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3月25日早上九點,天津港。

“前線”輪裝載著長城汽車天津生產基地和河北保定、徐水基地生產的共976輛外貿汽車,駛離天津港,即將發往沙特阿拉伯吉達港,至此長城汽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復工後的首批出口訂單共1557輛車分兩船趕在訂單離岸交期前完成交付,避免了一次高額賠償的發生。

這也是全球疫情下,中國製造業重啟,全球貿易續航的一個細節。

“大半個中國的產業鏈為這一單而動!”回想近兩個月來經歷的一切,長城汽車天津哈弗分公司總經理張國欣終於鬆了口氣:“這麼大疫情的衝擊下,依然按原計劃準時交付訂單,實在來之不易!”在他眼中,這不是一家中國民營整車企業獨立完成的復工復產,更是一次對中國汽車產業復工復產、發展韌性的巨大考驗。

復工之路艱難險阻,整車生產企業真的太難了

1月27日大年初三,京津冀地區的疫情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不少人才剛進入“春節不能出門”的緊張氣氛中,但在湖北武漢,疫情卻已是爆發期,日新增確診病例1291例,當天全國醫療救援團隊支援武漢達到6000人。

這一天,長城汽車天津哈弗分公司總經理張國欣動身從河北保定家中返回天津,為復工復產做準備,南美和西亞的整車訂單在催企業了。

“早做準備才有可能開工。”對於人員密集的汽車生產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防疫。只要開工,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就面臨著8000人同時生產、飲食、住宿等一系列問題,常態的管理體系現在全都需要重構,更別提天津基地員工大部分都來自河北、山東、江蘇等勞務大省。隨著疫情的蔓延,外地返津人員隔離14天制度該如何執行?一旦發生風險怎麼處理?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迅速拿出一套制度,成立八個工作小組,上線一個小程序,追溯員工居住所在地14天的疫情發展變化,以及個人身體狀況和每天行動路徑。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長城汽車復工準備、消殺、現場測溫

這些繁雜的工作,僅僅是長城汽車艱難復工中的diyi道坎。那時,長城汽車擁有海外三國的出口訂單,分別要發往秘魯、巴西、沙特,車型涵蓋SUV、皮卡等多種型號,長城汽車在國內三大基地必須在3月底前完成交付1557輛車,不然就要面臨巨大的違約風險。其中,包括天津基地生產的706輛SUV,要想趕上訂單交期,2月中旬就必須復工復產。2005年起,長城汽車率先進入中南美洲市場,在SUV細分品類中,哈弗憑藉良好的市場口碑排名第四,皮卡以高性價比優勢銷量排名第二,樹立了中國汽車品牌的標杆,因此維持住南美市場對長城而言意義至關重要,全球化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歇。


但疫情非常嚴峻。1月底時,國務院剛剛頒佈了延長春節假期的通知,暫停各省市間的省際長途班線。眼看著大量的工人無法返崗,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率先梳理了生產庫存、供應鏈系統,必須讓材料等人。作為國內知名的汽車生產商,長城近年來發展迅速,供應鏈上更加追求低庫存。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576.9萬輛,張國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輛車的成本僅按10萬塊錢算,整個產業鏈上如果有10萬臺車,這就是一百個億,這個資金量沒有人受得了。再算上週轉、庫存車輛,又是一大筆錢,所以說整個產業是追求零庫存的,國內供貨都是以天為單位。”疫情之下,整個汽車行業都非常緊張,開不起工成了一個共識。

即便知道開工就要虧錢,但整車廠商必須先動起來,天津市工信局研究室副主任沈毛毛告訴記者:“只有整車動了,整個產業鏈才能拉動起來,上游帶動下游,這符合國際慣例,所以整車廠即便虧損一些成本也會先動起來。”而天津正是中國三大整車廠商集中地,長城汽車天津基地、一汽豐田、一汽大眾先後在2月18日打響了全面復工的戰“疫”。

