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今日钟楼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位于五星智能智造产业园内的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2019年五星街道深化“基金+基地+产业+人才”新模式的成果之一,其前身为成立于2014年的常州摩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量身订制智能化工厂

在中科摩通的新厂房内,三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调试中,分别为矿机电液阀元件自动装配、电动车轮毂装配以及电视机扬声器自动生产线。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我们核心团队从事非标自动化行业已十多年,团队不断研究和创新,在非标自动化行业服务过许多大型企业。” 市场运营负责人王晓龙说,非标自动化装配线解决方案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扬声器磁路电声、微型微特电机、电动工具及园林工具,新能源锂电池、新能源充电桩以及传统3C行业需求广泛。“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对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私人化订制生产线,利用机器人集成、机器视觉、数据采集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节省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劳动力不足、防护物资短缺以及人员密集型生产对防疫工作造成的困难,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恢复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而依托智能制造生产的企业则能够在保证开工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不受疫情的影响。

人才是智能制造的灵魂

目前公司团队45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70%。预计今年扩张到80人之间,五年内将团队扩张至500人。2016年,公司率先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等,结合高校力量不断突破工业中的各类难题。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0多项,软件著作权10项,市级高品5项等荣誉。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疫情期间,在医疗防护物资需求量大的时候,产品设计部门着手研发口罩生产线,从设计图纸到调整设备,加班了无数个夜晚,成功解决了在人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口罩生产产能,为广大的医疗工厂提供了有效可靠的运行支持,保障了产能持续最大化。

近日,中科摩通为西仓桥小学、五星实验小学等学校捐赠了10000余只儿童口罩,爱心助力学校疫情防控。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2020年对于中科摩通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中科院的强势加盟,使公司可以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科研技术力量,与中科院智能院深度合作,专注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

打造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样板

中科摩通目前厂房面积4000多平方米,预计今年产值可达六千万元。“打造生产线是最基本的业务,未来我们想打造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工厂,为客户做顶层规划设计落实,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包括前端物料自动配送到自动生产组装、包装到最后成品入库仓储。”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王晓龙说,目前公司还是更多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聚焦汽车核心零部件,如充电桩、ECU(汽车行车电脑)等。“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方向是更智能更电子化,那么对零部件有了更高标准,需求量也会比较多。”在智能产线的基础上,配套数字化运维平台、物流分拣、智能仓储,MES制造执行系统,中科摩通励志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自动化智能装备。

据了解,目前公司还在努力积极开拓医药与化妆品行业市场,全力以赴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各种非标解决方案。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当“智能制造”遇上“私人订制”,钟楼的这家企业为传统产业赋能

钟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