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作者 | 娇云


近,新闻曝出浙江海宁一位5岁女孩菁菁,霸气吓走家中小偷。

菁菁平时和奶奶呆在家,当天下午,奶奶带她到楼下活动,走时门窗都未上锁。

2点左右,玩累了的菁菁和奶奶打了招呼,独自上楼回家。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菁菁推开门,见屋里有一位陌生男子,于是双手叉腰三连问:「你是谁?你在干什么?你怎么在我家?」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面对小女孩的质问,男子一时慌了神,夺门而逃。

菁菁紧追男子到门口,怒目圆睁,双手叉腰看着他往楼下跑去。一会儿男子又折回来对她说:「乖,不要跟爸爸妈妈说叔叔来过……」,说完往楼上跑去。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菁菁赶紧下楼把发生的事告诉了奶奶。很快,警方根据监控找到了这位男子,并如实供出入室盗窃的经过。

看完新闻,不由为女孩捏了一把冷汗。

网友纷纷表示,不鼓励孩子这样做,如果小偷起歹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让人担忧的是,大人防范意识太低,门窗都不上锁,也不该把这么小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

孩子的行为或许该被称赞,但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大人的疏忽,让孩子暴露在危险里。


父母疏忽,让孩子身陷危险


前两天,重庆沙坪坝双碑街道,有市民报警称,一位2岁左右的男孩独自在街道上溜达。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孩子在车流不断的路中央穿行,把往来的车辆吓得不轻,热心市民上前拉他到路边。孩子名叫西西,由于年龄太小,还说不清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市民只好报警。

原来,西西当天和外公呆在家,没想到他打开门锁,独自溜了出去。发现孩子不在,大人才着急的四处寻找。

幸运的是,孩子没受到伤害。

然而,很多孩子并没有西西幸运。

据媒体报道,近日台湾一位6岁女童,被一位55岁的男子侵犯。

女孩当天独自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玩,55岁姓陈的男子见她长得可爱,起了邪念。在孩子回家途中,陈男把她抱到暗巷里侵犯,直到女孩痛得大哭,才吓得逃跑。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女孩回家跟家人哭诉刚发生的事,大人报警,男子很快被捕,他称是一时冲动才犯下错误。可恨的是,女孩的伤害已造成。

在微博上看到一对夫妻寻找失踪的孩子。

11年前,这对夫妇开了小饭店,孩子那天在店里的摇篮里哭。旁边一男一女以陪孩子玩为由,抱走后再也没回来。

最后警方了解到,孩子被抱到广东河源,以7000元卖走,至今下落不明。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近1000万儿童受到意外伤害,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大多数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有关。

很多父母对孩子安全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思想上放松警惕,疏忽孩子的行踪。

其次,父母太低估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

孩子会以大人想不到的方式,来了解周围的事物,越是危险的事,有时越是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如果父母以成人的思维,来衡量孩子是否会做某些事,往往会导致意外发生。

父母提高警惕,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孩子认不清危险,父母要给予保护


孩子无论走到哪,只会专注感兴趣的事,不会在意危险与否。

事实上,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认知力非常有限,看待事物也只局限于表面。他不懂推理,也不能判断是非好歹、安全和危险。

父母需要随时评估孩子的处境,给予保护。

韩国电影《捉迷藏》取材于真实案例。影片中,妈妈把兄妹俩留在家中,自己下楼拿快递,但发现所取快递是个空盒。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这时女儿打来电话,问门外有送酸奶的阿姨要不要开门?

