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孩子渴望理解、關懷、空間、接納,也渴望被讀懂,渴望愛……生活在同一空間裡,給孩子一個充盈的心靈吧!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分享意圖:

因為我對愛表達的無知,在教學生涯中傷害過學生的心靈。想借此文對我從96年任教以來所有的學生,說“對不起!”以後我會做好…

我是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家長,當在關心孩子飛的高不高的時候,是否關注過孩子飛的累不累,飛的遠不遠。我們看到孩子的事情,經常只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實,要想知道事實,就必須瞭解對方的感受。你的事實不是孩子的事實。

愛如他所是,並非如我所想。任何年齡的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親密關係的重要核心是他的感受,而不是如我所想的推測、揣摩、評價。

原本我已淡泊名利,在寫此文前,得知我的學生(他是我縣當年中考狀元)抑鬱,無奈大學退學。我經過反省心中酸楚幾何,寫下此文。以此引發家長和老師的思考。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慣壞了,還是管壞了”主要從家長的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入手,告訴你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第二章“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分析了孩子種種“毛病”背後的心理機制,讓父母們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從而對症下藥地解決孩子的問題。第三章講述了和孩子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是自己的,因此干涉孩子的生活,控制孩子的思想,而忘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第四章因為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誕生,探討了如何守護好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有哪些困惑,會遇到什麼問題,家長該如何引導,第五章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告訴父母如何放鬆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擁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了成就孩子,犧牲自己,對孩子而言,那是不能承受之重。第六章專門講述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對孩子最好的榜樣。第七章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家長如何對網癮、追星、單親家庭的孩子教育的一些問題的解答。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一生會誕生兩次,第一次誕生的是一個活的生物,用哭喊顯示自己:“我出生了,請關心我,要為我操心,我是軟弱無力的,一刻也不要把我忘記,要保護我,屏息靜氣地坐在我的搖籃旁邊。”第二次誕生的人用完全不同的方法來顯示自己:“別照看我,別總跟在我的身後,別束縛我的手腳,別用監督與不信任的襁褓把我捆起來,千萬別提起有關我孩提時的事兒,我是個獨立自主的人,我不要別人攙扶。

作為完全中學,我們正是面對著第二次誕生的人——青春期,這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發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但心理上並不完全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他們想獨立,不願意再被過分呵護;他們想做主,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於是,他們變得敏感、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叛逆、惹事……再加上中考、高考強大的學習壓力,以及過去一考定終身的教育理念。家長們完全焦慮了,“我說東,孩子會偏向西,他為什麼不聽話呢?”“我簡直無法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他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孩子很討厭學習,這到底是為什麼?”“我給他說了很多次了,他為什麼就聽不進去呢?”“我們管的很嚴,從來不讓他一個人出門。”“要多少錢,給多少錢,但就是一句話聽不進去。”“盼著長大,長大了還不如小時候”……在家訪中,這樣的話,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

家長們認為問題都發生在孩子身上,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正是家長自己。當孩子第一次誕生時家長的初心,只要孩子做個普通人,健康、平安、快樂就好。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家長的眼裡嘴裡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個子比人矮、說話比人晚、成績比人差、特長比人少。在盲從、焦慮、攀比中,期待越來越多,苛責和失望也越來越多,愛變成了控制,把原創、獨一無二的孩子變成了山寨、贗品。在這個特定的青春期,孩子內心渴望被理解,渴望長成自己想要長成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期待的樣子,想去探索自我而不是父母傳統的教育理念風塵不變,想去適應社會而不是父母的擔心犯錯。在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與父母、老師展開了獨立宣言——叛逆。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記得去年,九年級七班有這樣的一個女生,從開學的第三節課開始,她總是向窗外看,觀察幾節課後,一塵不變,我沒有在課堂上批評,也沒有私下找她聊天。在和曹老師交流後,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在她的作業上和她進行了交流。“我:窗外的景色很美,閒暇時,我願和你一同欣賞。如果能在上課的時候專心聽講,我想收穫會更不同。生:窗外的景色雖好,但抵不過老師的課堂。向您保證,我一定能做到。我:我信任你。加油!”經過幾周以後,我發現她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能獨立的完成作業,上課發言積極,在她的作業上作了這樣交流“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你不僅誠實守信,更是自制力很強的孩子。堅持!”在臨近期未考試的時候,發現她有些鬆懈,我找她進行了一次談話。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學生過了幾天給我送了一封信,信的結尾是:“我今後,會努力,會更努力,就算是爬,我也要爬上高中的大門。”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的與學生通過作業和麵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沒有批評、指責、打罵、說教,用同理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不斷的確認、鼓勵、表揚,贏得了學生,引領著學生的思想。早晨六點多和學生一起讀書學習,一起晨練,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條件的接納每個學生。在課堂內外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自尊自信中成長,用自己的努力贏得別人的認可,收穫成功的快樂。也會用規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懂得衝破規則後要為自己買單,讓他們懂得每個人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喚醒他們成長的內動力。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青春期的逆反是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是成熟的外在表現;衝動是不良情緒的發洩,是在應對挑戰。此時,我們應該將成長的主旋律交還——自主。

紀伯倫在《先知》中這樣寫道“你的兒女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所產生的兒女。他們經由你出生,但不是從你而來,雖然在你身邊,但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庇護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你夢中也無法企及的明天。你要向他們學習,而不是使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在昨日流連。”

