逐章深讀經文,知道老子的“救世濟人”的博愛情懷無邊無際。如果說第1章、第25章極為深奧,那麼此章則非常直白。修行者的深意識和深思維已經逐步開啟,對於利根者來再說,宇宙最奧秘的道已經開顯,並已經安住在道的本位上。老子嚮往的不爭鬥的文明世界已經顯露尖尖角,一定會茁壯成長。如何把好爭的世人救拔出來,恢復自己的本性極為重要。

此章老子講了五善,與水的七善可以對應。救人五善值得深深體會,可以對比世界其他文明智者的救人之法,能夠有更深的體會。歷史上很多註釋家給道德經下了很多斷語,一說是治國書,一說是兵書,一說是謀略書,都不是,道德經就是救世書。這一章是最好的證明。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十七章經文

第一段: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jiàn)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第二段: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第三段: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第四段: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jiàn)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這是救世五善法,也是救世五妙法。善字值得注意,普通義是善於,精通。此處可以理解為有特別巧妙之法,非此特別巧妙之法,則世人不可救矣。善法就是妙法,不可思議之法。救人是最難的,一般的勸告沒有用處,只有用妙法,不可思議之法才能轉化人心。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善行無轍跡。這是第一妙法。王弼注:“順自然之性,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無轍跡也”。行走必然有轍跡,能有行走沒有轍跡的嗎?王弼說,順自然之性,就順其本性,不要人為干涉,萬物都可以成就。這就是老子的善行無轍跡。河上公注:“善行道者,求之於身。不出門,不下堂,故無轍跡。”道者同於道,要修道就向自己本身求,返回自己的本性就能夠證道,就能夠開啟世人向善的法門。

不需要出遠門去尋找。這就繼續闡發“道法自然”的內涵,“道法自然”就是老子的無上法門,是老子的密法。《心經》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最高法門,能夠幫助世人開啟深思維,把世人從嗜慾的羅網中掙脫出來。這樣的濟世救人法門不需要周遊世界就可以獲得,反過來,即使你周遊世界也無法獲得這樣的法門。世人出門必須留下轍跡或足跡,世人只能在平地上走。

你看岩羊登山岩如履平地,人那裡能夠做到。岩羊就是善行,但還是會留下足跡。鳥比岩羊更善行,岩羊不能翻越的喜馬拉雅山,鳥能輕鬆飛過去,還不會留下足跡。救世之法必須比岩羊登巖,鳥飛無跡一樣,超出世人的淺思維。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善言無瑕謫。這是第二妙法。父母總是教孩子要學會說話,不要得罪人。但即使學的再好,世人說話還有得罪人,可見善言是很難的,任何人類語言都可以挑毛病,找不到毛病的語言是沒有的。但老子找到了一種語言,你挑不出任何毛病,這就是不言之言。

第23章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河上公注:“無能與不爭者爭”。誰能夠與不爭者爭呢?誰能夠挑出無言之言的毛病呢?所以說“絕學無憂,希言自然”,學不爭之爭,無言之言。無言之言是真正的善言,沒有瑕謫歸根曰靜,世人都回歸自己的本性,安於寂靜,這不是“善言無瑕謫”嗎?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印度馬鳴大師是一位大修行人,年輕時就名氣很盛。他聽說一位年紀大的肋尊者境界高深莫測,無人能夠戰勝他的辯才,於是帶了弟子前去挑戰。馬鳴走到深山肋尊者修行處,見尊者盤腿而坐,正在修行中,就對尊者挑戰說:“無話不可勝”。意思是你不管辯才有多高,我都可以駁倒你。肋尊者閉目不言,年輕的馬鳴大師等了很久,還是不見尊者開口說話,就以為肋尊者不敢回答自己,徒有虛名罷了。

於是馬鳴帶領弟子得意的回去了。馬鳴走到半路,突然醒悟,“我輸了!”弟子們感到奇怪,肋尊者不是很久不敢說話,自己的師父怎麼會輸呢?馬鳴說:“無話不可勝。肋尊者以無話,故我不可勝他。”於是馬鳴急忙趕回去,見到了尊者,向肋尊者頂禮。尊者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馬鳴於是就拜肋尊者為師。這就是老子“善言無瑕謫”的註解。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此句對治善辯者,是使世之善辯者汗顏,改轍而希言,歸與寂靜。世之善辯者眾,多以驚世之言,滔滔之辯,飾智以驚愚(莊子語),世人不知所從。唯有道法自然,歸根曰靜之法為最上老子先以絕聖棄智以擯斥,再以不言之言而引導,使歸善道。