13家湖北供應商,復工繞不過去的坎


長城哈弗H6是天津基地的明星產品,連續80個月蟬聯國產SUV銷量榜首,不僅暢銷國內,國際市場上認可度也很高,但在籌備復工盤點庫存和供應鏈廠家時,張國欣發現,有13家供應商恰恰在湖北省,少其中任何一個零部件,企業的復工就等於無米之炊。張國欣在和總部的視頻會議中提出:“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有354個供應商,天津本地135家,一輛車2000個總承,3萬個零部件,缺一個車都裝不上,但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對此,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趙國慶深知這就是影響長城復工的關鍵:“你像傳動軸就是武漢工廠生產的,沒有它我們剛復工就得停工。”

緊隨疫情的變化,13家湖北省的供應商由長城汽車總部逐一聯繫,湖北省除武漢外有3家有望在3月前復工,但武漢的10家經過研判不可能在短期內復工,其中7家找到了替代產品,剩餘的3家怎麼辦?這樣難度的復工僅靠企業自身是無法解決的,企業與河北省、天津市工信部門聯繫,三個基地駐場協調員及時向上反映情況,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龔曉峰說:“立即給湖北經信廳發了函,湖北經信廳非常重視,企業立即把所有庫存的產品發過來了。”

決策迅速,還要找到方法,僅有的兩天時間裡,武漢當地三家供應商拿著武漢市政府開出的這封緊急協調函,在確保健康和遵從防控檢查的前提下,讓各部門員工從封閉的小區裡出來,打開倉庫將所有庫存迅速出廠,發往長城汽車保定、徐水、天津三大生產基地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長城哈弗天津分公司生產線▲

然而事情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因為整車廠一旦開起來,對於這三種主要零部件的需求就是持續的,面臨的缺口很大。張國欣盤點了數字,“庫存只能堅持三、兩天,五天都是滿打滿算,絕對到頭了!”但疫情最嚴重的武漢面臨的情況非常現實,短期內無法恢復生產,因此再次尋找替代產品、嘗試其他供應商刻不容緩,排查整個供應鏈發現,這3家提供的傳動軸、天窗以及懸置這三種產品並不像電子產品可以迅速找到替代產品,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磨合才能生產,“汽車行業不會說拿過來你就敢用,一定得做大量試驗才能確定,單說一個發動機油箱,掛滿油靜止幾個月觀察,還要在高溫裡面運轉多少小時,驗證週期肯定來不及。”從事汽車行業二十多年的張國欣對此很瞭解。這種情況讓長城哈弗天津分公司的復工復產之路更加艱難。

大膽設想異地生產,搬運模具

供應鏈無法支持復工生產,不復工又完不成訂單,就在張國欣陷入兩難境地的時候,一位來自武漢的供應商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我們考慮把生產從武漢轉出去。”說這話的是來自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武漢工廠總經理王亞哲。納鐵福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傳動軸供應商,我國每生產6輛新車就有1輛安裝了這個工廠製造的傳動軸,15%的國內佔有率,部分產品還出口德國、英國。武漢封城條件下,“這麼龐大的生產轉移,從來沒人幹過,能行嗎?”這是所有人聽到這個設想後的diyi反應。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武漢納鐵福▲

疫情之初,王亞哲也非常焦慮,因為武漢納鐵福生產傳動軸所用的毛坯也大多來自本地,產業鏈上家家都無法復工,所以異地生產在當時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通過協調,企業在長春找到了一條與武漢納鐵福高度一致的生產線,一個跨省協作、異地生產的計劃正式啟動。談及為何選擇長春,王亞哲解釋:“因為長春工廠實際上是擁有一個跟武漢工廠類似的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只需要將生產長城汽車傳動軸的模具轉移到長春,經過試生產和調試就能緩解燃眉之急。”

武漢距離長春2100公里,沿途要經過河南、河北、天津、遼寧、吉林五個省市。為了把生產模具從武漢轉運到長春,河北省工信廳與湖北、吉林、天津等地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對轉運車輛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司機嚴格採用不停車、不接觸等防控方式,保證設備能快速轉運長春。五地各部門通過電話、郵件、視頻等方式進行溝通,跟蹤進展。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2月29日,模具開始從武漢經濟開發區轉運。共發運四批、4輛貨運卡車,星夜兼程。

