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2012年底,巴基斯坦的兩座城市有60人死於服用止咳糖漿。調查人員追根溯源,終於發現致死的止咳糖漿都含有一種從印度進口的活性成分,名為右美沙芬。之後,巴基斯坦方面經調查進一步揭露了此中的秘密:表面上看這些藥物所含活性成分的數量都在正常範圍內,實際上卻混入了本不該含有的左旋咪唑——一種比嗎啡強五倍的化學物質,也是本次死亡事件的罪魁禍首。

無獨有偶。2013年9月,巴拉圭的44名兒童在服用止咳藥後,因呼吸困難入院。調查人員在該止咳藥的製藥廠發現了右美沙芬的進口記錄,與巴基斯坦的止咳糖漿事件用的是同一批。彼時彼刻,該批活性成分已經出口到歐洲,北非,中東和拉丁美洲的多個國家。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一份警報,列出了來自於印度工廠那批右美沙芬,在接觸患者之前成功召回了大批藥物,然而運往中東的那批右美沙芬卻無從追查。

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在當今社會中,藥物的製造和分銷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全球化的產業。通常情況下,人們很難追蹤假藥或劣質藥的“來龍”和“去脈”。

什麼是劣質藥?

“劣質藥”不僅包括我們俗稱的假藥,也包括因質量控制不充分,或儲存不當,或因時間流逝藥效而退化的“次標準”藥品。

一方面,劣質藥可能毫無效果,同時耽誤正常療程。2006年至2007年一年間,一位名為彼得·吉爾斯皮的藥商就向英國的藥物分銷系統引入了72,000包假藥,其中25,000包進入到了藥店並兜售給了病人。這些假藥的活性成分含量普遍不達標,卻被當成正規藥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耽誤了諸如心臟病,胰腺癌和精神類疾病的治療。

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另一方面,劣質藥可能會令人喪命。2012年,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的56歲的汽車工人托馬斯·羅賓斯基為了治療背痛去醫藥打針,卻因為注射的藥物被汙染,死於真菌性腦膜炎感染。這批來自新英格蘭藥房的藥品幾乎沒有受到任何質量控制,最終造成了全美近800人的嚴重感染,其中64人死亡。

即使你不服用劣質藥,也並不代表著你可以置身事外。含有少量活性成分的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抗病毒劑)已經公認可以引起致病病毒的進化,從而產生抗藥性。長此以往,一些本來很容易治癒的細菌感染,例如淋病等,就變得棘手起來。結核病和艾滋病等疾病更是越來越難以治療。在未來,常規手術或癌症治療可能會存在更大的風險。當常規藥物在最簡單的感染面前都毫無招架之力時,人類就處在真正的危險之中了。

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深入虎穴:一個打擊假藥先鋒的故事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之一,美國40%的非處方和處方仿製藥來自印度。來自印度的蘇雷什·薩蒂是一名私人調查員,他大半的職業生涯都在揭露偽造藥品製造商,日常工作包括追蹤假藥的運作以及向警方提供信息以進行突擊搜查。從他入行起,他也成為了一些密切關注假藥的研究人員、記者和紀錄片製作人的“資源”。

為了更加了解假藥這個產業,薩蒂曾深入虎穴,親眼見過假藥的生產製造鏈。他聯繫到假藥製造商,假裝想要購買一批止痛藥。在支付了定金後,薩蒂跟著製造商找到了卡爾納爾的一家擁有印刷藥板所需設計文件的印刷商,印刷了紙板包裝,並製作了用於壓印批號和有效期的印章。然後他們從德里開車到索內帕特縣的一個小型製造作坊,用已經準備好的藥片模具做好了他的一批假藥。在記錄下所有事情後,薩蒂燒燬了這批假藥,然後向警方舉報了該製造商。之後薩蒂收到了各種假藥商的恐嚇信,叫他不要多管閒事,還威脅他說如果再出現在假藥製造商的地盤上,等著他的就是槍子兒了。

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約15年前,印度的藥物管制者和消費者開始意識到醫藥系統中存在假藥,開始用比色測試檢測假貨。這種測試主要用來檢測是否含有某種成分而不是其濃度,這就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之後,假藥製造商總是會在假藥中摻入一小部分活性成分,這樣在檢測中就查不出來是假貨。假藥製造商將其視為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因為這些活性成分可能會產生一些效力,迷惑消費者,讓他們以為是真藥。而且如果他們被抓住,也可以解釋說這只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紕漏,而不是徹頭徹尾的偽造。對於製造商來說,這是一種逃脫懲罰的好方法,對於患者來說,卻是一場噩夢:由於活性成分劑量過低,他們得不到恰當的治療。從抗菌素耐藥性的角度來看,這也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劣質藥屢禁不止:誰的鍋?

那麼當假藥出現,到底應該由誰負責?一粒小小的藥丸的成分可以來自多個國家,製成後通過不同的港口運輸,在各個國家包裝,最終通過網絡藥房銷售。假藥進入連鎖店的切入點數量是驚人的。由此看來,確保藥品質量是一項全球性挑戰,國際協調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庫的更新是一個關鍵,監管的責任如何落實也是關鍵問題。

有專家指出,劣質藥監管的職責應該落在出口國的相關部門肩上,但是薩蒂對印度政府在地方一級監管劣質藥品的嘗試持懷疑態度。2009年,印度衛生部長推出了一項計劃,獎勵向監管機構檢舉揭發藥物質量問題的勇者。“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薩蒂說到。由於法律及執法的不嚴,沒有人真正為製造假藥付出代價。薩蒂表示賣假藥的利潤遠超於賣海洛因。海洛因的兜售製造者害怕警察,而假藥的兜售製造者卻沒有可忌憚的事情。他們可以高枕無憂地繼續賺著黑心錢,而那些舉報者則可能會受到人身威脅。

故事的最後

在印度,Zifi 200是一種最常被仿製的藥品。作為一種處方藥,患者必須持有處方才能購買,藥劑師也必須保留銷售記錄以及處方醫生和患者的聯繫信息備查。然而印度的患者不僅有很多途徑買到Zifi200的假藥,就算是真藥,他們也可以在沒有醫生的處方的情況下隨意購買。

假藥:一個威脅你生命的全球產業

除了假藥監管,濫用和誤用藥品的監管也是印度政府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2010年,印度人均消耗的抗生素數量居世界首位。雖然明令禁止,但包括抗菌藥在內的藥品輕而易舉就可以在櫃檯上買到。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大量抗生素未經印度或製造商所在國家批准就已被上架銷售。為了保持抗菌藥物的有效性,監管機構除了要禁止假藥,同樣需要防止藥物的濫用和誤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