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參加過解放新疆的開國將帥有哪些

參加過解放新疆的開國將帥有哪些


一、解放新疆的開國將帥

1949年9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2軍在甘肅酒泉召開黨委擴大會部署進軍新疆。左站立者為王震,時任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背靠桌子坐的為朱家勝,時任第一兵團組織部部長;後面靠柱子坐的是王恩茂,時任2軍政委;手臂放在桌子上的是郭鵬,時任2軍軍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的部隊構成。第一兵團兵團部和所屬2軍(轄4師、5師、6師);6軍(轄16師、17師,欠18師)。

說明:1949年1月一兵團成立時轄1軍、2軍和7軍。二兵團成立時轄3軍、4軍和6軍。一兵團解放青海後向新疆進軍時1軍留在了青海。6軍原屬二兵團,後改屬一兵團;7軍原屬一兵團,後改屬二兵團。6軍18師在攻克西安後留守西安,脫離6軍指揮。

說明:“指示”中說2軍進北疆,6軍進南疆。而實際執行中是2軍進駐了南疆,6軍進駐了北疆。原因是,王震認為6軍剛參加蘭州戰役,傷亡較多,2軍已在前面,且繳獲了不少汽車,加之2軍是自己的老部隊,所以建議讓2軍先進新疆,先乘車,後徒步進駐南疆各地。而讓6軍在後,乘蘇聯支援的飛機進駐北疆和迪化市(現烏魯木齊)。彭德懷錶揚後同意了這個建議。

1949年12月17日彭德懷等在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大會上。

將帥簡介

彭德懷(1898-1974)元帥,湖南湘潭人。192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率領紅五軍參加了井岡山斗爭。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任紅三軍團軍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指揮大西北作戰。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兼新疆軍區司令員(1949.12-1955.3)兼政委(1949.12-1955.3)。志願軍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33年8月被授予一等紅星獎章。

王震(1908-1993)上將,湖南瀏陽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參加紅軍。參加並領導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領導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任中共新疆分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49.12-1955.3)兼22兵團政委(1949.12-1954.10)、新疆軍區代司令員兼代政委。鐵道兵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務院農墾部部長、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33年8月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

七次負傷。1935年4月任軍團政委時在陳家河、桃子溪戰鬥中負重傷;在龍山圍困戰中負輕傷;任359旅旅長時抗擊日寇被毒氣毒昏,白求恩大夫搶救脫險;1948年8月9日在陝西省澄城縣王莊鎮負傷。

陶峙嶽(1892-1988)上將,湖南寧鄉人。建國前任國民黨新疆警備中將司令。1949年“9.25起義”主要領導人。建國後,任新疆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949.12-1955.3)兼22兵團司令員(1949.12-1954.10),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全國政協副主席。198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

徐立清(1910-1983)中將,安徽金寨人。1928年8月參加紅軍,193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等地任職,參加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鬥爭。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第1兵團政委兼新疆軍區政治部主任(1949.12-1951.7)。解放軍總幹部部副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濟南軍區政委,成都軍區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2年軍隊定級時定為正兵團級,軍銜評定為上將。本人高風亮節堅決要求降銜,授予中將軍銜。傳為佳話。評行政級時定為5級,是為數不多的5級中將。

賽福鼎▪艾則孜(1915-2003)中將,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人。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 任新疆軍區第三副司令員(1949.12-1955.3),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政委,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94年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郭鵬(1906-1977)中將,湖南醴陵人。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1929年參加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軍長。建國後,任2軍軍長(1949.12-1953.6)兼南疆(喀什)軍區司令員(1950.1-1953.6),新疆軍區副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革命烈士。1933年8月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

十七次負傷。長征到阿壩時在戰鬥中中了七槍。賀龍、肖克、關嚮應等領導人到醫院看望,在沒有麻藥和手術刀的情況下,用刺刀、剪刀和一把陶挫磨幾下動的手術。賀龍一手握著潘本善(主刀醫生),一手握著郭鵬說“神醫、神醫,硬漢、硬漢”。

王恩茂(1912-2001)中將,江西永新人。1928年5月參加革命,193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政委。建國後,任2軍政委(1949.12-1952.9)兼南疆(喀什)軍區政委(1950.1-1953.6),新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兼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兼瀋陽軍區副政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兼烏魯木齊軍區第一政委,全國政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行政5級。

