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仁:孩子幾歲學鋼琴合適

周廣仁:孩子幾歲學鋼琴合適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學鋼琴,那麼孩子多大學琴合適呢?以前我也曾回答過這樣的問題,大家可以翻看我以前的回答。今天我們來看看我國著名的鋼琴家、教育家周廣仁先生的看法,希望給家長們更多的參考。

周廣仁,教授、鋼琴家,1928年出生於德國漢諾威。中國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當今中國在國際樂壇中最具影響和權威的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國20世紀最傑出女性之一,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

近幾年來,在我國兒童中出現了學鋼琴的熱潮。很多家長願意讓自己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音樂的薰陶。兒童開始學鋼琴的年齡越來越小了。現在已有一些4歲的孩子開始學習鋼琴,還有個別3歲的。有些家長甚至給還睡在搖籃中的孩子買好鋼琴,考慮如何培養他對音樂的愛好,期待著孩子能開始學琴的日子早日到來。這是一種非常喜人的景象。

不少家長問:孩子幾歲開始學琴為宜?是不是每個兒童都可以學好鋼琴?我想就這兩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古今中外不少音樂家、鋼琴家都是從小受到音樂的薰陶,學習鋼琴、小提琴或其他樂器的。但開始學習的年齡不盡相同。有4歲開始學的,如:莫扎特和貝多芬,也有8歲開始的,如:格里格和舒曼,甚至還有十多歲才起步而成為鋼琴家的。如:法國著名教授桑剛。我國鋼琴工作者中有五六歲開始學的,也有10歲才開始的。所以說,開始學琴的年齡並非決定其將來是否有成就,因為成不成材要看每一個人的具體音樂素質以及後天的環境和培養,要靠天賦和勤奮。

一般說來,要想掌握技藝性強的樂器,如鋼琴和小提琴,最好是從小學。所謂童子功,就是從小打下的基礎,小孩子適應性強,學技術比成年人容易。小時候練的功,一輩子受益。

對大部分初學鋼琴的孩子來說,並不都是想當鋼琴家,也不可能都成為鋼琴家。學習鋼琴是作為培養兒童的文化藝術修養,陶冶情操、開發智力的一種有效的途徑。

作為一種業餘愛好,開始學琴的年齡更應不受限制,一般說,比較聰明、對音樂有一定的感受力(對聲音有辨別力,有節奏感)、手條件不太差(太小、太細、太軟)的孩子都可以學琴。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學鋼琴,因為人的素質各有不同。某方面靈的孩子,不一定在音樂方面也是最靈的。

根據我國兒童的智力特點,通過幾年的試驗和觀察,我認為,一般五六歲的兒童可以開始學琴,特別聰明的,4歲也可試試。過去歐美國家認為八九歲開始學比較好,因為學齡兒童理解力強些。

但現在亞洲國家日本和中國推行早期教育並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在的兒童智力開發得早,四五歲學習五線譜並不犯糊塗。當然,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適應幼兒特點,使他們學得容易,學得有興趣。八九歲開始學琴的孩子,由於理解力強些,手也長大些,結實一些,常常進度比五六歲的快,這是正常的。因為開始得早並不等於進度快,只不過是早接觸音樂對幼兒主要是培養興趣,不必太強調進度。身體瘦小,手指特別細軟的幼兒可以晚一點開始學,但可以多聽音樂,用別的方法和途徑培養興趣。

我國兒童還有一個優點。他們聽話,認真,肯練琴,坐得住。這也是可以早學鋼琴的原因之一。家長的監督和幫助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長能夠耐心啟發誘導孩子,使孩子不但學得快而且有興趣。但有些家長則常用比較粗暴的方法,如打孩子,不給飯吃等等(他們認為這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不太贊成,從根本上來講,我們還是應該啟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因為有了興趣才能產生自覺的動力。被動地學,為家長而學的孩子實際上是學不好的,久而久之還會起反作用,產生對音樂的厭惡。

現在的兒童多麼幸福!爸爸媽媽為他們創造最好昀學習條件,不惜一切進行智力投資,但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常以白己的主觀願望代替孩子的實際情況。這種態度是有害的。他們會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使學琴成為苦差事,忘記音樂的本能應給人生帶來歡樂。有些孩子音樂素質一般,而家長卻盼著他成為鋼琴家。這種家長實際上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我主張不要過早給小孩子斷定專業方向,除非孩子條件確實非常突出。我們像園丁一樣,天天灌溉幼苗,讓它茁壯地成長,至於它能開什麼樣的花誰也不能預言,還是讓它們自然地開花結果吧。成鋼琴家也好,不成鋼琴家也好,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不也能使他們生活得更美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