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出來挑戰特朗普了,為啥民主黨反而緊張了?吃過大虧唄

據CBC新聞報道,當密歇根國會議員、無黨派人士賈斯汀·阿瑪什(Justin Amash)可能參加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的消息傳出時,共和黨人蒂姆·米勒(Tim Miller)沮喪地發了一條推特:“他們正在川普大廈裡開香檳。”

米勒是美國共和黨“Never Trump”陣線的一員,該陣線也被稱為“從不支持川普”(#nevertrump)、“阻止川普”(Stop Trump)、“反川普”(anti-Trump)或“拋棄川普”(Dump Trump)運動。起先是一批共和黨人的自發聯合,反對當時的總統候選人、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

曾經是共和黨競選人員,米勒說他喜歡阿瑪什,並會很高興地為他下次競選總統而歡呼,但不是現在。

米勒現在全力支持的是民主黨人喬·拜登,前美國副總統,預計將在11月獲得黨內提名。

又有人出來挑戰特朗普了,為啥民主黨反而緊張了?吃過大虧唄

他在保守派反川網站“the Bulwark”上和出版商薩拉·朗維爾(Sarah Longwell)合著了一篇文章,文章總結了他們的想法,就是讓阿瑪什放棄今年參選。

他們問道:“我們能確定一個憲法保守派的第三方競選不會讓特朗普連任嗎?”“不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你可以想象,美國各地的民主黨人在聽到阿瑪什的消息時,也是懷著同樣的焦慮——深深地嘆息,焦慮的咬著下唇——他們相信自己已經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經歷了一個第三方噩夢,不需要再經歷另一個。

攪局的第三方候選人

關於2016年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是怎麼輸給特朗普的,一個廣為接受的假設是,一些本來會流向她的選票,流到了一些第三方候選人——主要是自由黨的加里·約翰遜和綠黨候選人吉爾·斯坦因那裡,導致她在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以些許之差(合計7.7萬張選票)輸給特朗普。

又有人出來挑戰特朗普了,為啥民主黨反而緊張了?吃過大虧唄

有一些證據支持這個假設,但還不足以證實它。在上一次大選中第三方候選人並不是特別突出,但他們仍然贏得了超過5%的普選選票,從而導致了結果以微弱之差呈現。

如果阿瑪什重複這一過程,且競爭激烈的話,他可能會成為幫助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四年的攪局者。

但這個可能性,是那些自2017年以來、一波又一波的反川普選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在各州和國會選舉中投票反對共和黨,就是為了表達反對川普這一決心。

2010年,阿瑪什共和黨裡的茶黨(Tea Party)成員——茶黨是共和黨內的草根運動,該派別成員主張小政府——當選密歇根州國會議員,之後又四次連任。

但直到他開始公開批評特朗普總統之後,他的名字才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阿馬什曾經稱他為 “幼稚的惡霸”。他在2019年退出共和黨,以獨立黨人身份參選,最終投票支持彈劾特朗普。

又有人出來挑戰特朗普了,為啥民主黨反而緊張了?吃過大虧唄

又轉向了自由黨的候選人

上週,阿瑪什宣佈他將再次轉換派別,從獨立候選人轉向自由黨,並將在幾周內尋求該黨的總統提名。

這不是一個完美組合,舉例來說,阿瑪什堅決反對墮胎,而自由黨的政綱卻說這不關他們的事。

但他知道,如果他成了自由黨提名的候選人,他的名字很可能就會出現在50個州的選票上,這對任何第三方候選人來說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

而對自由黨來說,阿瑪什比他們自己能找到的候選人更家喻戶曉。而這就說明了一切。

儘管如此,阿馬什仍將是一個不可能贏得白宮的候選人,而這正是讓民主黨人和米勒這樣的反川陣營人士惱火的地方。在他們看來,阿瑪什除了把選票從拜登那裡分流出來別無用處。除了特朗普之外,任何人都無法從他的參選中獲益。

米勒在反川網站Bulwark專欄中貼出了一些統計數據,顯示了2016年保守派第三方總統候選人在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的總票數——米勒認為這些選票本可以流向希拉里·克林頓。在每個州,如果希拉里當年能把這些第三方的選票數加上,她的得票總數都會大大超過了特朗普。換句話說,這些選票在當時是決定性的,在2020年很可能也是決定性的——至少在米勒看來是這樣的。

拿第三方候選人作替罪羊

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只要他們認為本應獲勝的選舉失敗,就會習慣性地指責第三方導致了他們在一場本該“勢均力敵”的選舉中敗落。

1992年,商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創造了美國曆史上最成功的第三方候選人獲票記錄。他獲得了19%的普選選票,但在選舉人投票中卻一無所獲,當年共和黨人老布什(George H. W. Bush)在大選中輸給了民主黨人比爾•克林頓。

布什的競選副經理瑪麗·馬塔林說,因為認為佩羅的競選活動使布什失去了總統之位,她“將記到進墳墓的那一天”。

她的丈夫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曾是克林頓1992年競選時的顧問,他認為妻子的觀點“全無事實依據”。事實上,隨後的調查顯示,佩羅同時從布什和克林頓兩頭獲得了選票,導致最終結果沒有影響。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曾經在2000年的大選中敗北。這場選舉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場可以載入史冊的混亂點票大戰後塵埃落定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什(George W. Bush)以微弱的537票的優勢獲勝。

在佛羅里達州的選票上,有6位落選者的得票數超過了布什,其中包括獲得近10萬張選票的綠黨候選人拉爾夫·納德。

納德反駁了有關他的競選團隊實際上幫助布什當選的說法,他說,戈爾只需拿下他家鄉所在的田納西州,不需要贏得佛羅里達州也能贏——對戈爾來說,這一點很尷尬,但這是事實。

家鄉的本土優勢

一位總統候選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失利並不罕見——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最近就是這樣。但對本土優勢的篤定,也是令那些焦慮於阿瑪什今年參選一事的人坐立不安的部分原因。

原因如下:阿瑪什來自密歇根州,按照一般假設,人們認為他會在那裡表現出色。而密歇根州很可能成為今年兩大黨派總統候選人必須拿下的關鍵州,因此一些民主黨人認為,在選票上出現阿瑪什的最不利之處,是他將削減民主黨候選人在密歇根州的關鍵選票。

據密歇根州無黨派民意調查專家理查德·楚巴(Richard Czuba)說,阿瑪什不會,至少不會導致太大的改變。他說,與2016年相比,2020年的選舉背後有更強大的力量在起作用。

“要問的一個大問題是:'如果民主黨的積極性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高,阿馬什又能造成什麼不同嗎?”楚巴告訴《紐約時報》記者:“我不認為他參選會有影響。”

今年春天,拜登在民主黨初選中擊敗了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希拉里·克林頓的反感讓桑德斯在2016年的初選中受益匪淺。很可能當年特朗普在大選中也獲得了同樣的“反克林頓優勢”。

今年沒有克林頓參與投票,特朗普就不會再贏得在2016年被共和黨人戲稱為“兩邊都討厭”的選票——一小部分既不喜歡希拉里又不喜歡特朗普的人,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思路下,勉強把特朗普視為較小的邪惡(從而把票投給了他)。

目前,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最近一次民調的深度數據顯示,拜登以50個百分點的優勢橫掃“兩邊都討厭”的選票所佔權重。

因此,重要的似乎不是賈斯汀·阿瑪什是否作為自由黨候選人出現在2020年大選選票上,重要的是希拉里·克林頓根本沒有出現在選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