經文:善數不用籌策。這是第三妙法。河上公注:“

善以道計事者,則守一不移,所計不多,則不用籌策而可知也。”修道者預測未來,凝神抱一,通天下就是一個大玄同體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大道至簡,還需要籌策嗎?古代對於大事都要佔卦,籌策是占卦的一種方法。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華人喜歡用筷子吃飯,

籌策是最古老的筷子。現在用來吃飯,古代用來算卦,預測未來。成語一籌莫展就是占卜時代留下來的,一根籌策是無法預測未來的。計算機最少的進位法就是二進位,一進位是不可能的。數就是用數字來占卜,古人說善易者不佔,善數就是善易。

預測未來的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歸根曰靜,希言自然和道法自然,真正懂易經的大宗師手中沒有一根籌策,沒有一根蓍草,也沒有計算機。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籌策和蓍草一籌莫展。但老子說最妙的占卜就是用一根籌策,所以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靈,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修行只有歸根一途,人生最好歸宿就是無私。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此句經文對治好爭者。世人爭鬥不息,老子先說“不尚賢,使民不爭”(3C),又說“絕巧棄利”(19C)。灌園丈人告誡子貢“有機械必有機事,有機事必有機人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

人的機心不可動,機心一動,純白之本性蕩然無存。兒子機心一動,父親就永遠失去了兒子。父親機心一動,則兒子永遠失去了父親。籌策用於算計,算計之心不可長。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善閉無關楗而不可解。這是第四妙法。關楗就是閉門的橫木,要關閉大門,必須裡面用橫木卡住。這是世人的辦法。如何防止犯人越獄是世界各國監獄當局的痛疼大事。美國舊金山有一個魔鬼島,人們把監獄建在這個小島上,離陸地有好幾海里,水又深又冷,加上堅固的監獄圍牆和守衛,犯人幾乎無法逃出。建設者以為這是世界上最牢固的監獄,沒有犯人可以逃出。

但後來還是有幾名水性極好的犯人越過圍牆,遊過水域逃走了。這是世人的善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人的道即使再高,破壞者的能力還是超過它。據說後來的北支流監獄用了七道防護,至今還沒有犯人能夠成功越獄。這就是世人的善閉。但能夠防住人越獄,能夠防止蒼蠅嗎?能夠防住飛鳥嗎?當然不能。世人的善閉必然是有漏洞的。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河上公注:“善以道閉情慾、守精神者,不如門戶有關楗可得開”。世人的情慾是最難關閉的,任何門戶關楗都無法關閉,只有修道可以關閉世人的情慾。這就是善閉。世法都是有關楗的,既有關楗,必然可開,只有凝神抱一甚深禪定的妙法才是無關鍵的,故不可開。世人情慾最難關閉,從外面關閉就從裡面打開。

只有以道之妙法才能關閉人的情慾。

此句經文可以對治情慾,情慾發動於內,雖有關楗於內,世人目無所視,耳無所聞,但情慾從內開啟關楗,世人不得不屈服。不是世人不討厭情慾,而是世人雖距情慾於外,情慾從內發動,所以歸於失敗凝神抱一,氣定神閒,歸根則自然無慾。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這是第五妙法。約是繩子上打的結。世人要捆綁物件只有用繩子,因為繩子是最可靠的。母子連心,其中有繩子嗎?世界上還有比母子連心更牢固而不可解的妙法嗎?誰發明了這一個妙法,使人類代代相傳?這就是“善結而無繩約而不可解”的謎底之一。繩子捆子的是有形的是身體,而不能困住無形的心。要使人心互相聯繫在一起,不爭是第一根“繩子”。

但世人被另一根繩子牢牢的捆綁住了,就是情慾的繩子。這根繩子是無繩約而不可解世人被更無形的繩子捆綁很久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這根繩子。交通規則要求司機系安全帶,剛開始繫上就特別感到被捆綁的感覺,但時間久了,就不知道這根繩子的存在了。情慾就是如此。這是世人不可解的一根繩子,世人一旦驚醒,就會討厭這根繩子。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心靈最渴望的是自由,而不是繩子。但嗜慾這根繩子無法解開,只有迴歸本性才能解開。這樣我們面前有二根繩子,一根是嗜慾的繩子,世人想掙脫都掙脫不開,另一根是人與本性的繩子,這根繩子想建立起來做不到。