妈妈惊觉有蹊跷,叮嘱孩子不要开门,一路狂奔爬楼梯返回在8楼的家。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家中兄妹俩被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门声摧促,吓得哆哆嗦嗦,回答不上妈妈在电话那头地呼叫。

飞奔到家的妈妈与惊魂未定的孩子拥抱,没想戴着头盔的黑衣人,从背后袭击过来,妈妈拼命抵抗,摔开黑衣人,把她关在了门外。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妈妈拼命保护,终于让孩子脱离了危险。

在另一段实拍监控里,爸爸牵孩子走在街上,一位男子尾随在后。

到了宽阔处,男子竟上前拉扯孩子,想抢走他。发现男子图谋不轨,爸爸始终不松手,并飞出一脚踹走了歹徒。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在上海一车站内,一位妈妈背着包,眼睛紧盯着几步开外的孩子。

这时一个陌生女子径直走来抱起孩子,妈妈大惊之下,迅速跑上去夺了回来。同行的人拉住陌生女子,立即报了警。

父母之位,在于保护儿女周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能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如果说教育是种技能,那么它就是爱护孩子,是对孩子心灵的关爱,也是对身体的保护。

常言说,父母就像大树,它给予孩子的就是一份受保护的安全感。


预防为主,孩子还要有安全意识


1、预防比应对更有用

墨菲定律告诉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就需要防患于未然,才能阻止危险发生。

孩子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一旦发生伤害,是很难逆的。

父母尽量不让孩子单独出行,在外玩耍,也需要在父母的视线之内。

工作忙碌不得已让孩子单独在家,需要做周全的准备,利用智能电子设备、监控器等,时刻关注孩子状况,保持联络的畅通。

在北京某小区内,一位男孩放学后独自在家写作业。突然听到门外有细碎撬门的声音,男孩感觉不妙,就按下家中摄像机上的一键通话,和正在上班的爸爸连线。

男孩模仿家庭对话,问爸爸什么时候开饭。爸爸也听出情况有异,大声说:「饭马上就好啦,洗手开饭!」

一番对话后,门口就没动静了。

男孩父母平时常有给他传输一些安全常识,家中还备有智能电子设备等,多方面配备,紧急时帮助孩子脱离了危险。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2、借助绘本等,提高孩子安全意识

父母的保护很重要,但孩子也需要具备安全意识,才会万无一失。

父母可以给孩子预备安全方面的绘本,并陪他一起阅读。孩子从绘本中能直观的了解各种安全隐患,也能从中学习如何避免和应对。

也可以借助一些安全教育类节目,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设计一些接送密码和铭牌等关卡,给孩子的安全再上一道防护锁。

在一个试探孩子安全意识的视频里,父母借故离开,让孩子在原处等着回来。

很多孩子经不起软磨硬泡,没守住父母交待的话,跟陌生人(演员)离开了。只有一位女孩,反问陌生人接她的密码,伎俩才宣告失败。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3、陪孩子安全演练

父母还可以陪孩子做一些安全演练,如,有陌生人敲门、陌生人搭话、用玩具、游戏来套近乎时,孩子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反应等等。

在一次综艺节目里,陈小春和儿子Jasper一起演练遭遇坏人的情景。

陈小春扮坏人,和Jasper搭话,想要骗走他。陈小春告诉Jasper不要理睬陌生人,如果陌生人抱起了他,就要大声呼救,并且咬坏人的胳膊。

惊险!5岁女孩吓走小偷:孩子,你更需要是保护自己!

经过实际演练,能加深孩子的印象,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对就会更容易。


儿童安全公益微电影《小小的我》中,讲述了一个孩子被坏人骗走,最后安全回到爸爸身边的故事。

爸爸平时很注意孩子的安全,经常告诉他遇到危险时要如何应对。

爸爸如此谨慎,但孩子还是被坏人盯上了。

幸运的是,孩子被绑架后,回忆起爸爸的话,他没有激怒坏人,反而一步步让坏人放松警惕。

卖小孩的计划失败后,孩子趁机说服坏人打电话给爸爸。最后,孩子安全返回到爸爸身边。


孩子安全无小事,很多错误的发生,都在一念之间。

与其焦虑孩子的安全,不如在生活中带孩子远离危险,排除身边一切危险之源。如此,才能让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

从呀呀学语一直到成年,有父母的呵护,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父母用心浇灌,孩子的生命就会开娇艳之花,结甜美之果。虽有磕磕碰碰,但孩子却能在平安中长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