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糖尿病是吃糖吃多了引起的、低血糖肯定不會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就基本沒辦法了、糖尿病不能吃米飯和水果... ...

天吶,有那麼多關於糖尿病的傳聞,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今天,我們來嚴謹又通俗地聊一聊——糖尿病。

在開始分辨傳聞真假之前,我們先來全面、細緻地瞭解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弄清楚發病機制,所有傳聞都可以得到解釋了。

什麼是血糖值

血糖不是指我們吃進去的甜味食品,而是指血液中流動的葡萄糖。葡萄糖是我們進行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不可缺少的能量來源。

我們呼吸的每一秒,每時每刻都有葡萄糖在我們體內流動。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我們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叫做血糖值,一般使用的單位為mmol/L。

健康人能夠控制攝食前後的血糖波動,空腹時血糖能穩定在3.8~6.1mmol/L之間,進餐後血糖不會超過7.8mmol/L,而糖尿病人卻失去了對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為何失去血糖控制

健康人可以維持血糖穩定,這要歸功於人體內的幾種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島素和腎上腺素。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當我們肚子餓時,或者是剛剛進行了劇烈運動大量消耗力氣時,作為能量來源的血糖便會缺乏,細胞會感覺到“餓”,需要攝入血糖。

這時,正常人的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這兩種激素就會刺激身體產生葡萄糖,血糖值將升到正常範圍。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飽餐後,血糖升高,這時候就需要降血糖了。隨著食物的吸收,澱粉等元素會分解成葡萄糖,由胰島素輸送到各細胞中進行代謝,讓體內的血糖值恢復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胰島素就像一個個外賣小哥似的把血糖勤勉地輸送到它的客戶“細胞”中,沒有它們,細胞都得餓肚子,人體就會“消極怠工”。

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我們能保障正常的血糖控制,並且把多餘的不能馬上代謝掉的葡萄糖轉化成其它形式,比如儲存在肝臟中,或者轉化為中性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糖尿病的發病原理

但是,就像雙十一快遞劇增,物流公司增加6萬臨時快遞員,但快遞點沒有辦法儲存大量包裹的情況一樣。

人體如果長期攝入超過代謝量的食物,細胞吃不下的血糖,胰島素會無數次輸送到肝臟進行儲存,可是由於長期的超負荷,這時候的肝臟早已不堪重負脂肪堆積,血糖代謝很困難了。

代謝不了的血糖,都將被流放到血液中。胰島素的大本營胰島,就會分派更多的胰島素幫助輸送血糖,所以很多糖尿病人發病前反而會有胰島素增多的現象。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但是因為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就算胰島分泌再多的胰島素也不能夠趕上血糖飆升的速度,人體出現“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最終導致胰島素集體崩潰。

這就是Ⅱ型糖尿病的發病原理。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看到這裡,你以為你就瞭解糖尿病的所有原理了嗎?NONONO,還有Ⅰ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等糖尿病呢!

Ⅰ型糖尿病多數是因為免疫系統缺陷和遺傳等因素,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糖不能順利進入細胞,血糖就會一直超標。


這類人群需要終身依靠外援——注射胰島素來幫助糖進入細胞完成代謝。

1型糖尿病佔比相對較少,約佔糖尿病患者總量的5%-10%,它有很明顯的特點——早發,一般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已經發病。

所以我們最難面對的,其實還是發病率佔到90%的Ⅱ型糖尿病。

但不管是Ⅰ型還是Ⅱ型或是妊娠期糖尿病,根本的原因還是——胰島素作用不足!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瞭解了糖尿病的發病原理,我們就可以面對那些關於糖尿病的傳言來有理有據的盤它們啦!

No.1

糖尿病是因為吃太多糖

傳聞中的這個“糖”,通常指添加了加工糖等甜味比較濃的食物。但是看了上文的朋友瞭解到,糖尿病的糖,是指血糖,所以這句話我們不能直接說它是對的。

但是對於Ⅱ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來說,近年來國外醫學界一直在進行關聯性的研究。

2015年美國膳食指南也明確指出,有中等程度的證據表明減少糖的攝入與Ⅱ型糖尿病風險降低有關。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醫學和科學是嚴謹的,我們不能對這句話定性。糖是我們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但是從米飯和日常餐飲中攝入的糖份已經足夠維持我們身體需要了,生活中攝入過多的加工糖,對健康實則百害而無一利。

長期超過負荷地攝入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不僅是糖尿病患病的首因,還會引起肥胖、高血壓、皮膚衰老等各種問題。

