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甘肃经济网庆阳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华东)庆城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四个不摘”原则,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保持定力攻难关。庆城县各级帮扶单位严格落实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和“双组长”制,做到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工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大的责任,逐级细化攻坚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对“三类”贫困困难人口进行挂牌作战,协调落实工作措施;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等重点工作实行挂牌作战,落实行业扶贫措施;对“三类”贫困困难人口实行双帮扶制,在原有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负责人、包村负责人开展一对一帮扶,逐户落实脱贫措施。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紧盯目标抓落实。今年,庆城县完成财政涉农资金整合1.45亿元,其中已安排扶贫资金1.09亿元,实施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教育扶贫、安全饮水提升、村组道路硬化等扶贫项目24个,完成资金支出5417万元。按照“四类分类法”,全县新增边缘户“一户一策”498份,完善贫困户“一户一策”11155份。对照国务院扶贫办135项数据清洗规则清单,协调公安、人社、教育、残联等部门,对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的229条建档立卡问题数据进行了核实,对36条问题数据进行了修改,实现了户籍、教育、医疗、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信息的有效对接。

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凝聚合力补短板。从2月10日开始,全县154名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开展工作,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冲刺清零排查等相关工作。目前,已协调争取天津市南开区落实帮扶资金3580万元,援建的2个“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4人。还借助“甘货进津”平台,大力推介“庆州壹品”品牌,销售苹果、小杂粮、黄花菜等农特产品46万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坚持摘帽不摘监管,着眼长远求实效。在“3+1”冲刺清零工作中,庆城县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完成4所寄宿制学校和1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任务;完善农村住房安全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排查鉴定因灾和自然新增危房,6月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不断加强乡村医疗机构建设,贫困人口慢性“四病”患者有效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结合“5+1”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畜禽、苹果、饲草、中药材、瓜菜等优势产业,配套发展“五小”产业,创建62个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持续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在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和省上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提升了脱贫攻坚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