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思維導圖在整理複習方面發揮了其強大的優勢,讓人覺得清晰明瞭,簡單易懂。下面以《北京的春節》為例,我們從作者簡介、積累字詞、概括主題、課文結構、寫法特點和拓展延伸六個方面來整理學習。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1. 作者簡介

作者老舍是大家都熟知的,我們在畫思維導圖時,只要把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龍鬚溝》、《茶館》等寫上去就好,顯得簡單明瞭。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2.積累字詞

這次我分為易錯字、多音字和好詞三個版塊,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設計。

易錯字有"醋、攤、燃"等。"醋"的左邊是"酉",不是"西",不能少一橫; "攤"字要注意中間的"又"寫得窄而短,左右疏密均勻;"燃"字要注意左邊的"火"比右邊的"然"略短,但不能寫到"灬"的上方,不要把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

多音字有"正、鋪",正zhēng(正月)zhèng(正常);鋪pū(鋪墊)pù(店鋪)

好詞有萬象更新、截然不同、懸燈結彩、殘燈末廟、萬不得已

這樣每種分門別類,簡明扼要,清晰明瞭。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3.概括主題

這裡大家可以寫句子,也可以摘抄關鍵詞語,如民風民俗、溫馨美好、喜愛。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4.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寫過年前的準備,大家也可以摘抄關鍵詞語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等詞語來表現。第二部分(第8-13自然段),寫過年時熱鬧的場景。大家在畫思維導圖時可以寫中心句,也可以寫"除夕的熱鬧,正月初一人們的活動,初六店鋪開張,正月十五元宵節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可以直接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這樣用概括性的語言或關鍵詞語體現,便於我們記憶每部分內容。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5.寫法特點

課文內容安排有序,詳略得當。其中,作者將"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節"這幾天作為全文的重點進行細緻描寫,我們在畫思維導圖時只要寫上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就行。在詳寫的部分,作者突出各自的重點。我們在畫思維導圖時只要寫出重點的詞語就可以,如,"臘八",寫 "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兩個飲食習慣; "臘月二十三"寫"祭灶王"的習俗;"除夕",寫關鍵句"除夕真熱鬧";"初一",只要寫"逛廟會"就可以。 "元宵節"這一天,重點寫"處處懸燈結彩"的場面,只要寫"處處懸燈結彩"就可以。在做思維導圖時只要把詳寫的部分重點寫的部分用簡明扼要的詞語標出來就行,一目瞭然。

老舍先生的語言樸素自然,"京味兒"十足。我們在畫思維導圖時只要把有京味兒的詞語、俗語摘抄出來就行。如,"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俗語,標註一下。 "零七八碎兒""玩意兒""閒在"這些帶著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和地域色彩的詞語,因質樸而真實,令人倍感親切,只要寫詞語就好,簡單明瞭。

本文結構安排既緊湊又順暢,前後銜接自然,首尾呼應。如文章的最後一段話中的第一句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這一句承上啟下,又與課文的第一句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在畫思維導圖時我們只要把首尾呼應的句子寫出來就很清楚了。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7.拓展閱讀

關於春節的古詩有王安石的《元日》,推薦閱讀肖復興的《花邊餃》、汪曾祺的《故鄉的元宵》、馮驥才的《花臉》。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以下是整張思維導圖的形式,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換過一種形式,如下圖,或是每個版塊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不管是哪種形式,都要力求讓人看了思維清晰,簡單易懂。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用思維導圖整理學習語文六下《北京的春節》,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整理學習,會讓我們的課文學習變得清晰明瞭,簡單易懂。

後續會持續更新。如果你們喜歡,歡迎你們關注、轉發、點贊,如果你們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