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乳腺癌患者不斷增加,給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都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儘管我國不是乳腺癌的高發國家,但不宜樂觀,

近年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已高出高發國家1~2個百分點

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已呈現出下降趨勢,可一旦患有乳腺癌該如何治療?

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1、保乳術為一種治療乳腺癌的手術。在乳腺癌的治療上,保乳術就是手術切除範圍趨向縮小,儘量維護患者乳房的美觀效果,保留住女性自信象徵,但同時保乳術也保證切除腫瘤,減少轉移和復發。

保乳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小的特點,它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性的同時,又兼顧了術後的功能恢復。保乳術及術後綜合治療已成為了治療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2、乳腺癌手術經歷了由小到大的演變過程,完成了從局部切除→根治術→擴大根治術→保留胸大肌或胸小肌的改良根治術的術式轉變。

可隨著調查發現,隨著手術範圍的擴大,患者術後生存率並無明顯改善,同時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卻可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顯提高。於是,保乳手術應運而生,乳腺癌的外科治療進入保乳手術時代。

3、乳腺癌早期保乳手術治療保留大部分乳房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可以獲得與改良根治術的“傳統”方法相同的長期生存率。

保留乳房治療後,患側乳腺內的複發率與“傳統”手術基本持平。保留乳房治療後患側乳腺內如出現復發,還可以進行補救性全乳切除仍可以取得與一般改良根治術相近的效果。

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乳腺癌的治療還有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靶向治療。臨床發現,大約有40%的乳腺癌患者是表達——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細胞有編碼HER2的基因擴增,導致細胞表面HER2蛋白過度表達,刺激癌細胞瘋狂增殖。

它就像是人吃飯的嘴,嘴越多吃的飯就越多,長得就越快。所以HER2陽性的腫瘤惡性程度更高,進展更快,更容易復發和轉移,患者無病生存期明顯縮短,且預後不佳,是“最兇險的乳腺癌”。

因此抑制HER2就如同封住癌細胞吃飯的嘴,就進食不了,癌細胞就難以生長,這就是乳腺癌靶向治療的機制。HER2基因的靶向治療藥物曲妥珠單抗,從1998年正式開始在臨床應用至今已十餘年,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藥物。

曲妥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抗體,能特異性地與基因HER2所表達的蛋白受體在腫瘤細胞膜外結合,從而阻斷腫瘤細胞的信息傳播通道,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

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乳腺癌的治療:靶向治療具有如此神奇的療效,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呢?

當然不是,分子靶向治療的使用是有嚴格條件的,它所針對的是特定的靶子,就像導彈發射前需要雷達和衛星幫助尋找並鎖定目標一樣,它也需要一些輔助手段。

接受這種治療方法的都是HER2陽性晚期復發或擴散的乳腺癌病人,一般是病人在嘗試過其他傳統治療均無效後才應用。一般篩查出可接受生物靶向藥物治療的HER2陽性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與生活質量。

一旦檢測出HER2陽性狀態,患者需採取規範化、個體化的治療,避免被漏診或誤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藥物和疾病管理方案,提高治癒率,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成本。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我們會有些陌生,那麼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依據是什麼呢?

乳腺癌腫瘤中,存在一種雌激素受體(ER)或孕激素受體(PR),一旦患者體內雌激素與這些受體結合,將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

內分泌治療就是通過藥物治療,阻斷雌激素與這些受體的結合或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降低複發率和轉移風險。因此,內分泌治療的選擇與否,關鍵在於雌激素受體是否是陽性。

子宮內膜增厚不會增加患癌風險 在臨床工作中,有些患者對於三苯氧胺的內分泌治療存在某些偏見。她們認為,長時間服用三苯氧胺將會出現子宮內膜增厚的副作用,進而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其實,三苯氧胺的內分泌治療在預防乳腺癌復發和轉移的正作用,遠遠大於子宮內膜增厚的副作用。很多臨床研究已經證實,子宮內膜增厚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沒有必然的聯繫。

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為了防患於未然,患者在接受三苯氧胺治療時,如果出現陰道流血、白帶有異味等情況,應該及時去婦科進行相關檢查。同時也建議患者不要頻繁去做婦科B超檢查,一般而言,一年只需做1次~2次即可。如果子宮內膜明顯增厚時,可暫時停藥。

總之,乳腺癌是一種激素依賴型的腫瘤,它的發生與發展與人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相關代謝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內分泌治療對於術後乳腺癌患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據統計,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比沒有接受此項治療的患者,可以相對降低復發風險達20%~30%。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藥物品種繁多。主要有以三苯氧胺為代表的抗雌激素製劑,以弗隆、瑞寧得為代表的芳香化酶抑制劑,以諾雷得為代表的卵巢抑制劑。這三大類藥物該如何使用?

抗雌激素製劑和芳香化酶製劑同為口服型的內分泌治療藥物,一般都可堅持至少5年。

三苯氧胺可用於絕經前後的患者,而芳香化酶抑制劑只能用於絕經後患者。當然絕經後患者也可先用三苯氧胺以後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卵巢抑制劑則適用於絕經前的婦女,因為絕經前的婦女雌激素相對比較高,選用這種製劑,可以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抑制腫瘤生長、降低復發風險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淋巴結有轉移、腫瘤分化比較差,或者年紀小於40歲的乳腺癌患者效果比較好。

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經常讓人談之色變,隨著內分泌治療的不斷進步,它在降低復發、轉移風險方面起著頗為重要的作用。

得了乳腺癌該如何治療?有史以來最全方案剖析

內分泌治療的成功與否與準確的病理診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及積極的隨訪策略密切相關,無論醫生、患者還是家屬都應該以積極正確的心態,認識和接受內分泌治療。

想了解更多醫學最前沿知識,搜索關注“醫脈達”你能get到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