前一根繩子是捆綁人的繩子,後面這根繩子是人需要的救命之繩。

老子前章以樹與根為例說法,樹與根之間是必然的聯繫,只有歸根,樹才有生命。歸根的“繩子”必須抓緊不放,嗜慾的繩子必須切斷。修行就是抓緊歸根的繩子,這是“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這根救命之繩抓緊了,嗜慾之繩就容易切斷了。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現在嗜慾之繩捆綁的太牢了。網癮、毒癮是更厲害的繩子,把年輕人捆綁而不能自拔。任憑嗜慾發展,人的一生就毀了。老子這段話可以從正反二方面來解讀,才能找到人生的最好歸宿。此句經文要世人抓緊救命之繩,割斷捆綁之繩,從嗜慾中解脫出來。道法自然是最善的救世之繩約。

以上宣說救世濟人的五妙法(善法),但聖人的妙法不止五種,而是有無數種。如同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可救八萬四千中煩惱。老子五妙法也是針對五種根器之人,然世人根器遠不止五種,故妙法也遠不止五種。具體來說,善行對治好畋,善言對治好辯,善數對治好爭,善閉對治好色,善結對治好功。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經文: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此句經文正式宣告道德經的宗旨,就是“救人”,而且是“善救人”。不僅善救人,而且是常善救人。道法自然,歸根曰靜是救拔世人的妙法,亙古以來沒有這樣的妙法出現過。常字顯示無始以來,不是今天的妙法,“自古及今,其名不去”。(21C)常善救人的才是真聖人,口頭的聖人不是真聖人。

釋德清注:“是以聖人處世,無不可化之人。”普天之下,雖然失者芸芸,但以聖人的妙法,皆可救度。“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9C)二章經文對照起來,聖人救世濟人之意廣大無邊。惡人都是善人,因為可以轉化。凡夫都有見道的渴望,聖人有宣道的本懷。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是以故無棄人。是以二字證實聖人救度世人的妙法不止五種,五種妙法只是舉例而已。聖人救人不會放棄一個人,這是悲心之大常善救人是悲心之妙聖人救人之悲心即妙又大。

這使我們想起地藏菩薩的誓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此廣大的悲心是每一個人類文明的大宗師都共有的上德。佛教中曾經發生“一闡提”(斷善根者)是否能夠成佛的教義爭議。“一闡提”不能成佛是當時佛教界的共識,因為善根已斷。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東晉《大涅槃經》中印度傳來,中土只譯出上半部,道生法師研讀經意,提出“一闡提”也能夠成佛,一時觸動大部分佛教徒的信念,於是群起而攻之,道生被逐出僧團。道生只得到蘇州虎丘山

以石頭為聽眾說法,據說頑石紛紛點頭。後來曇無讖譯出《涅槃經》下半部,其中正有“一闡提”能夠成佛的教義。

那些當年把他逐出僧團的佛教界人士不得不佩服道生的睿智,“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故事不脛而走。這裡爭論的焦點是“一闡提”是否有佛性的佛教理論問題,成佛的依據是善人和惡人都有善根,“一闡提”善根已斷,傳統理論認為不能成佛。但道生認為“一闡提”佛性尚存,因此可以成佛。《涅槃經》後半部正是如此宣說。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故無棄人”一句經文,與一闡提能否成佛是同樣的理論問題。也許這二句太像佛經所說,以致宋晁說之等懷疑原文無此四句。晁說:“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四句獨得之河上公,諸本無有”。現在帛書出土有此四句,時代在劉邦稱帝之前。此時佛教尚未傳入中華。王弼早於道生近200年,河上公有說是西漢人,也有說後於王弼很久。

否定王弼本的這四句,就有可能更加坐實這四句老子真言是佛教思想滲入,這無疑會貶低老子思想的高度。現在帛書出土,為老子洗清了冤案。老子“故無棄人”一句,完全與佛教思想站在同樣的理論高度。但老子的時代要早於《涅槃經》很多年。中華和印度的智者都在探索濟世救人的理論依據,這是完全可以得到證實的。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慾無惑,則無棄人矣。”王弼注的很詳細,說明很重視老子“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二句經文。

