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蘋果樹 結滿“脫貧果”

栽好蘋果樹 結滿“脫貧果”

慶新果業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正在對蘋果進行裝箱。(高翔 攝)

“最近每天線上訂單6000至7000個,銷售高峰的時候最多可以達到14000單,銷售額150萬左右。”甘肅省慶陽市慶新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守業說。

慶新果業有限公司是慶陽市一家從事果品收購、貯藏、分檢、批發、銷售,鮮果出口等業務的民營企業。從2004年成立至今,慶新果業有限公司已發展形成了電子商務、慶新莊園、千畝梨園基地三個經營實體,總資產達1億多元。

“我們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模式發展壯大自身,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李守業介紹,慶新果業有限公司對貧困戶果農的蘋果進行訂單收貯,並減半收取貯藏費, 保證了果農收益。公司還與貧困戶、殘疾戶簽訂蘋果銷售儲存讓利合同,帶動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慶新果業有限公司發展壯大,依靠的是慶陽市蘋果產業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慶陽市蘋果種植面積超百萬畝,經營超過千畝的大型農業公司近20家,年產量達90萬噸。在慶陽260多萬人口中,從事蘋果及相關產業的就業人數就達幾十萬。

在慶陽市寧縣,當地2014年招商引進海升集團蘋果產業鏈發展模式,開始發展以“三高五化”為主要特點的“海升蘋果”,帶動全縣先後發展“海升模式”蘋果10萬畝。通過多年努力,目前,“海升模式”已帶動全縣發展蘋果45萬畝,年人均蘋果收入2727元,現有蘋果栽植、貯藏、加工、營銷企業(合作社) 180個,形成了“寧州”“清谷田園”等6個產地商標,完成綠色、出口、3A、有機、GAP等認證面積15.3萬畝。

“我們正在組織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建設西部蘋果國際商貿港、4萬噸氣調庫及果品分揀包裝生產線、水泥立架廠、果業大數據、蘋果質量追溯、電商信息、科技培訓、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項目,逐步形成生產、貯藏、批發、運輸、電商、旅遊等蘋果全產業鏈開發集群。”寧縣果業局局長範紅年說。

慶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盧小亨介紹,慶陽地處北緯35—37度、海拔1100-1700米的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業區,優質蘋果的7項主要生態指標和6項輔助性指標,慶陽都可以滿足。2019年,慶陽蘋果作為甘肅“十大綠色甘味”入選農業農村部首次認定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慶陽市依靠產業脫貧人數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特色產業佈局,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不斷培育龍頭企業,鞏固好脫貧成果。” 盧小亨說。

來源:人民網慶陽;作者:高翔;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