1948年10月6日在陝西省澄城縣新村負傷,時任西北野戰軍二縱副政委。

頓星雲(1912-1985)中將,湖北石首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8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副軍長。建國後,任2軍副軍長(1949.12-1950.1)、5軍政委(1950.1-1952.11)兼伊犁軍區政委(1950.1-1952.11)。海軍航空兵部司令員,裝甲兵副司令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多次負戰傷。抗擊日寇左胸中彈,當時昏迷。身體殘存著11塊彈片。

楊秀山(1914-2002)中將,湖北沔陽人。1930年5月參加紅軍,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8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4師師長兼政委。建國後,任4師師長兼政委(1949.12-1950.1)、2軍副軍長(1950.5-1951.11)兼南疆(喀什)軍區副司令(1950.5-1951.11)。解放軍訓練總監部軍事學院和學校部副部長,總參謀部學校部副部長,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政治部主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政治學院副院長,後勤學院院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六次負戰傷。追擊敵人時被敵彈擊中左肩頸部,慣通傷,昏迷到第二天才甦醒。

羅元發(1910-2009)中將,福建龍巖人。1929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15師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軍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軍長(1949.12-1952.3)兼迪化(今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1950.1-1952.3)兼中共迪化軍區黨委書記。西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委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29年參加紅軍首戰龍巖小池時即左小腿中彈,因缺乏藥品器具,無法手術,為防止感染,醫生將鹽水煮沸消毒傷口。長征時頭部負傷。

張賢約(1911-2002)中將,安徽金寨人。1929年參加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副軍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政委(1949.12-1952.3)兼迪化軍區政委(1950.1-1952.3)。西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西北軍區後勤部長,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兼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總後勤部顧問、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饒正錫(1911-1998)中將,湖北鍾祥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軍委衛生部等地任職。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副政委。建國後,任22兵團副政委(1949.12-1952.)兼第1兵團6軍副政委(1949.12-1950.12)兼迪化軍區副政委(1950.1-1950.12),中共迪化(今烏魯木齊)市委書記(1949.12-1953.6)、市長,中共新疆分局組織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紀委副書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33年8月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

曾滌(1913-1971)少將,湖南瀏陽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後,任新疆軍區政治部第一副主任(1949.12-1954.9)兼新疆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政委(1949.12-1951.7),新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朱家勝(1914-2007)少將,江西蓮花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2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組織部部長。建國後,任新疆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9.12-1951.1),後勤部政委(1951.1-1952.2),政治部幹部部代部長,南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部顧問。1953年新疆軍區評定軍銜時定為少將,1955年實授大校,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三次負戰傷,均為輕傷。右側眉毛上方有一疤痕(照片看不出來),子彈擦皮而過,往下一公分傷及右眼,角度偏一點既打入腦袋要了性命。

六十年代初,用省吃儉用的全部積蓄四千元,為老家蓮花縣建成了農村第二所電站。家鄉人民念念不忘。著有《飄動的篝火》回憶長征文集。

潘世徵(1916-1961)少將,湖南寧鄉人。1930年14歲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後勤部衛生部長。建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衛生部部長(1949.12-1951.11)、後勤部政委兼衛生部部長。1951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央醫師進修學院學習,獲醫學副博士學位,後入蘇聯基洛夫軍事醫學科學院特別系學習,1956年回國,後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張希欽(1910-1998)少將,河南東明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委派在楊虎城將軍部做統戰工作,參加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時期在晉綏一帶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參謀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參謀長,新疆軍區參謀長(1949.12-1955.3)兼新疆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1949.12-1951.7),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部副部長,部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在宜川戰鬥中負傷,時任第二縱隊參謀長。

左齊(1911-1998)少將,江西永新人。1932年5月參加紅軍,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政治部主任。建國後,第2軍副政委(1949.12-1953.6)兼南疆(喀什)軍區副政委(1950.1-1953.6)、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副政委、濟南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在359旅抗擊日寇右臂負傷,白求恩做手術截肢。

甘祖昌(1905-1986)少將,江西蓮花人。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紅軍。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後勤部部長。建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供給部部長(1949.12-1950.1)、後勤部副部長(1950.1-1952.7)兼供給處處長,兼財務處處長,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三次負重傷。一次戰鬥,一顆子彈飛來,打在他的左腦門上,也是原來被土豪用斧頭劈傷的地方。感到一陣劇痛,鮮血如注,流得滿臉都是。伸手一摸,幸好子彈沒有全打進去,一半留在外面。來不及多想,用兩個手指頭捏住露在外面的半截彈頭,一咬牙,拔了出來。他把鮮血染紅的彈頭拿給戰士看,詼諧地說:“嘿嘿,一粒花生米!”。