聖人不會建立刑法來制裁人,不會推崇強者來貶斥能力有差距的人,一切依據萬物的本性而成就萬物,而不會自己造作,所以沒有棄人。善人惡人,其自然本性都是道生之,都有道性(河上公語),所以沒有人可以被拋棄。現在佛經比較普及,人們不感到老子的思想超越時代,但佛教沒有傳入中華的時代,這樣的思想是遠遠超出同時代的其他思想家的。後世關於道德經是陰謀論、愚民哲學的曲解不攻自破。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常善救物。釋德清注:“物,猶事也。”古代的物可以代表物體、事物、人物(物、事、人),上文既以說救人,此處肯定是指人之外的事和物。老子救人可以理解,為什麼要救物呢?物包括動物、植物、萬物。道德經以天地萬物對舉,此物是指人之外的萬物,不僅指有生命的動植物,還包括無生命的萬物。這個思想在莊子這裡很好理解。

莊子作《齊物論》,說“等生死而齊萬物”,“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莊子的思想很好的註釋了老子物的概念。老子對天地萬物的情懷是等同的,既然要救人,就必然要救物。救物是什麼概念?恢復萬物的本性,救人是恢復人的本性“道法自然”是善救人的真言,也是善救物的真言。莊子說鶴腿長野鴨腿短,不要試圖去截斷鶴的長腿,不要試圖去接長野鴨的短腿。這是救物的一個例子。

救物的核心思想正像王弼說的輔萬物自然。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還記載了海鳥的故事。魯國來了一隻巨大的海鳥,魯侯非常高興,就按世人最豐盛的太牢和最美妙的音樂招待海鳥,結果海鳥悲傷而死。莊子說,這是以“人養養鳥,”不是以“鳥養養鳥”,讓海鳥享受人喜歡的食物和音樂,海鳥怎麼會開心呢?世人一直在傷害萬物,不懂“輔萬物之自然

”,所以聖人必須救物。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故無棄物。救物的內容清楚了,此句經文就清楚了。萬物被人傷害太大了,這是老子“常善救物,故無棄人”思想的出發點。故無棄物,就是人不要傷害萬物,人要按萬物的自然(本性)來對待萬物。不然萬物就成為人的犧牲品。

這是老子最早提出的動物保護主義宣言。

老子道德經不僅濟世救人,而且還濟世就物(動物和萬物)。從這個觀點來看,後世的煉丹肯定不是老子主張的,而恰恰是老子反對的。因為煉丹也是對萬物的傷害。傷害萬物來延長人的壽命,老子也會極為慎重,犀牛角,虎骨都是老子所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是謂襲明。釋德清注:“如此應用,初無難者,不過襲其本明。襲,因襲。

”(《老子道德經解》61頁)按照道法自然的真言救人救物,並不困難,不過是因襲(依照)人和萬物的本明(那個真我而已)。救人救物不會離開人與萬物的本明,那個自然,這當然不會困難。鶴腿長就讓他腿長,野鴨腿短就讓它腿短,這有困難嗎?第16章說“知常曰明”,明就是對大道本身的認識。

襲明是老子的專門術語,解釋不過是有助於理解,但還是要獨自理解襲明,正像理解佛教的般若、涅槃,需要解釋,但還是要離開解釋。“是謂”一詞是對術語下定語,特別要重視。河上公注:“聖人善救人物,謂襲明,大道也。”聖人善救人善救物,之所以說是襲明,是跟隨大道。如果把襲明理解為借明,似乎更確切一些。借人的本明來救人,借萬物的本明來救物。人的本明是內明心萬物的本明是萬物之理。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經文文意很簡單: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善人成為不善人的老師,這很好理解。但不善人也有價值,可以警醒善人,鞭策自己。世人都陶醉在莊子的汪洋自恣的文章裡,這裡看出老子文章同樣精彩絕倫。

但即使老子文章妙筆生花,也應該沉浸在其哲理中,而不能耽著於文筆華美。老子前面講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這裡就看到老子是怎麼做到故無棄人的。讓善人成為不善人的老師,讓不善人成為善人的鏡子。老子的智慧和胸懷實在令人敬佩,這是隻有大宗師才有的智慧和胸懷。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善人者。把人分為善人和惡人是文明的甦醒,基督教把人分為罪人和義人。

