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縱觀整個甲A十年時期,本土射手基本上能和外援平分秋色。雖然那時候外援水平不能和中超時期相比,但現在的本土射手沒有跟上聯賽水平步伐是事實。中超時代“土炮”被“洋槍”遠遠甩在了身後,進入射手榜前十位都逐漸成了本土球員的奢望,2019賽季本土射手更是無人進入。【 】


金靴之爭:射手王幾乎成為外援囊中物。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歷年中超金靴外援佔據8成

李金羽,中超2006和2007賽季射手王(甲A時代2002賽季射手王),橫跨甲A和中超兩個時代的金靴,第二位3次登頂中國頂級聯賽射手榜的球員(第一位是郝海東)。其中2006賽季攻進26粒進球,進球數量和效率都非常高,這是大羽最為巔峰的時刻。大羽過後10來年時間,中超金靴都被外援壟斷。

武磊,中超2018賽季射手王,離上一次中國本土球員奪得金靴已過去11年,這次登頂為本土球員掙回了些許顏面。武磊在2013賽季至2017賽季一直表現不俗,是連續5屆本土進球最多的球員,其中三次奪得了聯賽銅靴。可以說自2013賽季之後本土射手進入了“武磊時代”,如果他能再為國家隊多進球,將在中國足球史上佔據重要位置。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三奪金靴,彎弓少年李金羽

在已進行的16箇中超賽季中,13個賽季金靴都被外援獲得,佔據了8成份額,其中埃爾克森(未歸化前)和扎哈維分別兩次登頂。

前十榜單:外援唱主角,本土射手成背景。

當然,只看金靴一項不足以說明本土射手實力問題,畢竟每個賽季基本只有一個名額。把數據範圍再放大一些,看看本土射手的表現能否扳回一點優勢。總共16個賽季的射手榜前十排名中,本土射手和外援之間的較量結果一目瞭然。(前十標準:最後一名進球數相同的射手都計算在內,所以每個賽季會出現不止10人上榜的情況。)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從圖中可以看出:中超初期雙方處於纏鬥之勢,外援後來逐漸佔據上風,最終獲得了壓倒性優勢。

2004-2007賽季,本土射手和外援之間算得上平分秋色,本土射手還稍微佔了一絲上風。

2008-2010賽季,外援在射手榜前十的人數逐漸上升,反超本土射手。

2011-2018賽季,本土射手被全面壓制,其中5個賽季只有1人入圍前十。

2019賽季,武磊遠走西甲後,射手榜前十中本土射手已全軍覆沒。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武磊離開後,中超射手榜成了外援天下

中超的頒獎典禮上,曾出現過“本土最佳射手”的獎項,雖然有些像安慰鼓勵獎,但終歸還是有球員進入了前十榜單。2018賽季及之後這個獎項沒有了,2018年武磊獲得中超金靴,頒這個獎已毫無意義。2019年本土射手獎項也沒出現在頒獎盛典上,估計是本土射手連前十都沒能進入,再頒這個獎項只會惹來笑話。

原因:身價與實力上的差距,本土射手全面淪陷。

這張圖中有兩點注意:不把歸化球員不計算在內,不歸屬於任何一方陣容;參考國際上權威網站的球員身價信息,不採用中超各俱樂部之間的轉會價格,因為這方面中超和國際還未接軌。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外援身價,一人吊打一隊本土球員

中超外援身價前十最後一名奧古斯托,一人身價吊打本土球員前十位總和。各傢俱樂部花大價錢買來外援,總不可能做擺設,一兩場發揮不好就多給幾場機會。大多數本土球員就受不到這麼好的待遇,上場機會和時間不能和外援比。除了上場時間,開火權至關重要,大牌外援幾乎擁有無限開火權,本土球員當綠葉的時候較多。

除了身價因素外,中外球員的實力差距是最重要的原因。現在來到中超的外援基本上都是成名人物,經歷了五大聯賽、歐洲盃、世界盃等大賽的洗禮,本身的實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除了身價前十的外援,佩萊、哈姆西克、費萊尼……一長串響亮的名字都在中超賽場上,本土球員無論從名氣和實力上相比都不在一個檔次。有人說,中超的外援配備可以說碾壓亞洲各國,但本土球員卻被很多亞洲國家碾壓。

武磊之後,誰能為本土射手撐起顏面?

意大利國腳佩萊


目前在中超能打上主力的本土正印射手,恆大雙子座韋世豪、楊立瑜,國安雙星張玉寧、王子銘,以及段劉煜、黃紫昌等都還年輕,有潛力和時間來磨礪,但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現在還不得而知。或許今後一段時期的中超賽場上,只能靠他們來撐起本土射手的顏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