因戰傷後遺症影響工作,組織安排休息,自己回蓮花老家務農。轟動全國。

羅章(1905-1993)少將,江西萬載人。1929年4月參加紅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後勤部政委。建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衛生部政委(1949.12-1950.8),新疆軍區駐蘭州辦事處主任(1950.8-1955.4),新疆軍區軍事法院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二次負傷。二等甲級傷殘軍人。

張英明(1918-1995)少將,山西靈石人。1936年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綏一帶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後勤部副政委。建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供給部政委(1949.12-1951.1),軍區後勤部副政委(1951.5-1952.7)兼財務部政委,後勤部政委兼生產部政委,軍區後勤部部長,烏魯木齊軍區後勤部部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吳子傑(1913-2003)少將,湖北天門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8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4師副師長。建國後,任4師副師長(1949.12-1950.1)、4師師長(1950.1-1953.2)兼喀什軍分區司令(1950.2-1951.8),莎車軍分區司令(1952.4-1953.2)。志願軍師長,瀋陽軍區炮兵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多次負戰傷。

曾光明(1917-1985)少將,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政治部、358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4師副政委。建國後,任2軍4師副政委(1949.12-1950.1)、4師政委(1950.1-1953.6)兼政治部主任、兼喀什軍分區政委(1950.2-1951.8),莎車軍分區政委(1952.4-1953.6),南疆軍區第一副政委,司令員,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長征中左臂負傷;抗擊日寇的戰鬥中右臂負傷。

蘇宏道(1916-2012)少將,湖北江陵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8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4師10團團長。建國後,任2軍4師10團團長(1949.12-1950.4)、4師副師長(1950.4-1951.12)兼喀什軍分區副司令(1950.4-1951.8)。陝西省寶雞軍分區司令員,陝西省軍區參謀長,解放軍後勤學院院務部部長,副教育長,軍政大學校務部部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兼高級系主任,軍事學院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攻打運城時頭部負重傷。任二縱隊獨立4旅10團團長時在荔北戰役中負傷。

張獻奎(1916-1999)少將,山西忻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0總隊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4師12團團長。建國後,任2軍4師12團團長(1949.12-1949.12)、第22兵團騎兵8師政委(1949.12-1951.4)兼莎車軍分區政委(1950.2-1951.4),莎車地委書記,解放軍第二步兵學校(駐地迪化)副校長。總步兵高級學校戰術教授會主任,軍事學院訓練研究部部長,蘭州軍區副參謀長,軍事科學院戰術研究部部長,軍事學院副院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任二縱隊獨立4旅12團團長時二次負傷。

徐國賢(1916-2000)少將,江西蓮花人。1930年14歲參加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師長。建國後,任2軍5師師長(1949.12-1951.12),2軍副軍長(1951.12-1953.2)兼阿克蘇軍分區司令(1950.2-1953.2)。志願軍1軍副軍長、1軍代軍長、21軍代軍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多次負傷。在359旅任雁北支隊支隊長時與日寇的戰鬥中腳被子彈打傷,警衛員負傷被俘後犧牲。另一次戰鬥左臂及左腿貫穿傷致殘。

李銓(1912-1968)少將,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政委。建國後,任2軍5師政委(1949.12-1949.12)、22兵團政治部主任(1949.12-1951.9),5軍政委(1952.12-1955.1)兼伊犁軍分區政委(1952.12-1954.12),中共伊犁區委書記,伊犁軍區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戰鬥中左手負傷致殘。

何家產(1917-1977)少將,江西上猶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副師長。建國後,任2軍5師副師長(1949.12-1950.7)兼阿克蘇軍分區副司令(1950.2-1950.7),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師長兼政委兼和田軍分區司令(1951.10-1952.4),南疆軍區副司令員,54軍副軍長,南疆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福州軍區參謀長。1953年新疆軍區評定軍銜時定為少將,1955年實授大校,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77年任福州軍區參謀長時以身殉職。革命烈士。