希伯來人把每個人都看成是罪人,但這個罪是原罪,是祖上從基因裡帶來的,可以稱為基因罪。義人來到世界上以後雖然沒有犯罪,但不可忘記自己的基因罪。

這一思想是不同尋常的,擊中了人的心靈深處。善人反觀自己,難道沒有生起過惡的念頭?捫心自問,任何善人都不敢如此說,如果有人這樣說了,也必然是打妄語,被他人嘲笑。坦承自己曾經生起過惡念,這是成為善人的第一步,誠實是一種美德,《中庸》把“誠”作為立身之本。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不誠實的人絕對不可能自我完善,父母教育孩子第一條準則就是不能講假話,講假話就是不誠實,就毀了一輩子。小孩一旦從講假話中得到了好處,把講假話當做一種態度,那父母該擔憂了。講假話是對自我生命的扼殺,自己從此不敢再面對自己了。

善人是敢於面對自己的,問心無愧是內心的基本準則。一旦失去了問心無愧的基本準則,說謊成為習慣,這個人必然會自暴自棄。父母知道孩子最可怕的是自暴自棄,不敢面對自己,這樣的孩子就不可救藥了。老子這裡順應世人,把人分為善人和惡人,但老子看出了這種善人和惡人的二分法雖然有益,但存在巨大的隱患。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不善人之師。道德經中把惡人稱為不善人,當時的“惡”大部分是“醜”的意思,到孟子時代“惡”才更多作為“罪惡”的含義。“惡”的造字是從鱷魚而來,悪就是鱷魚張開血盆大口的樣子。鱷魚的血盆大口非常醜陋和恐怖,惡具有醜陋和罪惡二重含義。驚愕之愕與鱷魚之鱷造型相同,見到鱷魚的反應就是驚愕。“不善人”的稱名說明道德經的年代很古老,早在孟子的人性善惡之爭出現以前。人性善惡之爭,說明惡已經與善相對,道德經中是美惡對舉,善不善對舉(只有一處“善惡”對舉--21C)。

但老子是否對不善人的稱呼另有深意呢?這需要考慮。老子的玄同哲學中,人具有道性,因此老子只把惡人看為不善人,即失去了善的人。既然是失去了善的人,那善還可以重新獲得。如果稱為惡人,有一棍子打死的意蘊,老子極不願意這樣看。

把惡人稱為不善人是也可以看作老子的慈悲。學人稱名惡人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老子的不善人,即可以轉化的善人,有道性的人。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此二句經文把善人和不善人對舉是不得已的,一是必須這樣區分,但必須記住這樣的區分是暫時的,一旦進入深思維就不可以這樣區分,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同樣“以道觀之,人無善惡”人有善惡是現實地(俗諦),人無善惡是究竟地(真諦)。老子的不善人含義就是如此。二句經文的“師”說明善人不善人是同源的,可以感化的。切忌把善人和不善人看做不同源的,不可以感化的,認為只有用嚴刑懲治才能達到目的。

這裡可以看出韓非法家學說的狡詐。韓非為了自己飛黃騰達,研究如何說動君王而一步登天花費了畢生精力,得出的是與老子思想完全相反的哲學。法家學說認為人性本惡,只有用嚴刑峻法才能保護國君的利益,這就是法家思想的出發點韓非研究道德經的目的在此。韓非知道老子思想太深奧,世人無法讀懂,自己可以利用老子思想的知名度,斷章取義為自己的學說作背書。韓非子想一步登天,實現自己個人的野心,獲得人間最大的現實利益,曲解老子哲學思想。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此二句經文就是最好的反駁。老子知道後世必然會有狡詐之徒如韓非者,把善人和惡人絕對分開,而且最後完全否定善人的存在,把人都看成惡人。老子要修道士辨別韓非此類的“智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十九章),棄絕韓非這樣的“智者”。

二句經文所含有的善人和惡人的轉化思想是最珍貴的,惡人在淺思維中被慾望和利益捆綁了,不可能轉化,但在深思維中,世人沒有被慾望和利益捆綁,完全可以轉化。轉化是《道德經》的主旨,應該抬高轉化的文化力量而不是提高懲治的力量,這就是《易經·賁卦》“天下文明”的妙理。

二句經文對孟子時代開啟的性善論和性惡論的對峙可以作一個對比,對荀子韓非李斯的嚴刑峻法是有力的告誡。中華極其豐富,這二句經文代表了華夏文明的生命力。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避免說出惡人這個詞,極不情願說出不善人這個詞。世人認為善人有價值,惡人沒有價值,老子告誡人們,善人固然有極大的價值,但惡人同樣有極大的價值。

