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服役


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服役

2020年4月24日,美國海軍從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造船廠接收了一艘全新的阿利·伯克級(Arleigh Burke-class)導彈驅逐艦“Delbert D. Black”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

阿利·伯克級 (Arleigh Burke-class destroyer)是美國海軍一型配備了“宙斯盾”作戰系統和AN/SPY-1 3D相控陣雷達的導彈驅逐艦(DDGS)。該級艦以美國海軍上將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的名字命名。這級艦被設計成多用途驅逐艦,其裝備的戰斧巡航導彈能夠執行陸地戰略打擊任務;並且,它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和標準系列防空導彈的防空作戰(AAW)能力相當強大;拖曳聲納陣列、反潛火箭和反潛直升機負責反潛戰(ASW);魚叉導彈發射器負責執行反水面作戰(ASUW)任務。

2016年,美國海軍現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有62艘,同時又分為幾個批次:Flight I(班 I)26艘、Flight II(班 II)

7艘、Flight IIA(班 IIA)34艘。並且,同年還計劃建造42艘Flight III(班 III)以取代早先撤銷的下一代巡洋艦CG(X)”計劃。美國海軍計劃在2016—2031年期間先建造24艘Flight III。

在34艘阿利·伯克級Flight IIA中,美國海軍又將其中的10艘採用“技術插入”(Technology Insertion)設計,這10艘分別是:(DDG-116)——(DDG-124),以及(DDG-127)。

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就屬於Flight IIA“技術插入”艦中的第四艘。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以美國海軍第一任海軍軍士長(MCPON)德爾伯特·布萊克(Delbert D. Black,1922年7月11日—2000年3月5日)的名字命名的。

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服役

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裝備了新型“宙斯盾基線9”一體化作戰系統。該系統具有集成的防空和導彈防禦能力,包括增強的計算能力和雷達升級功能。升級後,極大的提高了驅逐艦防空作戰和導彈防禦的探測和反應能力。

該艦還將同時具備協同作戰能力,當與“宙斯盾”戰鬥系統配合,則能將成群的艦船和飛機連接至雷達系統,從而為艦隊提供綜合作戰空間的圖景,有效地擴大了作戰空間。

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排水量為9300噸,艦長160米,吃水9.3米,採用4臺通用電氣LM2500-30燃氣輪機,2個CRP(反向旋轉)螺旋槳,航速約30節(55.5公里/小時)。兵力編制為380人,其中軍官32名。

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服役

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的主要配置裝備

傳感器和處理系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SPY-1D相控陣雷達和“宙斯盾”戰鬥系統,雷神公司的AN/SPY-6防空導彈防禦雷達;SPS-73(V),SPS-67(V)3探測和搜索雷達;SPG-62火控雷達;SQS-53C聲納陣列,SQR-19拖曳式聲納陣列以及SQQ-89(V)6集成聲納系統。

電子和誘餌作戰包括:AN/SLQ-32(V)3電子戰系統;Mark-53 Mod 0和Mark-234誘餌系統,SLQ-25A魚雷誘餌,SLQ-39水面誘餌;URN-25 TACAN導航系統,UPX-29 IFF系統,Kollmorgen Mark-46 Mod 1電光導向器。

武器裝備:1×32單元、1×64單元Mk 41垂直髮射系統,96×RIM-66 SM-2,BGM-109戰斧或RUM-139 VL-Asroc導彈;1×127毫米/54(62)Mk 45艦炮,2×25毫米Mk 38加農炮,4×M2機槍(12.7毫米);2×Mk 46三重魚雷管,1×20毫米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

艦載機是2架MH-60R LAMPS III直升機,以及RAST(輔助降落系統)。

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服役

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於2016年6月1日鋪設龍骨,2017年9月8日下水。2019年3月29日,該艦在造船廠被一艘駁船撞壞,損失超過3000萬美元。2020年3月12日,德爾伯特·布萊克號在墨西哥灣進行為期兩天的海上測試併成功通過驗收。

美國海軍宣稱,德爾伯特·布萊克號(DDG-119)服役後將大大提高美國海軍驅逐艦隊的戰鬥力。後續Flight IIA“技術插入”艦也正在建造中,未來美軍海上力量將不斷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