六次負傷。在359旅抗擊日寇雙腿被炸傷,白求恩搶救治療。1960年在高等軍事學院學習期間取出遺留在體內的彈頭。三級甲等傷殘軍人。

廖明(1911-1988)少將,江西安福人。1929年8月參加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副政委。建國後,任2軍5師副政委(1949.12-1950.12),焉耆軍分區司令員(1953.6-1955.5),新疆軍區政治部直工部部長,軍區直屬政治部主任,伊犁軍區副政委,司令員,第二政委,浙江省軍區顧問。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負過戰傷。

賀振新(1916-1966)少將,江西永新人。1933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第2軍5師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22兵團25師政委(1949.12-1951.9)。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炮兵系副主任,政委兼工程系軍械科學研究所政委,炮兵工程學院副院長,炮兵科學技術研究院政委,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359旅在山西抗擊日寇的戰鬥中負重傷,經白求恩搶救脫險。

劉發秀(1916-2003)少將,江西永新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14團團長。建國後,任2軍5師14團團長(1949.12-1950.10)兼政委(1950.3-1950.10)、5師副師長(1950.10-1953.6)兼阿克蘇軍分區副司令(1950.10-1953.6),4師師長,南疆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解放戰爭在山西運城負傷。

龍炳初(1914-1975)少將,江西蓮花人。1933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5師15團政委。建國後,任2軍5師15團政委(1949.12-1949.12),第22兵團9軍27師政委(1949.12-1951.9)。後任天水步兵學校政委,甘肅省軍區政委。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賀盛桂(1915-1990)少將,江西永新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副師長。建國後,任2軍參謀長(1949.12-1953.6)。解放軍後勤學院副教育長,副院長,總後勤部軍事運輸部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38年抗擊日寇負傷,取出17塊碎骨。

金忠藩(1917-1989)少將,江西蓮花人。1932年參加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副師長。建國後,任2軍6師副師長(1949.12-1952.4),焉耆軍分區司令員。第二高級步兵訓練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數次負傷。抗擊日寇胸部負傷。

熊晃(1913-1996)少將,湖南瀏陽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副政委。建國後,任2軍6師副政委(1949.12-1950.1)、政委(1950.1-1953.2)兼焉耆軍分區政委(1952.11-1953.2)兼焉耆地委書記,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區副政委,烏魯木齊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肖友明(1916-2013)少將,湖南攸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17團政委。建國後,任6師副政委(1950.1-1952.4)兼政治部主任(1950.1-1950.9),兼焉耆軍分區副政委(1950.3-1952.4)。防空軍師政委,空軍師政委,武漢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機械工業部政治部主任,副部長,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於俠(1915-2002)少將,安徽金寨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120師359旅719團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18團團長。建國後,任2軍6師18團團長(1949.12-1950.9)、6師第一副師長(1950.9-1952.4)、師長(1952.4-1953.5)兼焉耆軍分區司令員(1952.11-1953.5)。海軍高級專科學校副校長,潛水艇學校校長,北海艦隊司令部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34年在四川的戰鬥中子彈射入大腿,拄著一根棍子,拖著帶著子彈的傷腿,連走帶爬地獨自行軍八天七夜,終於趕上了大部隊。在山西娘子關阻擊日寇的戰鬥中身負重傷。

曹達諾夫▪扎伊爾(1920-2007)少將,維吾爾族,新疆伊犁人。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任解放軍5軍副政委(1949.12-1952.11)兼伊犁軍區副政委(1950.1-1952.11),新疆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新疆軍區副政委,烏魯木齊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買買提伊敏▪伊敏諾夫(1915-1970)少將,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人。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任解放軍5軍13師師長(1949.12-1950.1)兼喀什軍分區副司令員(1951.8-1953.6),南疆(喀什)軍區副司令員(1950.1-1953.6),南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南疆行署主任,中共南疆區黨委副書記,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1923-1992)少將,塔塔爾族,新疆尼勒克人。1949年12月曾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曾任解放軍5軍副軍長兼參謀長(1949.12-1955.1),新疆軍區副參謀長。1955年曾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一級解放勳章。1961年經組織批准去蘇聯定居。

祖農▪太也夫(1919-1988)少將,維吾爾族,新疆伊寧人。1950年5月曾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曾任新疆軍區第二副參謀長(1950.8-1955.5)。1955年曾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0年12月31日經組織批准去蘇聯定居。

陳海涵(1914-1994)少將,福建上杭人。1928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抗大、晉察冀軍區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副參謀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副參謀長(1949.12-1950.1)、6軍參謀長(1950.1-1952.3)兼迪化軍區參謀長(1950.1-1952.3)。後任西北軍區空軍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蘭州戰役中負傷。

