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杨修之死》

最近,随意翻《三国演义》,正好看到杨修被斩的章节,再看之下,竟有新的感悟。

和多数朋友一样,第一次读《杨修之死》是中学的课文,因为是课文,又是难得的好故事,当时学得蛮认真、印象也蛮深刻。后来读整部的《三国演义》,读到这一段,觉得太熟悉,就随意带过了。对杨修之死的认识基本上还是如书中所总结:[杨修为人恃才放旷]。也就是:杨修自以为聪明,好炫耀,不知收敛,屡犯曹操的忌讳,终致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了性命。

再读《杨修之死》

这次,再看之下,明显感觉单以好耍小聪明,好炫耀来定义杨修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杨修作为跟随曹操多年的官员,这次在军中的职务又是专业处理军中文书的行军主簿,对军法的理解应该是要高于一般将士的,不可能不清楚,在前线扰乱军心是死罪。通过“鸡肋”理解到曹操的退意,大可自己偷偷收拾细软,方便随时撤退就行了,而完全没必要惊动并告诉夏侯惇,影响带动全军,扩大罪证,扩大影响,这用今天司法术语来讲就是:造谣扰乱军心,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不杀不足以正法纪..分明是找死的节奏。

杨修被斩之后,书中列举了之前的几则故事,都表明杨修是个“不怕死的”。

历朝历代争太(世)子,朝臣参与其间,都是极其忌讳,极招君王忌恨的,也是最容易招致杀身之祸的。所以,在曹丕曹植争世子的第一个故事中,曹丕遇事欲向吴质请教,只能用大竹筐把吴质偷运进府——怕被人知道。不想被杨修探知,立即就向曹操告了密状,后被吴质化解。这一段清清楚楚地说明,杨修对曹丕和吴质行为是充分理解的,而且,这种事对曹操产生强刺激强激怒的效果也是非常清楚的。照常理讲,以杨修之聪明,这件事之后再帮曹植谋事,就应特别谨慎特别隐密了,但事实是,后面曹植成的几件事,都很容易的就找到杨修在后指导的把柄,这为杨修埋下祸根,也害了曹植。可见,杨修的行事作风,哪怕是违法犯忌,哪怕是害人害己,都要高调,似乎就怕人不知,全然不顾死活。

何以至此?

“鸡肋”章节中,杨修与夏侯惇的对话现了些端倪。

再读《杨修之死》

夏侯惇是曹操团队核心干将,是顶级军官,听闻杨修方面异动,大惊,却请来级别明显低得多的杨修询问,称“公”,说明夏侯惇对杨修素来是有敬意的,是领教过、并佩服杨修之“高明”的,这自然也是在杨修的算计之内的。随后,杨修分析阐明曹操的退意,[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这应该就是杨修这一通操作的落点了。想一想现场,杨修当时是何等的得意陶醉。

问题是,包括稀里糊涂的夏侯惇在内,这出完美戏码是踩在军法红线上完成的,杨修肯定不稀里糊涂,但似乎并不在乎。

想起以前一个粘上赌瘾的朋友,每一次面临的都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乃至牢狱之灾、杀身之祸的凶险,但每一次,他都会鬼使神差地走向赌桌,所有过程中,他当然是清醒的,但他就是压不住瘾头,因此,也确实是昏了头的。

杨修“恃才放旷”到不怕死的程度,我觉得说不通,更大的可能是,杨修作为从小就聪明过人的世家子弟,大概率是浸润在点赞中长大的,早已成了习惯。到曹操手下却不得志,可想就越发需要旁人,特别是显赫人物的赞美来平衡失落,久之,成就瘾头,也是必然。一有机会,就会触发,瘾头发了,就什么都挡他不住了,哪里还顾得上害人害己的后果。

“瘾”,从字面一望而知,就是一种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杨修实际上是发病致死的。只是,他这病根病兆,实在是太值得深思了。

再读《杨修之死》

才发现,求“点赞”这个事,也暗藏巨大危险的,我当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