舉例來說,善人可以成為惡人的老師,讓惡人向善人學習,得到激勵,從而轉化為善人但惡人也可以成為善人的鏡子,照出自己的不足,使善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

。從惡人的鏡子中,善人會得到啟示:人生修行不進則退,如同逆水行舟,必須時刻努力向上。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自己雖然以善人為榮,難道自己是全德之人,沒有缺點?不是,善人不是全德之人,自己身上保留了很多缺點,一旦拿惡人這面鏡子一照,就發現自己離惡人只是一步之遙。一方面自己應該慶幸,沒有與惡人為伍。但同時應該倒吸一口冷氣,

原來自己離惡人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稍微放鬆,自己就會成為那個惡人。

這就是“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這個“資”用的極妙,資是資產,財富,資本,依靠惡人是善人的資產和財富,世人沒有想到這一層。老子的意思是,因為以惡人作鏡子,自己就會警醒,這不是財富和資產嗎?這是比較表面的意思。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資,取也。善人以善濟不善,以善棄不善也。”善人用自己的善來幫助不善人,使其拋棄不善。王弼看到了老子思想的精深處。這是更深刻的第二層意思。河上公注:“人行不善,聖人猶教導使為善。”使不善人成為善人是聖人的天責,而且從道性看是完全可能的。

就是回應世人對善人和惡人的絕對二分法,這種絕對二分法被世人認為是完全合理的,但老子從天人合一、天道合一、萬物玄同的視野看到世人的誤解。歸根曰靜,善人和惡人從根上看都是陰陽二氣交通成和而出生,所以道性完全相同。從根上看,善人和惡人是同一個人,任何惡人都可以轉化為善人。一旦歸根入靜,惡人都逆轉為善人,善人則成為聖人。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道性”(河上公語)是老子思想最深刻的哲學。人性善惡的爭論十分激烈,一直延續幾千年。但對於道性(佛教稱為佛性)的開啟使人性的善惡爭論走向了更明確的方向。法家把懲治作為主要手段是否定了道性的存在,使人間越來越對立,走向了老子思想的反面。韓非拿起人性善惡爭論為由,得出人性惡的現實地(俗諦)結論,迷惑了世人,以為人性惡是不言而喻的,不可改變的。

於是為自己仕途發展找到捷徑。韓非研究老子思想,實際上是老子思想的大罪人。韓非不僅曲解老子思想為自己的嚴刑峻法思想作背書,而且汙染了老子思想,使後世人產生極大誤解。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思想受到法家和俗儒的曲解,對後世人有很大的誤導,這段經文啟示了“道性”的存在,“道性”超越人性,善人和不善人都是具有從天地之始以來的道性道性正是“道生之,德蓄之”的道生萬物思想的必然結果。韓非沒有能力理解道性,展示了人性的自私,學人不可不辨析。

不貴其師,

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此段經文貫徹第三段經文善人和不善人之間“師資”關係的述說。世人看到世間有人行善,有人作惡,就把善人和不善人嚴格區分,恨不得把不善人驅逐出這個世界,如同古代把犯人流放到邊緣地區一樣。老子對此表示理解,但又宣說了甚深之法,不必把不善人驅逐出這個世界,以善人為師,以不善人為資,就地轉化,這才是深思維的觀察。世人只有淺思維,對自己的深思維沒有開啟,只能“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此處“貴”和“愛”極為重要。對不善人要愛,這是博愛精神的直接宣告。老子經常以貴和愛作為意義相近的尊貴用語,第13章“貴以身為天下”和“愛以身為天下”就是這樣。要把善人當做身體一樣來珍惜,把不善人當做身體一樣來珍愛。不善人要把善人當做自己的身體,善人要把不善人當做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自他平等,利他主義。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雖智大迷。此句可以讀出老子對於“智”的看法。這個智和第三章的“智者”都是世人的俗智,世俗人的智,以釋區別,聖人之智稱為大智,或者直接稱為“愚人”。老子用詞一直與世俗分開,避免與世俗用詞混淆。此句更可以證明第18章絕聖棄智的含義,那些刪除“絕聖棄智”的註釋家不至於把此段也刪除吧。

