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愚人講的故事,滿是喧譁。

一位博主說“我覺得今天北京有點熱”,結果大家像錘子發現釘子一樣,紛紛“槓精”附體。看著這些幾乎窮盡所有邏輯可能的評論,除了哭笑不得,我猶豫著,甚至有點害怕,我還要不要發“我買到了5月的機票”的感慨了。

01 一篇要發而未發的微博可能引發的口水戰

我計劃要發而未發的微博是這樣寫的:我買到5月的機票了。

(我不是說孩子應該呆到暑假再回。不是故意忽略4月買不到機票的事實以及6月放暑假了而之前沒回的也該回了,從而大概率上也買不到機票的可能。回有回的原因,不回有不回的理由,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買到機票了,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我只是發個感慨,不代表那些4月份就買到機票的人的感慨,也不是故意說出來召人嫉妒恨。我理解機場工作難度大,但我不是抱怨,只是單純表達一下因為孩子有條件回但因為航班減少很難買到票但最終買到了的感慨)。

生活像愚人講的故事,滿是喧譁。| 不再猶豫和害怕時,還是美好的

《烏合之眾》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群體心理研究的開山之作

可是萬一網友質疑我“造謠”怎麼辦:“回國的票好不好買,以通稿為準”;“報道沒有說票不好買,一切以正式通報為準,不傳謠,不信謠”;“個人不要隨意發佈這種感慨,容易引發聯想”。

也許他們會質疑我“雙標”:“航空工作人員風險那麼大,你怎麼不發感慨,雙標狗”;“不就是票難買了些嗎,難道不知道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嗎”。

我害怕他們說我別有用心和不顧全大局:“你說機票難買,為什麼工作人員辛苦你不說呢”;“很多人是主動選擇留在當地的,你這樣說,不是在誤導大家嗎”;“你有什麼好抱怨的,中國發展起來了,你們才有機會送孩子去讀書,你怎麼不寫這些”;“機票難買就不要回了嗎,發這種牢騷一點意義都沒有”。

好吧,我還是做沉默的大多數吧,畢竟那隻特立獨行的豬還是少見的。

02 不甘沉淪為一名烏合之眾,那我該警惕什麼

微博雖然決定不發了,但聊聊百年前的那本著名的勒龐的《烏合之眾》總還是可以的。書中對

烏合之眾的定義是這樣的:具有某種相同的心理訴求的群體,而且這些群體未必在同一時空和同一地點。按照這個定義,因為輿論引導而對當地華人做出不友善舉動的那群人,以及那些當孩子們想回國而喊著去死吧的那群人,應該都算是烏合之眾吧。

我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我只是按照勒龐的定義來套而已。

書中進一步指出,人們一旦聚集成為群體,就會出現智力下降,盲目自信和情緒化的傾向。這些斷言如此扎眼,就像預言似的。作為自詡智識分子的我自是不甘沉淪為其中一員的。那我應該警惕什麼?

生活像愚人講的故事,滿是喧譁。| 不再猶豫和害怕時,還是美好的

無論個人多麼聰明,一旦進入群體,可能會喪失個人品質。因此需要格外警惕。

那些惱怒中國的發展,認為疫情是中國造成的人群,他們需要發洩憤怒的對象;而國內的某些輿論則調動了仇富心理,竟至幸災樂禍。中國已經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你懂的。

這些事實雖然片面但也提醒著我們:當烏合之眾形成時,要尤其警惕憤怒和恐懼的情緒。因為這些情緒是最容易傳染的。一旦有些斷言夾裹在這些情緒中傳播開來,而導致被傳染的人群深信不疑而採取行動,我們的社會將被撕裂。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03 在參與討論易引發爭議的問題時,我們該遵循什麼

一個硬幣有兩面,一顆鑽石有很多切割面。同樣,當我們在討論一件特別容易引發爭議的公共問題時,我們需要清楚:每個人的觀點,都會受他的立場,他的生活經歷,他的認知經驗,還有他所處的社會角色的影響。

生活像愚人講的故事,滿是喧譁。| 不再猶豫和害怕時,還是美好的

關注眼前還是著眼未來,這個選擇每個人都會遇到

瞭解了這點,也許對那些偏激的觀點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吧。畢竟屁股決定腦袋。

但是,在討論這些問題時,我們還是有一些原則可以去遵循的:

如果這是別人的私事,那你還是沉默吧,這是對他人隱私的尊重;

如果這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你要清楚,在很多情況下這類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It all depends.”在你講出自己的觀點前,自問一下:我是更關注眼前的短期利益呢,還是應該著眼於未來去選擇長遠利益呢。

莎士比亞說:“生活如同愚人講的故事,滿是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我想,當我不再猶豫和害怕時,生活還是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