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前言

邁克爾-喬丹

是NBA歷史上當最閃耀的明星,他的職業生涯紀錄片《最後一舞》在近段時間迎來播出,並受到了全球廣大籃球愛好者們的喜愛與支持,在疫情當下儼然成為了籃球迷們在家中翹首以盼、坐等更新的超人氣“美劇”之一。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4月27日,《最後一舞》紀錄片分別更新了第三集與第四集,主要講述了邁克爾-喬丹從季後賽失利到職業生涯首冠的心路歷程,記錄了喬丹領銜的芝加哥公牛隊與東部的“壞孩子軍團”底特律活塞隊長達數年的恩怨糾紛。這支球風強硬甚至魯莽的活塞無疑是籃球之神職業生涯面對過的最大挑戰之一,他們也是NBA歷史上一支風格迥異、特立獨行的球隊,在NBA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扮演著聯盟最大攪局者的角色。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一波三折的城市發展,底特律在近代經歷了什麼

與活塞隊一樣,底特律這座城市的近代發展在美國的城市發展中也是一個十足的“另類”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底特律(Detroit),這座建立於1815年的城市是美國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作為一個港口城市,它位處美國的東北部與加拿大溫莎以北的地方,沿岸的底特律河為這座城市提供著生命的源泉,經過長期的人口喬遷與地區經濟文化發展,這裡逐漸成為世界傳統汽車中心與音樂之都,“汽車城”的名號由此而來。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底特律的發展貫穿著整個美國的近代史,它的名字誕生於1760年英法戰爭時期,英國軍隊為了控制地區將當地地名簡化為底特律,在經歷部落暴動與英法戰爭後,這片土地於1796年加入了美利堅合眾國,在隨後的1812年1814第二次美英戰爭中,底特律曾在圍攻戰中遭到英國的短期控制,不過隨後美國在1813年奪回所有權,並在1815年完成建市

由於位處邊境,這裡成為了美國內戰時期重要的地下鐵路驛站,同時成千上萬的底特律人志願參加到了戰爭中,由喬治-阿姆斯特朗率領的底特律軍隊因為作戰勇猛被稱為“狼獾”。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戰爭之後,底特律因為其五大湖水路的重要戰略地位成為了地區的交通樞紐,在航運、船造業與製造工業的發展下,底特律的城市發展重心開始向工業偏移,他們在18世紀末建造了大量的“鍍金時代”建築,因此有著“美國巴黎”的美稱。

亨利-福特在這片土地造出了第一輛汽車,在他與自己公司的同伴們共同努力之下,福特汽車開始得到批量生產與下線,底特律也逐漸成為世界汽車工業之都。同時,工業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職位的需求,在20世紀上半葉這裡的人口數量開始急劇增長。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世界大戰時期,底特律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工業實力成為了“民主的兵工廠”,工業在戰爭下得到進一步發展,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戰爭結束、種族問題的出現,他們在1960、1970年代出現了衰退,南方的非裔美國人不斷湧入城市,美國白人大量逃離,城市東南部出現大量建築被遺棄的現象,許多工作崗位也出現了較大缺口。隨後當地的工業支柱汽車業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下遭到了重創,日本與歐洲國家的汽車業發展對傳統的底特律汽車業發起了挑戰,工作崗位的減少促使了當地犯罪率的上升,在毒品的大規模流動下,許多廢棄的房屋成為了吸毒者的地盤,政府不得不將它們夷為平地。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80年代的經濟危機無疑讓底特律重工業製造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城市在種族矛盾激化與貧富差距增加的情況下,開始走向下坡路,汽車製造業的優勢也隨著各國的競爭對手更快的發展而受到了影響嚴重的衝。2009年,作為底特律支柱產業的汽車製造業隨金融危機爆發而崩塌,2013年12月,底特律正式宣佈破產,成為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市政府。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2014年12月11日,底特律市政府正式宣佈脫離破產地位,城市財政由聯邦政府重新轉交給底特律市政府,底特律開始了漫長的重建之路,至今這裡仍然是全美最貧窮的大城市之一社會基礎設施的薄弱與不計其數的廢棄建築讓汽車城變成了“鬼城”,不過這座經歷破產的頑強城市仍然有著重回高光的機會,當地的汽車工業、體育業與人文藝術正在近年來逐步得到回蘇,並刺激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底特律活塞隊的前世今生

成立於1941年的底特律活塞隊是一支屬於美國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職業籃球隊,在1948年便加盟了NBA,有著悠久的球隊歷史是美國男籃職業聯賽東部聯盟中部賽區的一部分

