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餐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新风尚

聚餐、合餐的饮食方式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极大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如果不用公勺公筷,一道菜品在食用过程中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染池。餐桌上如果有一个人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这个患者夹菜时就会将唾液带入菜品中,其他食用这道菜品的人就会增加传染疾病的概率。

文明就餐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新风尚

在公共聚餐时,建议在每一道菜品旁边放一双公筷,在汤旁边放一个公勺,每个人都用公筷和公勺把食物盛到自己的餐盘里就餐,这样能大大减少传染病传播的可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而言,使用公筷和公勺是文明用餐的行为,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传播和暴发,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他人。

文明就餐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新风尚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风险。同时,如果就餐者口腔、胃等消化道黏膜出现破溃,合餐时易增加感染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非消化道传播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文明就餐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新风尚

餐桌举止无小事,处处见文明。推动就餐移风易俗,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良好习惯,切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谨防病从口入,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文明就餐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新风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