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口罩市場風險分析簡報

【前言】受新冠疫情影響,口罩作為一種防護產品對預防新冠病毒的傳染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用途口罩可分為醫用口罩和民用防護型口罩和工業防塵口罩。因疫情影響,民用防護和醫用口罩曾一度供給嚴重不足,本文將重點解析。

民用防護和醫用口罩通常是由紡粘無紡布、熔噴無紡布、鼻樑條、耳帶等材料組成。從產業鏈來看,上游的原材料對口罩產業起著關鍵作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為297.12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佔比50.09%,熔噴無紡布產量僅為5.35萬噸。熔噴布生產企業包括再升科技、延江股份、欣龍控股、東營俊富、泰達潔淨、量子金舟等,其它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省。熔噴料是熔噴布的原料,國內熔噴料企業有10家左右,固定總產能每年8.2萬噸左右,主要包括道恩股份、金髮科技、寶豐能源、國恩股份和後來新進的中廣核俊爾、普利特等。

目前經營範圍涉及口罩生產的企業超過21000家企業,主要分佈在浙江、山東、河北、北京、河南,企業數量佔60%以上。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口罩總產量超過50億隻,口罩行業總產值102.35億元;當前疫情下一次性防護口罩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

疫情下的中国口罩市场风险分析简报

1. 原材料生產門檻高

熔噴布生產過程複雜,生產設備要求較高,前期投入較大。涉及高分子學、流體力學、氣流學、紡絲學等,對技術人員要求高。

2. 行業集中度不高

中國生產口罩的企業眾多,但大部分規模較小,並且具備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足400家,以河南、江西、江蘇、湖北和廣東居多。民用防護和醫用口罩生產標準亦不相同,民用防護型口罩標準GB/T32610-2016和GB2626-2006,適用於顆粒物防護;醫用領域標準GB19083-2010、YY0469-2011和YY/T0969-2013,適用於醫療機構。為了滿足疫情的口罩需求,3月11日中產協正式發佈T/CNITA 09104-2020《民用衛生口罩》標準。疫情下口罩生產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可能會引起的產能過剩,2019年,中國口罩最大產能約2000萬隻/天,能夠滿足市場需求,2021年可能會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行業調整,產量會大幅壓縮。

3. 利潤率不高

口罩行業技術門檻低、競爭激烈,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因而導致利潤率不高,主營業務為口罩的上市企業只有振德醫療和奧美醫療,圖表1列出了兩家公司的利潤與營業收入比,近三年都呈下降的趨勢。附加值較高的N95口罩,本土品牌優勢不強,被國際品牌3M、霍尼韋爾、金百利和嘉德諾佔據市場優勢。

圖表1:2016-2018年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比(單位:%)

疫情下的中国口罩市场风险分析简报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年報,SGRCR整理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