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五一節期間,萬物復甦,全國各地都展現出了別樣的美景。尤其是在西藏青海以及川西高原等地,冰雪初融,展現出了別樣的高原景色。在此時,很多朋友紛紛選擇在這個五一節,自駕前往高原欣賞美景,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但是,前往海拔動輒四五千米的高海拔地區,其實有很多事項需要我們注意的。畢竟,高原不同於平原,人在高原上都會有高反,更何況汽車?為此,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很多在高原上的用車小知識,希望能在這個假期以及後期的高原自駕遊中,幫助到大家。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高原行駛,發動機不得勁兒?試試這樣做

眾所周知,隨著海拔的上升,空氣會越來越稀薄。同理,在高原上,氧氣飽和度是不足的。此時,汽車發動機在工作中,由於氧氣量減少,會產生動力不足的情況。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一般來說,在高原上行駛,手動擋車型需要延遲升擋時機來提升動力性能。而自動擋車型,在高原上也會有更高的轉速。所以,當車輛駛向高原,發動機轉速提升,其實並不是發動機有了故障,而是車輛產生了“高原反應”,完全沒有必要慌張。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對於很多比較急躁的駕駛員來說,發動機高反帶來的動力下降,是他們忍受不了的。為此,有這樣一個方法,可以在高原上提升動力響應。

在發動機吸氣的過程中,空氣會經過空濾系統,將雜質濾除。但是空濾系統有一個淨化效率的問題,那就是在經過空氣濾芯的時候,進氣量會隨著過濾而減小,同時也會降低一定的動力。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在高原上,想要提升動力,我們最先想到的辦法就是擴大進氣量。很多老司機喜歡把空氣濾芯拆下來,用衛生紙或者絲襪等常見的物品,代替空濾進行工作。在高原上,由於灰塵較小,這種做法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是要警惕,避免長時間跟車,因為吸入太多尾氣雜質,可能會導致發動機“中毒”,對發動機性能和壽命產生影響。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對於普通車主,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更換一套新的空濾或者將原車的空濾取下來,把灰塵撣乾淨。此時,由於空濾中的雜質較少,進氣量也會相應增大,從而提升動力效率。

高原駕駛,需要關注氣壓的影響

有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問題,那就是高原的氣壓比平原地區更低。在前往高原時,人類的耳膜會不斷地平衡內外壓力,從而減小人體內部與外部的壓力差,避免身體機能受到影響。但是,汽車顯然沒有人類那麼全能。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尤其是輪胎,在平原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都會把四條輪胎的壓力打在2.3-2.5bar之間。但是當車輛在高原上時,平原地區打的輪胎氣壓肯定會過高。比如,在平原地區,輪胎的壓力為2.3bar,但是上到高原之後,由於內外壓力差的影響,輪胎氣壓可能會上升至2.6甚至是2.8bar。輪胎壓力過高,不僅會對車內的舒適性造成影響,甚至還可能危及到行車安全。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對此,筆者給出的建議是:當海拔每上升1500米時,就可以檢查一下胎壓了,如果胎壓過高,進行適當的放氣處理。同理,在返程的時候,也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段裡檢查輪胎氣壓,避免由於胎壓過低而造成的爆胎等事故。

高原山區高度差距大,需要注意保護剎車系統

在西藏和川西地區,所謂“高原”,其實並不是“高高的平原”。比如,317或者318國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山區裡面的。此時,由於連續的起伏,需要頻繁的進行剎車。在這種情況下,對剎車的磨損極大,尤其是在連續下坡時,很容易因為長時間剎車而造成剎車熱衰減導致制動能力下降。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此時,對於駕駛者而言,就需要巧妙地運用“無剎車減速”這一技能了。所謂“無剎車減速”,其實就是通過發動機制動對車輛進行減速,而這樣的減速並不會經過剎車系統,也不會造成熱衰減。

五一節去高原自駕遊,都有哪些實用的技巧方法?

對於手動擋車型而言,在長下坡之前,駕駛者可以提前將擋位掛入3擋及以下,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反拖進行減速。此時,低擋位減速,不能踩離合,需要發動機與變速箱連接,才能起到作用。對於自動擋車型而言,更加簡單,只需要切換到手動模式,進行低擋位駕駛;如果沒有手動模式的,可以掛入L擋(低速擋)進行發動機制動。

結語:

高原不同於平原,在高原上開車時,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到。對於去這些地方玩耍的朋友們來說,在高原上,更需要通過一些比較高端的駕駛技能,來提升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