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唐僧的示弱之智:唯謙受福,會低頭,才會出頭

“愚人”唐僧的示弱之智:唯謙受福,會低頭,才會出頭

唐僧大智者若愚,但不是真愚。四百多年來,人們對唐僧有太多的誤解。他取經途中表現的懦弱,是為了對比孫悟空這顆心的強大和表現人的懦弱。同時,也表達了“上善若水”內強外弱的智慧。唐僧深得“謙卑忍辱”法門的真諦,所以,會贏得那麼多神佛相助。唐僧也深得做事之道,為人之道,為師之道,是真有智慧的人,所以才會一次次闖關成功。他主要有示弱之智。

示弱就是謙和,是做人的最佳狀態。地低,才有江河湖海。做人要柔和示弱,方可廣聚人才。反之,如果唐僧剛愎自用,就沒有孫悟空、豬八戒相助了。聖人老子說“人法地”,是說人要效法大地,大地什麼地方最偉大,是大海。就是因為它謙卑,謙到地平線下面去了,才百川歸海。唐僧深得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智者有時像愚人,但愚人卻成不了智者。世上只知強者為強,不知道外弱內強才是真正的強大。

《易經》說,天地神明喜歡謙卑的人,“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留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做事柔和謙卑,才有佛菩薩乃至天神、護法的幫助。唐僧的示弱也是在表法,以柔克剛,外弱內強是充分發揮弟子作用的用人之道。如果壓制手下人才,也沒人幫你了。

唐僧深得謙卑示弱之智,這是他廣結善緣的地方。他見廟拜佛,見塔掃塔,是謙卑恭敬心的產物。其實拜佛也是拜自己,更是征服自我。事實證明,只有學會低頭,才會出頭。只有征服自我,才會征服別人。

摘自《心解西遊》(善惡由心,禍福由心,一切皆由心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