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网贷,整顿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至今还是能听到网贷不合理催收的口风。那这期就以我的经验来谈谈网贷催收不合理该怎么面对。

首先声明!本文只是阐述遇到不合理催收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仅代表个人观点。就当说说生活常识。

这欠了钱呢,该还,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马有失蹄时对吧,一不小心发生点小插曲就导致逾期啦,按理说是可以争取到还款的宽限时间的,可是呢,针对网贷就不一样了,网贷逾期了就开始催收了,哪怕逾期一天。

好一点的机构呢,会过几天提醒你逾期啦,差一点的机构呢,还没到还款日就提前一两天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明儿你丫该还款了。想必做过网贷的朋友应该比我清楚吧?

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一:知己知彼

搞清楚催收流程,合理的催收流程是网贷公司收回资金的一个重要正规环节。

网贷也往往是政府及银保监的严查对象,他们自己是不愿意与客户发生太多的经济纠纷的,发生生过多的经济纠纷不管是对公司名誉还是公司发展前途都是不好的,所以他们基本很少自己来催收自己的逾期客户,最多的也就是发个短信温柔的提下醒,可是这样回款率上不去啊。

那么这时,外包服务公司就看到了他们的需求。

什么叫外包公司?简单说,就是帮助其他公司,企业等负担一部分业务工作的公司。

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放款方就找到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转移催收带来的公司风险,又能给外包公司要求相应的回款率。

好,网贷公司作为甲方就和乙方外包公司签订合同了。

合同要求乙方公司不得私自违反催收条例,要求逾期还款率达到多少。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得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催收。

甲乙方就这样达成了合作关系,跟钱扯上关系的事情,能没有猫腻?你敢看,我就敢说。

1:甲方提的要求主要的就是这三点,先说说不得违反催收条例。

甲方虽是要求乙方不得违反催收条例,但同时也要求了乙方的回款率,所谓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想兼得就得破坏游戏规则。于是就有了甲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乙方各种催收手段且不留名,什么炸通讯录,什么群发短信,什么p图,邮箱,乱发客户身份资料地址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这些催收手段只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管是短信还是邮箱他们都不会留下任何表明自己是哪家公司的信息,这样就算你知道是哪家网贷给你发恐吓短信,也拿不到证据,只要有一点点不合理的短信或邮箱,他们都会只会用民用手机号码或账号发过来,让你逮不到半点公司信息。

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不敢自报家门 发侮辱短信的

2:甲方要求回款率

逾期回款率直接影响到甲乙双方的收益,外包公司会把回款率的任务交给他们的员工,定制催收员工每日业绩目标,惩奖制度,催收员工的工资比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的员工的工资高出两三倍。阶梯似的惩奖制度会让他们努力的完成业绩,所以有些朋友,你可能被一个一心想要完成自己业绩的工作狂给毁了,不要小看个人的催收小手段。可以充当各种角色来威胁你哦,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冒充公检法哟。他们自己啥都不懂,照着话术模板念给你听还打结巴。

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不敢自报家门冒充公检法的

3:要求乙方不得以甲方的名义催收

(不用甲方公司名义催收?那怎么搞?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催收电话开场白:什么什么公司委托我们对你进行催收。)客户不细问,就不说,一旦细问了,外包公司就说我们受谁谁谁哪家公司的委托处理你的逾期案件。为什么,一旦发生了不合理催收并造成重大影响的,他们可以把部分责任可以推卸给外包公司,自己承担的风险也就小了些。你这时肯定会想了,外包公司是不是都是很笨?不是笨,而是催收作业,甲方给乙方的收益提成太高了,所谓重赏之下?

网贷逾期,遇暴力催收,知己知彼正当维护自己

不敢自报家门 群发通讯录的

其实外包公司都是很愿意接受这类业务的,我见过的外包公司接业务接的最多的就是三大通信公司的话务业务了。所你可以想象外包公司的场景:东边:“你丫逾期了还不还钱?!”西边:“您好,这里是10086为您服务。”


二:正当维护

如果遇到了不合理催收,那对此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想着去给人家公司客服打电话投诉,没用的,就算是对你造成了重大影响,他们最常用的手段是道歉,要不然就是那个催收员工早就辞职了。

网上设有专门的投诉通道,这类通道看似极为正规,最后往往都不了了事,我就不点名了,我说了人家以为我煽风点火,有过网贷逾期的朋友心里自行定夺。

暴击:

最有效最值接的方案就是一封律师函件寄到甲方公司大门口去,外包公司会瞬间停止对你的催收,估计跟你案子的那个员工得吓哭。

暴击附幸运:

甲方对乙方的要求当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若乙方不合理的催收给甲方公司带来社会舆论,情况严重立即解除合同并按照损失赔偿。社会舆论!打个比方,今儿你被暴力催收了,你跑去论坛发了个帖子,结果帖子火了,一时间全国各地部分人都看到了你的案件,造成了社会舆论,引来了高层关注。那你就厉害了。这种情况又不是没有,前年好多家公司都死于社会舆论。

一剑封喉:

银保监会,催收工作人员对四个字极为忌惮,就算接到他们的电话,你随口一提,他们的态度会好上三分。更不要提真正去投诉了。

如果有朋友觉得我分析得不到位或分析的不得体的地方可以评论下方留言,本文观点不针对任何人任何机构,仅代表个人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