No.2

低血糖不會得糖尿病

血糖高的才是糖尿病,血糖低的總不可能糖尿病吧?如果你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健康人體內的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能夠相互協作、齊心協力地工作,把血糖值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而長期低血糖(短期餓的不算)和糖尿病雖然發病機制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都是由於自身血糖調節系統出現了問題,從而呈現出低或者高的血糖值。

所以低血糖的人不是沒有得糖尿病的可能,反而是Ⅱ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之一,不管是低血糖還是高血糖,都應關注自身健康,調節血糖值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No.3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這個傳聞乍聽之下還是有點道理的,畢竟糖尿病人是不能吃甜食的,而水果通常都是甜甜的。

但實際上,糖尿病患者對食品選擇的考量不是看一種食品的味道甜不甜,而是在於這個食品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升糖指數(GI)。

高GI的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的高。

低GI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簡單說就是血糖比較低。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好比桃子這種吃起來甜甜的水果,但實際升糖指數只有28,遠不及吃起來沒什麼味道的薏仁的一半(薏仁升糖指數80.7)。

所以血糖平穩後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適量、適度的攝入一些低GI的水果的。

No.4

糖尿病可以治癒

很遺憾,現階段的醫療水平,糖尿病是無法完全被治癒的。

所以現在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集中在降低血糖、減少併發症、預防為主的三個方向。

有一個好消息是,只要堅持和糖尿病抗爭,控制飲食、積極服藥控糖,是可以活到正常壽命的。

糖尿病飲食應遵循3個原則:

1、要粗!要雜!不要細!

有一個傳聞是“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白米飯了”,對此我們想說“些許可以,但沒必要!”

飲食上儘量減少白米白麵主食,用全谷粗糧、薯類蔬菜替代一半,適量蛋白質,大量蔬菜,混合飲食來控制血糖。

再次強調低GI、低GI!

2、要淡!要苦!要狠心!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的量,特別是飽和脂肪酸。所以,吃肉的時候要少吃肥肉,多選瘦肉。魚肉、去皮的雞肉鴨肉、雞蛋都是很好的選擇。

油鹽都要少一點,可以適當加點醋。

也許對於習慣了大快朵頤和重口味的人來說,要忌口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但比起承受糖尿病的併發症來說,在口腹之慾上對自己的狠心,其實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3、要健康!要可控!要摒棄!

很多男性糖友雖然能配合醫生及家屬控制飲食,加強鍛鍊。但是對於習以為常的煙和酒,卻總是難以拒絕。

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患了糖尿病,首當其衝的是要把過去抽菸喝酒的習慣全部摒棄掉,煙和酒會加速併發症的爆發,在高血糖的加持下,對身體健康的損傷成倍增長。

就算是正常人,也應遠離菸酒過量。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No.5

飲食、健身就能降血糖

控制飲食和加強鍛鍊只是降血糖重要的輔助治療因素,最主要的還是通過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方式把血糖控制在平穩的狀態。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No.6

血糖高,不管也沒事

糖尿病患者初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併發症的相繼爆發會令你明白什麼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根據《全國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併發症及相關大血管病變回顧性分析》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糖尿病併發症患病率分別為:高血壓31.9%;腦血管病12.2%;心血管病變15.9%;下肢血管病變5.0%;眼部疾患34.3%;腎臟病33.6%;神經病變60.3%。糖尿病併發症總患病率為73.2%。

也就是說,中國糖尿病患者中,1/3有高血壓,1/3有大血管病變(包括腦血管心血管),1/3有眼病,2/3有神經病變。

糖尿病“騙”了中國人多少年?

看了這組數字,你還敢說只是血糖高而已,不管也沒事嗎?

其實醫學發展至今,雖然還沒有完全能消滅糖尿病的方法。

但是誠如上面所說,只要堅持和糖尿病抗爭,控制飲食、加強提升身體素質、積極配合醫囑控糖,是可以活到正常壽命的,那患上糖尿病也只是生命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是對糖尿病的無知。

如果你有更多聽到的不確定的傳聞,請直接在本文留言,我們將盡力為你解答。

請您轉發,讓更多人瞭解糖尿病。

[1] 內科學第9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725-744.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 2015, 7(3): 26-89.

[3] 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醫生、科普作家陳罡醫生文章.

[4] 代慶紅,王忠東. 中國糖尿病的現狀調查[J]. 中國醫藥指南,2011,(13):206-208.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1.13.150.

[5] 劉維維,楊鐵花 . 糖尿病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 [J]. 護理研究,2014,31(16):1924-1926.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