黃振堂(1912-1996)少將,江西上猶人。1932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385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政治部副主任兼17師政委。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政治部主任(1949.12-1950.1)。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南京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江波(1914-1987)少將,湖北紅安人。1928年參加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5旅,八路軍留守兵團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後勤部副政委。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後勤部副政委(1949.12-1950.3)、政委(1950.3-1951.5)。陝西省軍區副政委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34年5月在官渡的戰鬥中敵手榴彈在跟前爆炸,傷了腿和腰部。1935年11月在西康指揮作戰時子彈從左腹近距離打進,緊貼左側脊椎穿過負重傷。

吳宗先(1916-1994)少將,安徽六安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等地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6師師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6師師長(1949.12-1952.2)兼新疆軍區哈密軍分區司令員。空軍第25師師長,空軍第6軍軍長,濟南軍區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兩次身負重傷。

關盛志(1916-2011)少將,安徽六安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15師344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6師政委。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6師政委(1949.12-1952.2)兼哈密軍分區政委、中共哈密地委書記。東北軍區空軍幹部部部長,蘭州軍區空軍政委,濟南軍區空軍政委、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解放戰爭在西府屯子鎮突圍中負傷。

謝正浩(1914-1992)少將,江西于都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6師參謀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6師參謀長(1949.12-1950.3)、6軍副參謀長(1950.3-1951.7)兼迪化軍區副參謀長(1950.3-1951.7)。鐵道公安部隊參謀長,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程悅長(1911-1961)少將,湖北紅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7師師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7師師長(1949.12-1952.4)兼政委(1949.12-1950.8)兼迪化軍分區司令員(1950.1-1952.11)兼政委(1950.1-1950.8),6軍軍長(1952.4-1953.4),新疆軍區副參謀長(1953.3-1954.12),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多次負傷。

袁學凱(1914-2004)少將,湖北黃陂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等地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7師副師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7師第一副師長(1949.12-1950.8)、17師政委(1950.8-1951.2)。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馬洪山(1918-2010)少將,陝西延長人。1935年參加紅軍,在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115師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教導團政委。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教導團政委(1949.12-1951.6)、5軍13師政委(1951.6-1953.6)兼喀什軍分區政委(1951.8-1953.6),新疆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軍事檢察院檢察長,南疆軍區政委,第二政委。陝西省軍區顧問。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毛少先(1908-1983)少將,江西安福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六軍團西征(長征)和紅二、六軍團長征(紅二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在120師359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甘肅軍區酒泉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軍械處處長(1951.1-1952.7),管理處處長,新疆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南疆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共有五處傷。背部、胳膊、胯下、小腿、頭部。三粒彈片留在體內終生。在長征的路上背任弼時的時候腿上中了一槍;在晉中抗擊日寇背上被砍了一刀,頭上還捱了一槍。

說明:人物簡歷中提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是由國民黨新疆起義部隊改編而成。1949年12月成立,22兵團轄第9軍(轄25師、26師和27師),騎兵第7、8師。1952年3月第9軍撤銷,所轄3個師由22兵團直接領導。1953年6月,將22兵團所轄各師均改編為農業建設和建築工程部隊。25師、26師、27師和騎兵7師分別改編為農業建設7、8、9、10師。騎兵8師改編為建築工程1師。1954年10月撤銷22兵團番號,該兵團全部和其他駐新疆部隊的大部分組成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第5軍是由“三區革命”時期建立的民族軍改編。5軍由13師、14師和獨立騎兵1、2團組成,後又組建了15師。1950年1月組建伊犁軍區,伊犁軍區由5軍軍部兼任。1953年5軍的大部分整編為生產部隊或轉業到地方工作。1955年1月第5軍正式改編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軍區(1955年10月改稱伊犁軍區)。

另外,6軍軍部和所屬部隊1952年3月根據西北軍區的命令抽調了一批幹部調往西安,與西北空軍合併,由17師師部代6軍軍部。因此,6軍進軍新疆的幹部只有二人在新疆軍區授予將軍軍銜,既程悅長少將和馬洪山少將。

新疆軍區似授將軍的幹部名單

未授將軍的三人簡歷:

