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艺术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与别人发生矛盾与冲突,有时言辞激烈,便会伤害到别人,那么就面临着向对方表达歉意。

但抱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仪式。

能够缓解对方的不愉快情绪,化解彼此间的矛盾,这才是道歉的最终目的。

大多数情况下,对方还是愿意接受道歉并且原谅我们,但不排除无论如何对方都不肯原谅的情况。关键是,我们是否能让自己的抱歉打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诚意,因此,掌握一些道歉小技巧很重要。

道歉的艺术

选择好道歉的时机

美森瑟·弗朗兹博士说:“在受害人已经解释自己为什么生气后,是道歉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不要急于道歉,稍稍停顿几秒。

用心陪伴对方一会儿,倾听对方的诉说。在对方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后再道歉,更易于得到对方的谅解。因为这样对方会认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能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心情。

太急于道歉,对方可能认为你是在防御,是怕他责怪或报复你。

太晚道歉,可能导致对方在等待中对你的不满而误解加深,也可能因为对方已经忘记此事,你的道歉反而唤起了他的不愉快。

道歉后要表达关心被伤害的一方,不仅想要看到我们因错误而感到内疚的诚恳态度,更认为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他造成的伤害。

向被伤害一方表达关心、其实是在满足她“我很重要”、“你应该尊重我”的心理需要。因此,往往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关心的动作,比无数次道歉更能化解彼此间的误会和矛盾。

道歉的艺术

道歉时态度要诚恳

要明确告诉对方自己错在哪里,不要附加任何理由。

否则对方会觉得你只是随口说出,是想用理由推脱责任,尽快脱身。

英国德比尔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保罗·吉尔伯特说:“如果你道歉的目的只是平息对方的怒火,那么这种道歉对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没有多大帮助。因为这种道歉带有一种欺骗性,而不是由衷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表情、语言、语调、体态语等来表达歉意。这样效果会更好。因为对于语言,人们更相信态度。

道歉的艺术

用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

不要以为一声没关系就没事了,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尽可能的弥补。

譬如,你可以跟对方说“让我来处理吧”。这种积极补救自己错误的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害的行动,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进而更容易原谅你。

道歉方式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道歉有着不同的期待,有人比较接受诚恳的语言,也有人只是因为看到因错误而痛苦不堪的表情就放你一马。

心理治疗师查曼普说过:“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的道歉语言,你的过失就可能永远不会被真正原谅,你们之间受伤的关系也就可能得不到真正的修复与和解。”

所以,对不同的人,选择她所期待的道歉方式,才能真正获得对方的原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