韓非讀到此句經文背後是否冒出了冷汗,這不是針對韓非這樣的人間“智者”說的嗎?把這樣的人間智者稱為假智者更可以理解。大迷二字則是棒喝了,人間不需要這樣的假智者,他們自己的歸宿都還迷惑,怎麼能充當世間的引路人呢?假智者會把世人引上爭鬥之路,這是一條人類文明的不歸路。這就是大迷。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是謂要妙。河上公注:“能通此意,是為知微妙要道也。”人皆具有道性,善人具有道性,不善人也具有道性,所以善人和不善人都值得珍愛,最後轉化為心地清淨的全德之人。釋德清注:“斯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是為要妙”,轉化善人和不善人為全德之人的正果,這是最神奇的,這被稱為要妙

要妙者,既要且妙,妙中之妙,神奇之妙。能夠把不善人轉化為善人,把善人進一步提升全德之人,到達人生正果,這不是妙中之妙嗎?此要妙與五善對應,善法就是妙法,妙法就是善法。大宗師濟世救人,只有依靠善法,善法就是最妙之法,要妙之法。

《道德經》二十七章精解及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宣說濟世救人的五大善法,

偉大的證悟者是文明的引領者,

看到世人失去了本性而陷入爭鬥困境,

不僅生起極大的悲心。

濟世救人是道者的本懷,

他知道只有妙法才能令惡人生起一顆善心。

世間的勸善格言都無濟於事,

因為惡人的心已經剛硬,

只有讓他們恢復本有的玄照妙心,

惡人才可以逆轉為善人,

這就是證悟者的妙法。

大部分人哀嘆世人的惡根深蒂固,

已經不可救藥,

證悟者告訴哀嘆者,

善人和不善人都是道所生,

他們具有同樣的道性,

因此不善人都可逆轉為善人。

要使不善人生起一顆善心,

只有妙法才可能實現。

世人行走必定留下足跡,

但善行者卻沒有絲毫的足跡。

你看見岩羊能夠在陡峭的山岩上奔馳,

身材矯健,如履平地。

岩羊是善行者,

但岩羊還需踩在岩石上,

不是最好的善行者。

鳥是更好的善行者,

它們從北極飛往南極,

跋涉幾千公里,

沒有留下一點足跡,

但鳥最後還會降落在地上,

還不是最好的善行者。

風是更好的善行者,

來無影去無蹤,

不留下一點足跡。

證悟者向善行者學習,

一定能夠讓不善人生起一顆善心。

世人言語謹慎,

但還是會留下瑕疵,

勸人為善更是遭人恥笑,

只有不言之教,

才毫無瑕疵,

這是真正的善言,

讓惡人心中自己契悟,

最後生起一顆如意寶般的善心。

你看見神巫能夠預卜未來,

算出他人的生死禍福,

甚至可以精確到某年某月某日。

但他們也有失算的時候,

只有深入甚深禪定的證悟者,

以玄照妙心觀照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

從來不會失算,

因為他們已經獲得大光明的無上智慧,

他們的心像鏡子一樣明亮。

證悟者知道世人雖然惡跡斑斑,

但內心都有見道的渴望,

想獲得解脫的願心沒有熄滅。

世人為了防止外賊偷盜,

用牢固的關楗從裡面固定大門。

但他們無法防止家賊從內部把門打開。

世人的情慾就是家賊,

從世人的心裡打開慾望的大門,

令人防不勝防。

但甚深禪定的無上教法,

讓世人的心迴歸寂靜,

情慾隨之不生。

世人總想把物件用繩子困住,

不讓物件分離。

但你看見母子連心,

從來沒有繩子繩子,

這是道的妙法,

不用繩子就把母子僅僅連在一起,

這是讓母親生起對孩子的母愛,

讓孩子生起孝心。

讓惡人生起一顆無偽的善心,

只有證悟者的心法才是妙法。

所以亙古以來聖人善於救人,

不會放棄一個惡人,

聖人善於救物,

讓萬物恢復自己的本性,

各自安住在自己的本位上,

所以沒有棄物。

這就是因循萬物本具的內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

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鑑,

善人看見不善人的墮落就引以為戒,

不使自己蛻變為不善人。

如果善人發起精進修行的大願,

讓每一個不善人生起一顆無偽的善心,

他們就能轉凡成聖。

不珍惜自己難得的老師,

不愛惜自己難得的資糧,

雖然外表顯得有智慧,

實際上他們是大迷之人,

這是修行的關要。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