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因为一个"标签"而改变

我的童年,是因为一个"标签"而改变的。

那个时候流行一个动画片,叫做

《邋遢大王》,虽然父母没有怎么看里面的内容,可是这个标签还是很好的被借用过来,贴在了我身上。

说句实话,我非常反感,有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喜欢打篮球,我还喜欢科比·布莱恩特,爸妈却不会叫我"小科比"呢,为什么偏偏是"邋遢大王"呢?

我,对这个"标签",感到十分抗拒。

然后的日子里,

  • 我会忘记鞋子要放在鞋柜上,即便我不管它,它们也不会自己长脚跑到我床上的。
  • 我会吃完饭离开餐桌,因为反正有人收拾。
  • 我会把臭袜子扔在床底下,让他慢慢的散味儿。

我是邋遢大王,父母拿我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甚至我觉得他们还能够忍受,我会更邋遢的事实。

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父母跟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我们商量并签订了一份,彼此都要遵守的约定,而我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不准再叫我邋遢大王!"


我的童年,因为一个

一个被采访的年轻人,对我这样说到:

"小时候他们总喜欢说我拖拖拉拉,暴脾气。


但是现在,我有非常规律的生活,和一份稳定的收入,有时候依然顽固、冲动,喜欢高谈阔论,可是在上司和同事眼里,我是一个从不"延期"的可靠的工作伙伴。


只是每当我回到父母面前时,这些旧标签又会重新出现。

不想做饭,懒得刷碗,衣服堆在床上。

忍不住跟他们发火。"

听到过许多"成年孩子"的故事,他们的身上也都有着类似的通病。

不论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如何,当回到父母身边时,总会不自觉地回到自己童年的角色。

并不是这些父母有意娇惯,并将他们拽回到童年,真正的问题在于:

在孩子童年时,家庭给他的标签,定义了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而许多父母却看不到这些"标签",会成为限制孩子的枷锁。

我的童年,因为一个

教育孩子确实是很大的难题,美国的肯尼斯·金斯伯格博士,是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研究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韧性,他经常说教育孩子就像是解谜,但家长必须学会在家庭中构建"边界"。

健康、安全和道德的界限,是父母为了引导孩子成长而创造的,边界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但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困惑,

  • 比如姐姐和妹妹经常打闹,
  • 孩子攀比心太重,
  • 总是喜欢动手打架等等,

这些都是直观的问题,可是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边界"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就是去掉孩子在家中的标签,改变我们的行动和语言,转化为支持、鼓励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我的童年,因为一个

1、 请去掉孩子的标签

一次六岁的失败的排球课经历,可能会导致一个46岁的人,再也没有尝试过这项运动。

不要根据我们认为孩子是什么样,来做决定,因为这些选择会把孩子关在里面。

我们经常会不小心,将这些句子,变成我们的家庭常用词汇:"你们怎么一直打架。""她太挑剔了。"小小的产生瞬间,都会成为父母对孩子"标签"。

经常有孩子在初中时,选择美术艺考或者艺校时,会有家长说:"你又不喜欢画画,小时候给你报的美术班你也不去"。

这使得许多学习美术,并从事艺考的学生,只是把美术当成是考学的一条捷径,而"不喜欢画画"的这个标签,会跟随他们许久,并如同诅咒一般,迟迟的限制着他们对画画的热情,这也阻碍了他们更大一步的修为。

除非有一天,能够摘下这个标签,才能够真正获得改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标签的内容都改为夸赞,就是好的。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一句名言:"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所以适当地鼓励是好的,标签化会促使孩子产生自负情绪,很难以接受失败和挫折。

我的童年,因为一个

2、注意语言方式:与其得出结论,不如选择可能性。

“我讨厌那只狗!”

“那只狗确实很吓人,不过也有很多狗狗是可爱的,听话的,很快你就会遇到喜欢的小狗。”

从语言上,和思想上,让孩子明白,不要沉浸在过去,不要让过去控制了自己的未来,这也是"标签"对孩子的危害。

与其下定义,不如寻找更多的可能性,经常提醒孩子,成长和改变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许多孩子经常摔倒,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孩子笨手笨脚,只是在他熟练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罢了。

"你会慢慢长大,阅读变得越来越容易,掌握的运动也越来越多。你变高了,然后——嘣——那些狗就变小了。"

我的童年,因为一个

3、期待改变。

没有人喜欢被贴上标签,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词语的背后有更多的东西。

孩子会变,成年人会变,人是会变的。

孩子从叫一声"爸爸"到背诵古诗,从简单地加法到代数,从帮忙打扫卫生到独立生活,不只有学习才是孩子的工作,改变一样是他们的生活。

当你长大,工作,感慨自己的道路有点儿出人意料时,有没有认真想过,其实那些快乐总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那些尝试过的改变,往往给我们带来惊喜。

而这些时刻,就是我们撕掉标签的时刻。

允许我们的孩子改变,然后再改变,直到他们变成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成长的特许,是父母送给他们的宝贵礼物,是加强亲子关系的纽带,而是坐在轮椅上时,还在讲述"女儿为什么不吃青菜"这样老掉牙的故事。

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多看书,乱看书不如看猫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