十六歲的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龍應臺在等候安檢的隊伍外,用眼睛跟著兒子一寸一寸往前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華安始終沒有回頭。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21歲時,華安上大學,正好是龍應臺教課的大學。即使如此,他也不願跟媽媽同行。他戴上耳機,一個人聽著音樂,冷冷的走在前面,留給媽媽一個倔強的背影……

龍應臺在撫養華安長大多年後,最終明白“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雖然蒼涼,但作為父母和老師必須如此,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人類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對一段關係寄望過深。父母和老師錯誤的表達愛,有時是一種暴力。孩子的逆反,正是在提醒我們錯了。因此作為父母和老師的我們也要在愛中不斷的練習,不斷改錯,直到沿途蓮葉接天,心中荷花映日,直至從愛裡畢業。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推薦理由:

我們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是家長,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的改變教育觀念,學會與青春期孩子交流與溝通,瞭解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解讀他們成長的生命密碼。當我們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我們就沒有看見孩子;當我們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時,我們就開始看見了孩子;當我們關心意圖背後的需要和感受時,我們就真的看見孩子了。透過我們的心看見了孩子的心,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愛就發生了,並開始在親子間(師生間)流動,和諧而暖人!這就是真愛我們的孩子。

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因此我們相遇,一起經歷,一起修行,一起成長,一起來讀《別把孩子越管越遠》。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給不同情況的學生作業交流:

對成績好的學生,“一個人生命的美麗,並不在於瞬間的輝煌,而在於奮鬥過程的豐富,人生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奮鬥與享受,儘管奮鬥的過程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但最終會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老師希望你能以快樂的心態享受這一過程,實現自己的目標。加油!”,“攀登高峰要有堅強的意志,獨處也許孤獨,但可以欣賞遠處的風景。我相信,你會為自己的目標堅持“孤獨”。加油!

對那些在努力的學生,“我看到了你的改變,長期的堅持是突破自我。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堅持。加油!”,“超越別人,是自己每天不斷的多積累。每天進步一點點,超越自己的昨天,堅持每一天,就能超越別人。我相信你的潛能。加油!”,“學會不與別人比,進步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我相信,你是一個上進的女孩子!”,“你是一個喜歡微笑,溫暖的女孩子,我非常欣賞你的學習態度,請保持!”

對於那些想努力但不知具體咋麼做的學生,“沒有嘗試,就沒有突破。你可以嘗試認真聽講,嘗試完成老師的任務,反覆的嘗試,老師期待這樣的你,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加油!”,“可以去做嘗試,也許進步很小,但總比虛度時光有意義,也許不是期待的結果,但至少曾經努力過,無悔於自己的青春。老師可以等你去做這樣的嘗試。”,“你思維敏捷,如能和昨天的自己比比,嘗試著多堅持一分鐘,再多堅持一分鐘……奇蹟就會出現,我相信你能做好這樣的自我管理。加油!”

寫給缺愛的單親孩子:“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別,在殘酷的現實中,我們個人無法改變現實,就學會去接納。在成長的路上,學會自我成長,我相信,你聰明善良的心,一定能感悟到愛的力量。老師期待你的成長,勇敢堅定的前行吧!”

“你很聰明,我很喜歡你,但細節能決定成敗,請加強自我細節管理,我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加油!”,“知識掌握的很好,如字能漂亮點,那就是完美。加油!”“每次外出講課,老師總是對字的書寫感覺很尷尬。因此,老師不希望你以後因為字困擾,字也是一個名片,請努力寫好每一個字,老師相信你比我強,因為我堅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樹的方向,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不斷的努力就是在不斷的沉澱自己,就是在提高自身的價值,老師期待你能成為一個高價值的人,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找出錯的原因,能為以後遇到此類事情找到突破口。每次多想幾步,多想想後果,這才是犯錯的意義。”

《別把孩子越管越遠》讀書心得

艾老師請您聽我說:

這些話我猶豫了好久,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說,最後我終於想通了,一輩子遇到個好老師不容易,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接下來,請你慢慢的看完這封信!

我從來沒有被老師重視過,小學是這樣,初中也是這樣,這使我很討厭學習。我說的來這學校沒用,可是,這些話,在認識您不久之後,我才發覺我錯了,錯的離譜。從第一開始看到您的時候,我心裡想,這個老師和別的老師都是一樣的,當您會注意我,並且提出我上課看窗外的時候,並且給班主任說了,使班主任在家長會上點名說了我,那時,我想這個老師不是什麼好人,就會打小報告。但是,在您給我作業上寫出評語的時候,我心裡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從來沒有覺得老師把我放在心上過,但您是這樣的老師,那天,我給您寫了紙條,雖然說,已經不記得具體寫了些什麼,但是我記得,上課不往外看,這是我對老師的承諾。

老師,您曾經說過,每天努力一點點,超越過昨天的自己,你就真的成功。我試了,我試著每節課不說話,聽一堂課,認認真真的,下來,我發現,我可以聽懂。所以,我就堅持,我每天想著,那怕是比昨天提高了一分鐘,我都特別高興。

老師,今天你找我過去談話,我其實在上了九年級時就思考過,如果不能考上高中,我能去幹什麼,我能幹的也就是為別人送菜單。然而您今天說的,我明白了,學習不找藉口,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素養,可以有一技之長,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可以不用每天想著怎麼看別人的臉色,我今後,會努力,會更努力,就算是爬,我也要爬上高中的大門。

您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