球隊曾經在1954-1956兩個賽季殺進總決賽,但都遺憾錯失了總冠軍獎盃,成為了活塞隊史一處刻骨銘心的傷疤,在

1957年球隊喬遷至底特律,並更名為底特律活塞隊。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隨後的日子裡,活塞隊起起伏伏,並在70年代末跟隨城市發展一樣跌入谷底,在1979-80賽季活塞隊的常規賽戰績僅為16勝66負,這個戰績是當賽季聯盟中最差,也是球隊歷史上的最差紀錄

。不過好在事情總有轉機,他們在1981年的選秀大會上以二號榜眼籤選中了“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這是活塞隊史的一次重要選擇,在此之後,托馬斯帶領著球隊開始走向復甦之路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80年代初,活塞通過交易獲得了許多優質的球員,比如

維尼-約翰遜、比爾-蘭比爾等人,不過由於缺少足夠的板凳深度,球隊的戰績進步速度緩慢,總體實力欠佳。

1983-1988年,球隊逐漸在季後賽的舞臺展露頭角,並持續進步。

1983-84賽季,活塞重返季後賽,由於經驗不足,未能在首輪跨過紐約尼克斯的防守。

1984-85賽季,伊塞亞-托馬斯以創紀錄般的13.9個場均助攻榮膺當賽季助攻王,活塞隊在常規賽結束後以聯盟第二位的身份闖入季後賽。在首輪他們將布魯克林網隊橫掃出局,但在與波士頓凱爾特人大戰六個回合遺憾出局。

1985年選秀大會上,活塞隊選中了得分後衛喬-杜馬斯確立了球隊未來奪冠的鐵三角。1985-86賽季,伊塞亞·托馬斯第二次榮獲全明星MVP的榮譽,而底特律活塞隊在季後賽中1-3不敵亞特蘭大老鷹隊。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1986-87賽季活塞隊開始強調並增加防守強度與身體對抗,並憑藉場上的兇橫表現被外界稱作“壞孩子軍團”,球隊開始進入輝煌期,不過他們在當年4-2不敵凱爾特人,無緣總決賽

1987-1988賽季,活塞隊以54勝28負的戰績歷史首次獲得中部地區的冠軍,進入季後賽活塞先後擊敗華盛頓奇才隊、芝加哥公牛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殺入總決賽,但是2-4敗給瞭如日中天的洛杉磯湖人,再次錯失總冠軍。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1988-89賽季,常規賽活塞火力全開,以隊史最佳戰績的63勝宣告著對冠軍的渴望,他們在季後賽前兩輪橫掃凱爾特人隊與雄鹿隊,並在東部決賽與擁有著喬丹的芝加哥公牛大戰六輪晉級決賽,他們在比賽中使用了“喬丹法則”很好地限制了籃球之神,並找到了擊敗對手的辦法,總決賽上他們輕鬆地橫掃了湖人隊,成為了當賽季的冠軍,在17場季後賽裡,活塞平均只讓對手得92.9分,是NBA歷史上自1954-55賽季實行24秒進攻法則來最少的一次場均27.3分6個助攻的喬-杜馬斯當選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在隨後的賽季裡,他們成功衛冕了總冠軍,伊塞亞-托馬斯當選了FMVP,不過在衝擊三連冠的過程中,活塞隊在東部決賽被喬丹復仇,遭遇橫掃出局,在隨後的幾個賽季裡,他們沒有能夠達到之前的高度,隨著1997-98賽季隊中的喬·杜馬斯宣佈退役,標誌了底特律活塞隊的一段歷史的最終落幕。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直到2003-04賽季,活塞隊打造出了以本·華萊士、拉希德·華萊士、漢密爾頓、比盧普斯、普林斯等“活塞五虎”為主的“新壞孩子軍團”,他們在當賽季所有人不看好的情況下在季後賽連克強大的對手,並在總決賽上以4-1的絕對優勢擊敗了星光璀璨的湖人隊,時隔14年憑藉活塞五虎的整體實力,活塞再度捧杯,但他們在下一個賽季中被馬刺終結,未能衛冕。

歷史|輝煌與低谷中的野蠻生長,底特律與活塞隊的重建之路

2006-2008賽季,活塞先後在東部決賽不敵勒布朗-詹姆斯率領的騎士以及綠軍三巨頭,整支球隊雖然保持了原班人馬但卻最終沒能更進一步,隨著活塞五虎的相繼離開,這支活塞的戰績瞬間下滑至谷底,開始在季後賽中銷聲匿跡,他們的重建道路進展的並不順利,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徘徊在季後賽之外。

重建的球隊與城市

底特律與活塞隊目前都處於“重建期”,作為美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與重工業發展中心,底特律目前的城市綜合地位在美國的大城市行列中僅僅排名末位,這與有著數次冠軍經歷如今深陷重建泥沼的活塞隊不謀而合。城市與球隊的重建正在同時進行著,底特律人始終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一天他們能重拾曾經的輝煌與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