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溫馨提示:本文約3500字,配圖6幅,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關注”,謝謝!)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

  在15世紀以前的幾百年裡,海戰與陸地上的戰爭非常相似。敵對雙方的艦隊都是由櫓槳推進的單甲板平底船所組成,雙方的船隻互相接舷以後,由兵士和水手組成的隊伍猛衝過來,進行肉搏,就象爭奪一座城堡一樣。在風帆代替了櫓槳以後,在船上安裝多門重炮才有了可能。因為炮的重量太重,必須把它們安裝在甲板底下,炮口都對著兩舷的外面,也就是原來水手們搖槳的位置,軍艦的破壞力大大提高了。

  戰鬥艦船有別於商船,它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在兩舷開設炮孔,在航行時或遇到大風浪時,炮孔能夠關閉。在海戰中,由於軍艦的兩舷都安裝了火炮,艦長可以先用其一舷的全部火炮向敵人射擊,然後調轉船頭,再用沒有開火的另一舷火炮射擊敵人。射擊完畢後,艦長把軍艦開到敵艦火炮打不到的安全海面上去重新裝填,這是一件十分費時囉嗦的事情。由於這些重炮射擊的方向不能改變,所以一個編隊甚至整個艦隊的隊形只好都排成一列,戰列中的每艘艦都緊跟著它前面的艦,保持一線隊列(單縱陣)的“戰列線”前進,這也是“戰列艦”名稱的由來。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安裝在甲板底下,炮口對著外面的大炮

  在海上,每位將軍都要力爭把自己的艦隊置於敵艦隊的上風,以便取得作戰的主動權。一旦佔了上風,他就可以確定射擊的距離和進行射擊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敵人要逆著風重新部署其艦隊是很困難的。當時人們所公認的一種作戰理論是:用快速的重炮給敵人以壓倒優勢的打擊。但是一打起仗來,經常是一場混戰,單艦對單艦互相對打,一直打到其中的一艘艦中彈起火,桅杆折斷,它的大多數水兵和陸戰隊員非死即傷為止。在海戰中,因遭重炮打擊而投降,對失敗者來說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第六代“君權”的同級艦“威靈頓公爵”號,該艦已被改裝為蒸汽戰列艦,照片中可見甲板上巨大的主機通風桶。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那時的戰列艦並不大,因為它的排水量只有2000噸左右,可是它卻需要很多人來撐帆和操炮。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的旗艦“勝利”號上的艦員就超過800人。最後一艘木殼戰列艦是在19世紀60年代建造的,它反映了300年來艦炮技術的發展。這些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戰列艦,雖然有強大的武器系統,但在此後的20年間,裝有高能炸藥的炮彈卻迫使它們退出了戰爭舞臺。

  在最後一批木殼戰列艦正在建造時,新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著現代海軍的狀況。這時,威力更大,準確性更高的火炮發展起來了,軍艦如果想在高能炸藥的炮擊下求得生存,就需要裝甲。1859年第一艘裝甲艦——法國的“光榮”號戰列艦出現了。

  這時,三方面的技術革命——蒸汽動力、大炮和鐵製船殼開始了,原先的木殼戰列艦已被低舷的鐵殼裝甲艦所代替。原先長長地排列在兩舷的舊式火炮,已被重量重但數量少的艦炮所代替。後來這種艦炮以裝甲炮塔的形式安裝在艦甲板的中心線上。由於蒸汽機更加可靠,帆桁及其船帆、索具等都取消了。而桅杆保留下來的目的,只是為了火炮控制,觀察和信號通信等工作的需要。

  在同一時期的技術革命浪潮中,艦炮的改革走在了前頭。這種改進的火炮是由後膛裝彈的,而原先從前膛裝彈的炮發射以後,必須從甲板上拉回來進行擦拭,重新裝填後,再拉回到原來的炮位上去,這一套都不需要了。來福式火炮發射的彈丸是旋轉式飛行的,飛行方向要比舊炮彈丸準確得多,因而擊中目標的可能性也大得多。但是,木殼船已被鐵殼船所代替,所以彈丸要打穿鐵質船殼,就必須是穿甲彈。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無畏艦為20世紀初各海軍強國競相建造的一類先進的主力戰艦的統稱。

  儘管出現了上述那些技術上的進步,但從第一艘裝甲艦的出現到“無畏”號戰列艦服役的半個世紀中,海戰戰術變化卻不大。艦炮還很不準確,每門炮裝彈以後,都是由瞄準手單個地進行瞄準的。他必需要看清目標,並且還要計算出已艦與敵艦的橫搖、縱搖和偏航的修正量。因此,射擊通常是很不準確的,即在平射的近距離裡也是這樣。戰列艦可以依靠其裝甲來保護自己免於遭受致命傷,所以艦炮的重點都放在提高裝藥量和射擊速度上了。從某些方面看,這時的海戰戰術又回到了早期時代。由於艦上安裝了蒸汽機,它的航行就不必依靠風力了,機動性大大地提高了。船用輪機發展很快,往復式發動機最終將會被蒸汽輪機所代替,大大地擴大軍艦的作戰半徑。

