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纵观整个甲A十年时期,本土射手基本上能和外援平分秋色。虽然那时候外援水平不能和中超时期相比,但现在的本土射手没有跟上联赛水平步伐是事实。中超时代“土炮”被“洋枪”远远甩在了身后,进入射手榜前十位都逐渐成了本土球员的奢望,2019赛季本土射手更是无人进入。【 】


金靴之争:射手王几乎成为外援囊中物。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历年中超金靴外援占据8成

李金羽,中超2006和2007赛季射手王(甲A时代2002赛季射手王),横跨甲A和中超两个时代的金靴,第二位3次登顶中国顶级联赛射手榜的球员(第一位是郝海东)。其中2006赛季攻进26粒进球,进球数量和效率都非常高,这是大羽最为巅峰的时刻。大羽过后10来年时间,中超金靴都被外援垄断。

武磊,中超2018赛季射手王,离上一次中国本土球员夺得金靴已过去11年,这次登顶为本土球员挣回了些许颜面。武磊在2013赛季至2017赛季一直表现不俗,是连续5届本土进球最多的球员,其中三次夺得了联赛铜靴。可以说自2013赛季之后本土射手进入了“武磊时代”,如果他能再为国家队多进球,将在中国足球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三夺金靴,弯弓少年李金羽

在已进行的16个中超赛季中,13个赛季金靴都被外援获得,占据了8成份额,其中埃尔克森(未归化前)和扎哈维分别两次登顶。

前十榜单:外援唱主角,本土射手成背景。

当然,只看金靴一项不足以说明本土射手实力问题,毕竟每个赛季基本只有一个名额。把数据范围再放大一些,看看本土射手的表现能否扳回一点优势。总共16个赛季的射手榜前十排名中,本土射手和外援之间的较量结果一目了然。(前十标准:最后一名进球数相同的射手都计算在内,所以每个赛季会出现不止10人上榜的情况。)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超初期双方处于缠斗之势,外援后来逐渐占据上风,最终获得了压倒性优势。

2004-2007赛季,本土射手和外援之间算得上平分秋色,本土射手还稍微占了一丝上风。

2008-2010赛季,外援在射手榜前十的人数逐渐上升,反超本土射手。

2011-2018赛季,本土射手被全面压制,其中5个赛季只有1人入围前十。

2019赛季,武磊远走西甲后,射手榜前十中本土射手已全军覆没。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武磊离开后,中超射手榜成了外援天下

中超的颁奖典礼上,曾出现过“本土最佳射手”的奖项,虽然有些像安慰鼓励奖,但终归还是有球员进入了前十榜单。2018赛季及之后这个奖项没有了,2018年武磊获得中超金靴,颁这个奖已毫无意义。2019年本土射手奖项也没出现在颁奖盛典上,估计是本土射手连前十都没能进入,再颁这个奖项只会惹来笑话。

原因:身价与实力上的差距,本土射手全面沦陷。

这张图中有两点注意:不把归化球员不计算在内,不归属于任何一方阵容;参考国际上权威网站的球员身价信息,不采用中超各俱乐部之间的转会价格,因为这方面中超和国际还未接轨。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外援身价,一人吊打一队本土球员

中超外援身价前十最后一名奥古斯托,一人身价吊打本土球员前十位总和。各家俱乐部花大价钱买来外援,总不可能做摆设,一两场发挥不好就多给几场机会。大多数本土球员就受不到这么好的待遇,上场机会和时间不能和外援比。除了上场时间,开火权至关重要,大牌外援几乎拥有无限开火权,本土球员当绿叶的时候较多。

除了身价因素外,中外球员的实力差距是最重要的原因。现在来到中超的外援基本上都是成名人物,经历了五大联赛、欧洲杯、世界杯等大赛的洗礼,本身的实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除了身价前十的外援,佩莱、哈姆西克、费莱尼……一长串响亮的名字都在中超赛场上,本土球员无论从名气和实力上相比都不在一个档次。有人说,中超的外援配备可以说碾压亚洲各国,但本土球员却被很多亚洲国家碾压。

武磊之后,谁能为本土射手撑起颜面?

意大利国脚佩莱


目前在中超能打上主力的本土正印射手,恒大双子座韦世豪、杨立瑜,国安双星张玉宁、王子铭,以及段刘煜、黄紫昌等都还年轻,有潜力和时间来磨砺,但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现在还不得而知。或许今后一段时期的中超赛场上,只能靠他们来撑起本土射手的颜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