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01 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


2月12日,岳雲鵬在微博上配圖併發文:這位美麗的小姐姐,雖然看不到你的臉,但我知道你們都是最美的。等疫情過去我請你們看相聲,想聽啥演啥!

暖心的小嶽嶽,給武漢的一線人員送上了暖心的言語和真摯的留言。一時間火爆網絡,轉發3萬,評論4.5萬,點贊更是達到了221萬。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小嶽嶽受到了這麼多人的喜愛,和他的師父郭德綱以及選擇進入德雲社的轉折是分不開的,更重要的還有當年損他罵他的客人,把他摘出了服務員隊伍。

最早他因為家裡太窮,68元的學費太貴,就初中沒畢業就和五姐一塊兒到北京打工了。14歲開始在石景山一個工廠給人家看門,幹了一年多;後來學過電焊,在飯館刷過碗,還幹過三四年服務員。

2004年,也就是19歲,岳雲鵬在打工的飯店碰見了去吃飯的郭德綱,隨後開始了他的相聲演藝生涯。

試想如果他當時不是選擇了相聲行業,而是一直從事著服務員的工作,他可能會有今天的成績,能激發和養成他現在“逗,萌”的相聲和喜劇的品質麼。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我想不會的,就算他勤能補拙,把他在相聲行業的勤奮幹勁,努力全部用在服務員的行業。他也不會達到現在的高峰,畢竟他的職業發展道路也是,服務員,領班,主管,經理,股東,老闆。

他在關鍵也是正年輕的時候作出了重要且正確的選擇,才是他成功的一大步。因為相同的時間提升了更高強的能力。所以,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


02 用心的勤奮才能更上一層樓


選擇好了正確的方向,有了奔頭,剩下的就是腳踏實地。

岳雲鵬也正是這樣做的。

由於岳雲鵬輟學早,文化水平低,而說相聲又是靠嘴皮子掙錢,掙的又是文化人的錢。於是他自己只能刻苦勤奮,別無他路。就像白巖松說的,最遙遠的路就是捷徑。

04年進入德雲社,06年才第一次登臺,可見他沒有別人的天賦,也沒有別人的好基礎。他的勤奮無時無刻,說好相聲,岳雲鵬曾經在大冬天站室外拿著《法制晚報》大聲朗讀,就為了練好普通話。

第一次上臺,本來十來分鐘的段子,他因為緊張忘詞三分鐘就被轟下臺。有一年多,他都沒能在上臺,直到他自己創作了《學歌曲》。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他自己也思慮很多怎麼才能讓他的相聲更出彩,他更用心的學,也經常是學師父和師兄的表演。然後模仿,刻意練習,積蓄力,沉澱。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用心刻苦勤奮了9年,2013年,在北京舉辦相聲專場,也終於成了能挑大樑的師兄。


之後在央視春晚,2014年參演小品《打擾了您》,2015年合孫越表演小品《我我忍不了》。從此名聲大振,他用了的近十年用心勤奮,換來最終的成功。

隨後的2017.2018.一直到現在,更是井噴式的發展,參演電影,參加綜藝,發佈歌曲,主持節目,一步步走來,逐步成為了最受關注喜愛的青年演員,都少不了他的刻苦用心。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就連他的師父郭德綱對他的評價都是:岳雲鵬學習相聲是非常刻苦的,而這正是促使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他早晚能成為一個大角。


03專業深耕,學各家之長,成自家之風


提到梅蘭芳,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國戲曲一代宗師。

他出身梨園世家,8歲開始學藝,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1歲登臺縱然是眼睛無神,長相不出眾,但他都用自己的方法一一克服了,而且還把缺點逐步的轉化為優勢。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他一生長達近60年的演藝生涯,主要從事京劇,崑曲的表演,還刻苦學習武功,用心揣摩各角色。他表演的青衫充分展現了女性之美,不僅是面目的妝容,還有眉目的一顰一笑,更有手指動作的藝術表現。都給肢體的優雅美姿展現的活靈活現

中國評論家、戲劇家梅紹武,也就是梅蘭芳之子,介紹說,他父親從青年時代起就認真鑽研古典文 學、國畫、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俗學、音韻學和服飾學等多方面的祖國傳統文化,並把這些知識融合到他的藝術中去,從而創造了大量優秀劇目,形成了具有獨 特風格、大家風範的藝術流派--梅派。

梅蘭芳先生博各家各領域之長,創編新戲,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梅派”。將中國的京劇和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了高潮,走向了鼎盛時期,並把中國的國粹帶出國門,傳播到世界各地。

這就是令人敬佩的人,享譽中外的大師。

04 總結


因此,勤能補拙並不能簡單的來說就是真的,他需要有前一個大的前提來保障。就像我們學習一個新技能也是一樣的,我們有設定的目標,有想成為的榜樣,或者是有想做成的事。那麼我們都希望最終能夠成功,也希望是能走向成功的。

那麼,我們只是一味的勤勞,刻苦,來彌補我們的不足,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我們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我們終將是需要能夠更高效的成功。


岳雲鵬:勤能補拙,竟然不是真的?掌握這3點才能更高效


就像小時候背課文,如果你只是勤奮的背會,那麼還是沒有價值,關鍵還是要弄懂其中的意思,能靈活運用,學以致用,才能更加高效。

同樣做題也是一樣的,做那麼多的題目,都不是目的,都不是勤勞的表現。只有深入用心的思考,最終掌握好知識點。否則有可能我們只願意做更會的題,禁錮到了舒適區,這樣反而是南轅北轍,越走越遠。

還有寫作也是一樣的,我不能只是簡單的練習,僅僅相信勤能補拙,而不去選對方向,去發現問題,那寫的再多,學的再多,終是沒有進步。

因此,勤能補拙就是假的,他需要我們首先選對方向,其次加上用心的刻意勤奮,最終專業深耕,學各家之長,成自家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