3月2日,diyi批工裝物料抵達吉林長春。

經過緊張調試和數據修正,3月6日,diyi批產品終於生產出來,尺寸精度達到0.01毫米,納鐵福長春分公司總經理趙政帶領團隊頂過了這段最難的時刻:“我們應該是每一班能生產1500到2000件,從目前的產能來看,可以滿足客戶需求。”

產業鏈終於打通了,傳動軸順利發往河北保定、徐水和天津三大基地,安裝到了長城汽車上。然而外貿訂單的交期已經迫在眉睫,天津工廠可以將車輛直接轉移到天津港的碼頭,而其他兩大基地只有在運輸上搶時間才能實現。此時,京津冀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為企業按時趕上船期創造了可能性。河北省、天津市的工信、交通、商務等部門快速對接,開出通行證,打通了運輸堵點。企業加班加點保住訂單,口岸更要爭分奪秒延續優勢,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比拼上,高效“交接棒”,跑出“中國速度”。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復工後首批車下線

天津新港海關通過實施“提前申報”將作業前置,長城汽車另外兩大基地在保定和徐水分別報關,在貨物抵港之前,就以“互聯網+海關”單一窗口、電子核銷許可證等電子監管方式,實現了企業足不出戶辦理通關業務,出口整體通關時長只有2.75小時。

天津港滾裝碼頭市場部經理邱延東從3月11日傍晚就守在碼頭,因為海上大霧,瑞典和挪威合資的華輪威爾森公司“塔拉塔”輪在錨地等待了近一天。邱延東也在調度室時刻監控這批即將出口的車輛:“我們準備了6臺專業交通疏導車和30多名專業司機包括輔助人員,同時我們還組建了一個突擊隊24小時待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外貿貨輪停靠天津港採取分級管控措施,而即將運走這批車的“塔拉塔”輪由於在過去14天曾停靠過日本的港口被列為了黃色中風險等級,全體船員不能離開貨輪,長城汽車的出口車輛需要採用無接觸式裝卸,也就是碼頭司機逐一將車輛開上船,582輛車要在四小時內完成裝卸。這也是邱延東diyi次經歷如此緊張的裝卸,最後一批車輛是在3月12日當天才到碼頭集港,30多名司機連續作戰,趕在中午前順利完成,“塔拉塔”輪按時離港。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華輪威爾森“塔拉塔”輪停靠天津港滾裝碼頭,海關現場檢驗


12天,四地跨區域接力跑,長城汽車如期交付了首批出口訂單,全面提升了企業的全球化信譽和品牌的全球化形象。

3月25號,“前線”輪搭載976輛長城汽車再度出海,這次的目的地是沙特阿拉伯吉達港,至此,長城汽車哈弗天津分公司已經完成了3月份所有出口任務,復工復產率已經從2月18日的12%逐漸攀升到80%,在汽車業內人士看來,復工復產只是diyi步,而達產才是關鍵。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傅小康說:“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場消費活力逐步釋放,國內消費者的購車需求有了明顯增長。從長城3月份銷量數據就能看出端倪,3月長城汽車全球交付新車超過6萬輛,環比增長499%,其中國內銷售5.4萬輛,環比增長671%。一季度出口新車1.34萬輛,同比增長了6.12%,我們對市場充滿信心!”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武漢納鐵福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同一天的另一則好消息來自武漢,塵封已久武漢納鐵福工廠正式復工,首日400名員工返崗復工,單日產能8000根傳動軸,產能恢復到平日的35%—40%。兩週後,武漢納鐵福800人全員返崗,15條生產線已經重啟11條,日產量達到1.6萬根,產能攀升到75%。

隨著武漢離鄂通道在4月8號正式打開,物流進一步順暢,預計在4月20號,生產長城汽車傳動軸的模具將會從長春再度迴歸武漢,中國“車都”正在加快復甦的腳步。

實錄 疫情下 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