  正當蒸汽機、艦炮和艦船裝甲的技術革命使戰列艦成為一種新的進攻性武器時,一種新型防禦性武器——水雷和魚雷產生了,對戰列艦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從此,戰列艦在其水線上下都設置了裝甲防護帶:在水線以上是為了防止炮彈的射擊,而在水線以下則是為防止水雷和魚雷的攻擊。軍艦內部也設置了水密艙。艦上使用的煤和後來使用的燃油,都被當成減震物使用。當戰列艦停在港口裡時,它的兩舷都掛起鋼網,以便擋住向它射來的魚雷。為了對付魚雷的威脅,射速高的火炮甚至機關槍都在艦上安裝起來了,因為艦上的大炮太笨重,不能執行這個任務。這時,為戰列艦擔任掩護的是一種新型的魚雷驅逐艦。海軍將領們頭一次感到,他們所認為微不足道的小艇,現在卻對他們強大的、現代化的戰列艦構成了威脅。

  1906年出現的“無畏”艦是第一次出現的真正的現代化軍艦。它在設計、動力、武備和火控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它是第一艘用蒸汽輪機取代往復式發動機做為動力的大型軍艦,因此,它能夠在海上長時間的活動。它的航速比以前的任何軍艦都要快,速度是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防護性強是它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因為它有裝甲和水密艙。早期的戰列艦通常安裝兩門、有時候安裝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和各種中等口徑的火炮。每一種炮的彈道都是不同的,而各種炮彈的射擊弧線、飛行時間、發射距離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口徑的火炮需要單獨裝填不同重量的彈丸,並且要對準不同的角度去打擊不同的目標。“無畏”艦打破了常規,只安裝了10門12英寸的主炮,而沒有其他的副炮(除了裝一些用來對付魚雷艇的射速很高的小炮以外)。這體現了“無畏”艦在艦炮上的革命。

  火炮革命的另一方面表現在火炮控制系統上。1905年對馬海峽那一仗是使用舊式戰術的最後一次海戰。當時,每門炮都是由炮手自己選擇目標,單獨瞄準發射的。無論炮手的訓練多麼有素,他自己對是否擊中目標也毫無把握。“無畏”艦上同一口徑的重炮,其彈著點都很集中,這樣調整距離對準目標就變得容易了,一種集中火力的控制系統——火炮指揮儀出現了。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作為曾經的海上霸主,戰列艦一般都裝有巨炮。

  自那以後,炮手們不必一定要看到目標了。炮手們只要根據槍炮軍官和火控人員所給的指令,去調整方向來對準目標就行了。而火控人員中的多數人也同炮手們一樣,用不著非要看到目標不可。當“無畏”艦服役時,皇家海軍的火控系統尚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但是在10年以後的日德蘭海戰中,主力艦隊的大多數軍艦的主甲板下,都已安裝了射擊指揮儀和設置了計算中心。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火控系統日臻完善,整個火控系統牽涉到如下人員:首先是槍炮軍官,即火控主官。他的崗位在離水線100英尺高的前桅杆上的觀測站中。從那兒,他可以不受煙,霧,浪花以及炮彈爆炸的影響,清楚地進行觀測。其次是指揮儀瞄準手和測距記錄員。他們的位置正好在觀測站的上方。此外還有傳送手,他們的傳送站在水線以下。最後還有炮手們,他們都在炮塔室。

戰列艦:鉅艦大炮,男人的夢想!(上)

巨炮同時開火的瞬間,火光四起,海水都被激起漣漪。

  測距員們同時使用幾臺測距儀和大型雙筒望遠鏡,不斷地觀測敵艦的距離,並且求出平均值。然後,連同他們對敵艦所估測的航向、航速都傳給計算站,計算站再將炮彈的飛行時間、空氣的溫度、風速(遠距離發射要求有高俯仰角)以及己艦的航向、航速、橫搖、縱搖、俯仰角、偏航角等有關數據輸入計算站的計算器中,求得“火控問題”的答案。最後,把求得的合適的俯仰角數據傳給炮手。當時那種計算器的使用代表了最初的電動機械計算機的應用,這種計算機的出現只是在有了電以後才變為現實的。當時無論是照明還是作為工業上的能源,電都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而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艦隊的所有軍艦上就用電來照明和作為動力了。由主電源輸送來的電,用在火炮控制系統的線路上,可以在刻度盤上指示遠距離目標,對瞄準手和方向手指示方位和距離,標明彈藥的準備情況以及遙控各門火炮進行射擊。這樣,艦上的所有火炮都能夠瞄準同一目標一起開火了。這種情況,今天看來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很簡單的,但在19世紀與20世紀交替之際,無疑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突破。由於射擊指揮儀的出現,火炮出現了一致性和火力的集中性。槍炮軍官使用火炮中的一門炮,憑藉觀察它的彈著點——近彈還是遠彈,偏左還是偏右,就可以很快地糾正所有火炮的瞄準點。即使這樣,彈丸還是很少擊中目標。據估計,在戰鬥中,火炮的命中率只不過3%,這當然與槍炮軍官及炮手們的技術水平和火炮的質量有關。

  20世紀初期的戰列艦已經體現了未來重工業發展的方向。一噸多重的炮彈是由液壓裝置或電動揚彈機輸送到大炮上,訓練有素的炮手們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裝彈、發射、再裝彈和再發射的全過程。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