張仲瀚(1915-1980)河北滄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河北民軍司令員、冀中軍區津南抗日自衛軍司令、八路軍120師津南自衛軍司令員、359旅719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1兵團2軍6師師長。建國後,任第9軍政委(1949.12-1952.3),第22兵團政治部代主任(1951.11-1954.10),1954年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任副政委(黨委第二書記,主持兵團工作),1956年5月任國務院農墾部副部長(繼續任兵團副政委,黨委第二書記),1964年7月任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政委,1965年10月任新疆軍區副政委。軍委炮兵顧問。革命烈士。

1955年未授軍銜。

張世功(1906-1992)湖北麻城人。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參加紅軍。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5旅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17師副政委。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17師副政委(1949.12-1952.3)、政委(1952.3-1952.4)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地區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51.2-1952.3),第6軍政委(1952.4-1953.6)。伊犁地區黨委第一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自治區政協主席。1955年未授軍銜。

率部參與解放蘭州的戰鬥中遭敵炮彈襲擊,身負重傷。

王成忠(1911-1996)大校,湖北紅安人。193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8月參加紅軍。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新四旅等地任職,打擊日寇。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野戰軍(一野)作戰。進疆前任第2兵團6軍組織部部長。建國後,任第1兵團6軍組織部部長(1949.12-1951.1)、6軍幹部部副部長(1951.1-1952.3)、新疆軍區幹部部副部長、部長。後任伊犁州副州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回湖北休養。後任新疆區黨委紀檢委副書記。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9年轉業。

1949年12月17日新疆軍區成立。

新疆軍區及黨委組成人員:

司令員 彭德懷(兼1949.12-1955.3)

王 震(代1949.12-1955.3)

政 委 彭德懷(兼1949.12-1955.3)

王 震(兼代1949.12-1952.9 中共新疆分局書記、第一書記)

王恩茂(代1952.9-1955.3 中共新疆分局第一書記)

第一副司令 王 震(1949.12-1955.3)

第二副司令 陶峙嶽(1949.12-1955.3)

第三副司令 賽福鼎▪艾則孜(1949.12-1955.3 中共新疆分局第四書記)

第四副司令 郭 鵬(1954.2-1955.3 )

第一副政委 王 震(兼1950.5-1952.9)

王恩茂(1952.9-1955.3 )

副政委 徐立清(1951.1-1954.1 中共新疆分局第二書記兼)

1949年12月17日,以第一兵團為基礎組建新疆軍區時,新疆軍區黨委當時未成立,由第一兵團黨委代行新疆軍區黨委職權。

書 記 王 震(1949.12-1951.7 第1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併兼第一副政委代政委)

委 員:

徐立清(1949.12-1951.7 第1兵團政委、新疆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王恩茂(1949.12-1951.7 第2軍政委)

郭 鵬(1949.12-1951.7 第2軍軍長)

頓星雲(1949.12-1951.7 第5軍政委)

張希欽(1949.12-1951.7 第1兵團參謀長、新疆軍區參謀長)

曾 滌(1949.12-1951.7 第1兵團政治部副主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951年7月14日,西北軍區黨委電示:同意新疆軍區黨委以王震、徐立清、張希欽、曾滌、郭鵬、王恩茂、頓星雲、張邦英、羅元發、張賢約、李銓、賽福鼎▪艾則孜、張仲瀚、朱家勝、楊南桂15人組成,王震為書記(未設常委會)。

書 記 王 震(1951.7- 1952.9 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併兼第一副政委代政委)

(1952.9-1953.8 第一副司令代司令員)

委 員:

徐立清(1951.7- 1953.8 副政委)

張希欽(1951.7- 1953.8 參謀長)

曾 滌(1951.7- 1953.8 政治部副主任)

郭 鵬(1951.7- 1953.8 第2軍軍長)

王恩茂(1951.7- 1953.8 第2軍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兼第2軍政委、新疆軍區第一副政委代政委)

頓星雲(1951.7- 1952.11 第5軍政委)

張邦英(1951.7- 1953.08 政治部主任)

羅元發(1951.7- 1951.12第6軍軍長)

張賢約(1951.7- 1951.12第6軍政委)

李 銓(1951.7- 1951.9第22兵團政治部主任)

賽福鼎▪艾則孜(1951.7- 1953.8 第三副司令員)

張仲瀚(1951.7- 1953.8 第9軍政委、第22兵團政治部代主任)

朱家勝(1951.7- 1953.2 後勤部政委、政治部組織部長、兼代軍區幹部管理部部長)

楊南桂(1951.7- 1953.8 軍區幹部管理部副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