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 vs. 指数加权

市值加权

沪深300、标普500等主流指数,基本按流通市值分配成分股权重,即市值越大,权重越高。

市值加权指数主要特点:

  1. 相信市场的效率。大家都看好的公司,不断买入,股价上涨,市值提升,指数中对应权重也越高。

  2. 相信强者恒强。给予大市值公司更高权重,即认为大市值公司能带来更多收益。

  3. 持有成本低。股价上涨,权重自然提升,不需要额外买卖,节省交易费用,也没有大额买卖产生的冲击成本。

等权重

然而市场竞争并不是永远强者恒强,在技术快速变革、或者竞争态势不明显的行业,小公司有更多发展机会,大公司容易被小公司颠覆。这时,给予各个公司相同权重的

等权重指数,有可能会跑赢市值加权指数。

等权重指数主要特点是:

  1. 每年再平衡一至两次,平均分配成分股权重。涨得多的减仓,跌得多的加仓,相对市值加权指数,会给予小市值公司更高权重。

  2. 认为机会均等,大公司并没有特别优势。

  3. 持有成本较高。每年高抛低吸,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会带来损耗。

标普500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的“发动机” 一文曾经提到过去一二十年,互联网和手机快速发展,大幅改变美股结构。对比 标普500等权重(SPXEWTR)和 标普500(SPXT)指数涨幅,也可以发现类似变化。

2015年前,移动互联网初露头角,竞争格局不明显时,标普500等权重指数表现优于标普500。2015年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垄断效应越来越明显,市值加权指数又追了回来。

行业竞争 vs. 指数加权
行业竞争 vs. 指数加权

生物科技

美国大药企普遍面临专利悬崖和研发效率的挑战(参考阅读:制药业,已濒临致命的衰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低垂的果实几乎都被摘光,每年投入越来越多的研发经费,研发出新药却越来越少。

只有革命性的新药研发技术(我个人觉得 抗体筛选平台 和 RNA干扰技术 当前最有潜力),才有可能打破这一僵局,而美国从事创新生物科技研发的,往往是大学教授们成立的小公司,几乎没有营收,不断烧钱做研发,一将功成万骨枯,临床实验突破后市值暴涨,再被大公司收购。

这样的行业,天然适合等权重指数,等权重的标普生物科技(XBI)表现也优于 市值加权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IBB)。

行业竞争 vs. 指数加权
行业竞争 vs. 指数加权

总结

  • 头部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市值加权指数有优势。竞争优势越明显,指数成分股越集中,超额收益越高。如果觉得移动互联网公司地位稳固,就应该买纳斯达克100和中概互联,而不是标普500和中国互联,因为前者给予 微软、亚马逊、Apple、Google、Facebook、腾讯、阿里更高权重。


  • 技术快速变革的行业,等权重指数有优势。如果觉得生物科技行业处于技术革命中,应该优先考虑等权重的标普生物科技。


  • 如果对行业发展趋势缺乏深入了解,那么还是推荐买沪深300和标普500这样的全行业市值加权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