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成书原因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曾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也可以看出《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呢?

1. 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司马迁这段对家世的自序,表现了司马迁对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史官家庭的自豪感,也加强了他以修史为己任的责任感。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做太史令。另外,司马谈任太史令时,就曾想利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却未能如愿,临死时,他就把这一未能实现的学术理想留给了司马迁,他在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当时司马迁含着泪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司马谈死后3年,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就开始搜集材料,做写作上的准备。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即着手起草《史记》。可见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上、事业理想上的抱负是与他的家庭环境和父亲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的。

《史记》的成书原因

2. 青、中年时代的漫游。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与他博览群书、整理过大量历史文献有关,而且与他漫游祖国各地,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有密切关系。司马迁在青、中年时代,他就曾出游到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许多地方。再后来他到过屈原流放的沅水、湘水地区,并到屈原自沉的汨罗江上做了凭吊。

3. 遭李陵之祸。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司马迁根据平时对李陵的了解,认为李陵并非真心投降,而是想找机会报答汉朝。武帝认为他是在有意为李陵辩护,因此,把他下狱治罪。他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报任安书》)于天汉三年(前98 年),遭到残酷的宫刑。这桩极不幸的遭遇,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很大。司马迁最初开始修史时,是出于和父亲同样的动机和目的。把修史看作是 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太史公自序》),是为了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润色鸿业。经历李陵之祸后,他的心态也发生变化,一方面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性和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有了痛苦而深切的感受;另一方面他为了雪清耻辱,更加发愤著书,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和心血完成《史记》的写作。

《史记》的成书原因

4. 从社会发展来看,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发展的一个高峰。司马迁生当西汉帝国建立以后的武帝之世,这正是周秦以来第一个统一大帝国昌盛的时代。在这样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之下,统治者有了更多的精力来丰富精神生活,而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这种稳定的社会局面也为当时的读书人著书立说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

《史记》的成书原因

由此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史记》的成书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而身为作者的司马迁更是饱尝心酸苦楚。正是验证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今成大事者皆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